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破解人才瓶颈

(发布时间:2021-12-31)

刘秀清 刘 泓

  从历史看,一定时期内,随着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会带来农村人才要素的流失。因此,推进乡村振兴,要统筹好农村人口持续转移与大力培养乡土人才、推动城镇人才下乡等之间的关系。
  一、农村人口减少伴随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全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是分不开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末,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较2010年下降14.21个百分点。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促进了农村人口在城镇、工商业领域就业,提高了农村人口收入;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解决,农村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提高了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人口转移带来的快速城镇化,为农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农村人口参与推动的城镇化、工业化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到2035年、2050年分别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提出,到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迈过70%大关,达到73%左右;到 2050年将提高到 80%。站在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视角看,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在推进过程和最终目标上均高度契合,具体统一在农村人口的持续转移和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上。同时,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才要素向城镇集聚也导致农村发展面临阶段性挑战。
  二、人才匮乏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制约
  第一,对农村产业发展带来挑战。从2018年3月开始,我们对恩施州利川市建南镇中部营村、鹞坪村、联合村、星红村、田园村等村进行了跟踪调查。这5个村均以优良柑橘种植为主。这5个村40岁以下劳动力占比仅为1.3%,50岁以上劳动力占比 88.2%,60岁以上劳动力占比达到65.2%,80岁以上的占比4.6%。在152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女性占比74.3%;初中及以上学历仅为9.7%。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低学历化导致适应高效优质柑橘种植的有效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第二,对农村文化传承带来挑战。随着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大量青壮年转移进城,乡村文化面临特色消失、无人传承、没人参与的窘况。我们在上述田园村调研时,遇到一位可以吹上千首唢呐曲目的邓姓老人;但由于村里年轻人大量外出,吹打班子已不复存在,也没有年轻人学习唢呐。因此,20余年来他都没吹过唢呐了。第三,对保持农村社会结构稳定带来挑战。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导致严重的农村“三留守”问题。“三留守”人员在生活和生存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更有着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的双重负担。很多村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缺声音、少生气、无发展活力”。据有关数据,具有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乡村振兴不是缺人口,而是缺乏人才要素支撑。看似人口数量问题,实质是“人口”结构问题——青年农村人口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才”这一乡村最活跃的要素的流失,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流失。
  三、多措并举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
  践行人才引领发展理念,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打造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渠道开发乡村资源,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队伍,并加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牌子。培育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以致富带头人、农村生产能手、农村职业经理人、旅游电商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农业企业家现代企业制度培训,抓好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民。抢抓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机遇,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模式。构建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为依托的“一主多元”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高素质农民培育倾斜,健全完善高素质农民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政策体系,通过全过程培育、后续跟踪服务等手段,为培育对象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创业发展条件。培育一批农村科技人才。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加大农村科技人才培育力度,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中遴选并重点培育一批种养规模大、科技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人才,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带动散户科学种植、规范养殖的能力。壮大一批乡村治理人才。壮大以村(社区)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村务工作者、驻村工作队为主体,村民小组长、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广泛参与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为农村基层培养“两委”后备人才。深入实施“三乡工程”。鼓励市民下乡,依法依规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农地等资源,发展休闲养老业等,服务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持能人回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村内老党员、老干部、复退军人、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乡土, 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创业,参与乡村治理,反哺家乡建设。引导企业兴乡,落实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推行投资开发、龙头带动、村企共建、对口帮扶等发展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投资兴业。营造尊重人才浓厚氛围。完善农村人才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对回报家乡、干事创业中的先进典型宣传报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发掘乡村产业明星、文化名家等乡村人才,让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善经营的“新农人”“农创客”在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中绽放精彩。■
  (作者分别系湖北省社科院中部所副研究员、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