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辑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全面推进恩施州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1-10)

胡超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让我们地处老少边山地区的恩施人民备受鼓舞。恩施州曾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虽然全州2020年8个县全部摘帽、7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消除了绝对贫困,但脱贫人口规模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如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必答题。
  一、扛牢政治责任,彰显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恩施州是湖北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地区,必须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治责任。
  (一)强化主体责任。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五级书记”抓巩固成果和乡村振兴,各县(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落实州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尖刀班”干部包组包户、州(县)领导带头驻点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完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调度会议、工作报告、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的工作体系。
  (二)强化行业责任。着眼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社会保障、产业、就业、金融等成果方面,以“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方式,明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职责任务,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到单位到人、年度任务到月到项目的责任体系,确保“三农”领域责任清、任务明、落地顺、节奏紧。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季度交叉检查,聚焦国家、省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排查,及时整改销号,确保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发力、取得实效。
  (三)强化驻村责任。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激励,严格执行《恩施州村(社区)尖刀班管理办法》,落实“工作在村、岗位在村、吃住在村”要求,全州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要拧成一股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地落细。强化对选派单位、驻村干部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开展换届后驻村工作队员、村支部书记等干部队伍轮训,提升政策把握水平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筑牢返贫防线,阻断致贫风险
  “富裕”体现效率,“共同”体现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筑牢帮扶监测、兜底保障、产业就业防线,树立起脱贫群众以“我”为主的发展导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一)监测帮扶不减弱。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盯重点人群,全面跟踪了解脱贫群众的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基层干部全覆盖入户走访摸排,进一步简化识别认定程序,做到农户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检测,应纳尽纳,早发现早消除。对未消除风险对象要落实“一户一策一专班”,针对性采取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落实政策不打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恩施州要紧盯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强化帮扶资源整合,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网。完善优化“双线”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疑似辍学学生全部实现销号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持续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帮扶“四位一体”等医疗报销政策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确保“应救尽救。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抗风险能力。
  (三)支持力度不松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恩施州要紧盯产业就业,将衔接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全面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通过订单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将扶贫项目资产权属确权到村到户,把更多机会和收益留给农民。强化脱贫群众的稳岗就业,从就业培训、劳务输出等渠道着手,组建汉恩劳务协作工作站和州县乡村四级“零工驿站”,精准匹配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服务保障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劳动力外出就业。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通过在安置区配套工业园区、农牧产业基地、旅游项目等,让有劳动力的5.87万户搬迁家庭实现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三、把牢发展主题,增进民生福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绿色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全州特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700万亩,经农业农村部认证的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面积338.9万亩,认证基地和园区16个,占全省认证总数的51.61%;恩施玉露、恩施土豆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茶产业入围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恩施州要坚持围绕民族风情、富硒资源、优质茶叶、旅游康养、绿色生态五大特色,打好“特色牌”,念好“致富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大力实施“全域绿色化”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促进生态产业化,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康养、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农村经济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生态红利切实惠及广大农民。
  (二)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进一步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又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恩施州要坚持稳妥有序的建设思路,以县城和中心镇为支撑,分类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分步推进乡村建设,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坚持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有效化解“农村空、城市挤”问题,确保所有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医联体医共体实现全覆盖,特殊群体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要继续坚持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守护好恩施的绿水青山。
  (三)着力构建善治和谐乡村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恩施州要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探索健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持续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强力推进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大力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向乡村延伸,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础。切实落实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加强民主监督。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组织开展文明银行、道德积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全域脱贫地区,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恩施州将以快马加鞭不下鞍的劲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奋力追赶,积极探索脱贫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恩施智慧”。

(作者系中共恩施州委书记)
责任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