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1-09-18)

吴 锦

  今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应勇在荆州调研座谈时的讲话精神,以破冰之举、攻坚之志、担当之为,破除束缚高质量发展之“冰”,勇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围”,加快把荆州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解放思想,“跳出围城”看荆州
  省委书记应勇对荆州发展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先后六次到荆州指导调研、把脉问诊,发出了“荆州很痛苦”“荆州在哪里”“荆州怎么办”“荆州不能塌”等振聋发聩的“灵魂拷问”,并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对荆州来说,尤为重要、尤为突出”。我们将对标对表,狠抓落地转化,切实将真切关爱转化为发展责任,将精准判断转化为发展空间,将有力支持转化为发展机遇,将迫切期望转化为发展实效,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
  找准思想之冰。荆州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差距不在区位、不在资源要素,而在于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在于先进的理念、发展的思路、务实的作风。立足发展不够这一荆州最大的实际、最大的问题,我们要从主观认识上找病灶、找原因、找短板、找差距,检视在广大干部身上普遍存在的思想症结问题,查摆迫切需要打破的政治站位模糊弱化、思想观念陈旧僵化、责任担当推卸软化、标准质量应付矮化、进取精神疲沓钝化、服务意识被动淡化、工作作风漂浮虚化等思想坚冰。
  明确破冰之举。思想之“冰”日积月累,厚重坚硬,破冰必须切中肯綮、直击要害、响鼓重锤。要全面对标对表新思想、新理念,找抓手、找措施、找路径、找重点,广泛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大整改,通过自己查、上级点、群众提、集体议、基层评等形式,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让每个部门、每名干部都通过开展头脑风暴、灵魂拷问,形成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的行动自觉。
  提升突围之效。思想破冰是手段,发展突围才是目的。要坚决担负起省委交给荆州的使命重担,从大局大势中找方位、找目标、找任务,将思想破冰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荆州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科学解答好如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实现市域发展和县城发展相互引领支撑、如何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做好“水文章”等重大课题。
  二、对标对表,振奋精神谋荆州
  “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成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一极”,是省委对荆州的明确定位,是荆州发展的坚定航向。我们要纲举目张,铸魂强基,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为荆州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夯基垒台、赋能添彩。
  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坚持以市域发展更好引领县域发展,以县域发展更好支撑市域发展。主动融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强化南翼列阵与武汉城市圈双向联动的枢纽地位;加快推进“宜荆荆恩”城市群空间联合、交通联建、市场联动、产业联接。积极推动跨江协同发展,打破思想“围城”和行政区划限制,推进“一江两岸”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一体发展,加快李埠公铁长江大桥建设、荆荆高铁建设及南延,实施产业跨江行动,实现发展提速、整体跃升;主动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与湖南岳阳、常德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浩吉铁路交通干线,全力打造“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湖北自贸区荆州协同区、荆州综合保税区。坚定不移做大中心城区,提升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理念,优化交通、港口、开发区、平台等配套功能,提升承载力,强化“留、拆、改、建、控”规划“一张图”刚性;提升竞争力,强化中心城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构筑区域性产业中心、交通中心、消费中心、文化中心和开放高地、创新高地。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是荆州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将坚持以工业崛起振兴为使命,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像拼命,视营商环境为生命,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医药化工、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体系。主动融入省级重点农业产业链,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围绕红色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等,高标准高水平打造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努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长江经济带旅游名城。
  加快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做好“水文章”,持之以恒抓好长江大保护,抓好长江岸线“留白”“留绿”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河湖长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统筹做好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重点的四湖流域生态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开展“绿满荆州”行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守好荆山楚水,打造多彩楚乡生态名片,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
  三、凝神聚力,多措并举强荆州
  深刻领会省委“荆州必须加快发展”的重大使命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任务,进一步增强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引领全市上下发扬“拼抢实”的工作作风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扩投资。用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字招牌”,坚持优存量、扩增量并举,重塑招商工作格局,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加大总部企业、龙头企业、头部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招引力度,更多运用股权投资、平台投资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让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提升项目投资质效。持续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拉练,扎实做好项目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提速、服务提效、发展提质。
  壮县域。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围绕县域“1+2”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县域品牌产业园和产业基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使县城人口逐步达到县域总人口的40%。大力实施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三百工程”,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支持松滋市、公安县冲刺全省县域经济20强。
  优环境。全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热带雨林式的营商环境,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保障环境、信用法治环境。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加快推动“清、减、降、通”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开展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确保荆州营商环境有较大改变提升。
  抓关键。聚焦重大政策支持,抓紧对接省委、省政府支持荆州发展的有关意见,逐项谋划、逐项落实,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转化为落细落小的奔跑速度。聚焦重大项目布局,争取重大生产力布局荆州,推进重大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底盘和项目支撑。聚焦重大瓶颈破解,找准问题短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跨江发展、破解红线约束、能耗双控等方面实现突破。聚焦重大要素保障,着力解决好企业招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要素保障难题,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聚焦重大改革创新,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在荆州先行先试。
  强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一起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守朴拙、戒机巧,守笃实、戒虚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感恩之心对待“进”、以平常之心对待“退”、以奔跑之心对待“留”、以赶考之心对待“转”,确保换届之年干部心稳神定、凝心聚力抓发展。坚持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注重在大战大考中历练干部,选拔一批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具备“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铁牛型”干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开展重点工作落实红黄牌警告管理及“十优十差科室”评选,把奖优罚劣的工作导向一竿子插到底,让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
(作者系中共荆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