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专辑

当好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发布时间:2022-07-19)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具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得水独优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交通强国建设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战略布局,奋力加快“祖国立交桥”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加速形成,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保障。
  一、过去五年,牢牢把握“先行官”定位,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五年来,湖北交通全面加快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和运输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31万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硬化路和客车,交通“硬联通”不断延伸、加密、成网。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再上台阶。公路建设持续加快。武深高速、枣潜高速等通道相继建成,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和武汉市四环线高速成功“画圆”,形成“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建成青山、石首等世界级长江公路大桥。国省道提档升级工程、瓶颈路段畅通工程加速实施,普通公路规模等级不断提升。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9.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391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创建全国示范县16个、省级示范县39个、示范乡镇150个。港航建设补短有力。长江中游首座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中长燃武汉新五里服务区正式启用。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宜昌至昌门溪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交工验收,汉江河口至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全面完成。武汉80万吨乙烯10#泊位、安吉物流滚装码头二期等港口项目全面完工,汉江雅口枢纽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孤山、碾盘山、新集枢纽加速推进。武汉阳逻集装箱港区三期、黄石棋盘洲港区一期、宜昌白洋港一期工程等建成运营。客货枢纽建设取得突破。襄阳东津、孝感西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运营。武汉阳逻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一期、宜昌东站物流中心等货运枢纽项目投入运营。省内长江主要港口均已实现疏港铁路连接,枢纽集疏运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铁水联运骨架网成形。
  二是运输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客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武汉通过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验收,武汉与全国主要城市群实现高铁4-6小时通达,与长江中游主要城市2-3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基本形成1小时铁路圈。城市客运服务形式更加多元,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等模式不断推出。竹山、远安列入交通运输部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货运组织方式明显优化。铁水、江海联运航线不断巩固发展,武汉至上海洋山江海联运实现天天班运营,武汉至日本关西首条集装箱江海直达航线正式开通,武汉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多式联运加快发展,5个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先后列入国家示范工程,数量位居全国第1位。襄阳、十堰通过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验收。交通运输降本增效成效明显。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持续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调整货车通行费计费方式,实现了“两个确保”(确保在相同交通流量条件下,不增加货车通行费总体负担;确保每一类收费车型在标准装载状态下的应交通行费额,不大于原计重收费的应交通行费额)。积极研究制定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自2021年9月1日起,对安装使用集装箱运输专用ETC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在5%基本优惠的基础上,再给予省内通行费9折优惠。
  三是服务民生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惠民成效显著。实施9.8万公里安防工程,提前超额完成公路生命防护“455”工程建设目标,路网安全通畅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加大贫困地区资金倾斜力度,一批扶贫路、产业路、红色旅游路快速推进。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6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三。累计创建“美丽农村路”3.96万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客车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每年设立1亿元的省级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平安交通发展取得新成效。成功应对“98+”历史罕见洪涝灾害,成功保障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国2019世界邮展等重大赛事活动的交通运输安全。2020年全面启动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目前已实施危桥改造项目4616座。推进“互联网+监管”,推进北斗导航技术应用,“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在全国率先完成4G动态视频监控全覆盖。推动“平安工程”建设,我省有6个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荣获“平安工程”冠名。
  四是创新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绿色交通发展取得新进展。着力实施“长江大保护”行动,长江汉江共取缔各类码头1800余个,腾退岸线长度150公里,码头岸滩岸线生态复绿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武汉、宜昌水上化学品洗舱站基本建成,全省3796艘100总吨及以上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或处理装置已全部完成改造。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应用,235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港口岸电覆盖泊位数363个。智慧交通开启新模式。汉江兴隆至蔡甸智慧航道、武汉新港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智慧港口、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建设三个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新基建重点工程清单。建成汉江(含江汉运河)电子航道图576公里。武汉列入全国首批“智慧交通”示范城市。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荆岳、沌口长江公路大桥荣获鲁班奖,秭归长江公路大桥荣获国际奖(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宜巴高速获得全球道路环境类成就奖,嘉鱼长江大桥荣获全球道路联合会杰出工程奖。船舶标准化、大型化进程明显加快,1140标箱江海联运标准船型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全国首艘快速双体集装箱船“交发天龙”下水营运,全国内河最先进、装载量最大的江海直达敞口集装箱船“汉海5号”成功首航。
  五是疫情防控和经济重振夺取双胜利。在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保障专班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做到了应急物资保畅、专项运输保通、运输服务保优、包保社区保稳,在战“疫”大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全力推进疫后经济重振,谋划安排交通补短板工程300多亿元,完成2020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既定目标任务(1000亿元);省交通运输厅作为9家代表单位之一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成为“抗疫”和“重振”双胜尖兵。2021年以来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推进行业领域从业人员疫苗接种。2022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担当履行好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会同各成员单位建立机制、畅通道,全力做好我省物流保通保畅、助企纾困等各项工作。
  二、未来五年,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当好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未来五年,湖北交通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嘱托,勇担新的历史使命,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和全省区域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推进“十大任务”,推动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硬支撑作用。一是立足大交通,当好区域发展先行官。重点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支撑全省区域发展布局,贯通“断头路”、畅通“瓶颈路”,实现三大城市(圈)群内外高效联通。二是畅通大通道,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建成“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扩容国家主通道、打通区域骨架网、提升过江通道能力。加快完善“两横一纵一网四支”航道布局,早日实现武汉至重庆5000吨级船舶直达、武汉至襄阳1000吨级船舶直达。三是完善大网络,强化综合交通硬联通。推进普通国省道达标提质,实现沿城镇和产业发展轴带支撑性一级公路通道贯通,持续推进二级以下低等级路段和不达标路段的提质改造,积极推进城市和重要城镇过境段、出入口段快速化改造。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施农村公路骨干网畅通工程、基础网连通工程、老旧路提升工程,推动有条件的乡镇实现双通道连通,有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双车道畅通。推进支线航道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养并重发展。四是构建大枢纽,打造九省通衢新优势。加快推动沿江港口优化整合,将武汉港打造为中部地区枢纽港。加快打造一批综合客货运枢纽港站,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五是发展大运输,畅通高效流通双循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发展旅客联程运输,推动“一站式”“一票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巩固拓展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六是促进大融合,催生交通行业新业态。推进交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旅游风景道示范线,实施内河游轮港口示范工程。推进交邮融合发展。探索交通与信息产业、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七是建设大平台,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重点推进“四通工程”(行业通、部门通、区域通、社会通),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推进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公交、智慧地铁、智慧枢纽等一批示范项目。八是强化大安全,筑牢交通运输生命线。重点推进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加强对重大桥梁隧道、重大枢纽等运行监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治理,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九是共抓大保护,谱写绿色交通新篇章。巩固非法码头整治、船舶港口污染治理等成果。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大宗货物向铁路、水运转移。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加强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护。十是推进大改革,加快交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软实力,全面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