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领导专稿

领导专稿

以信息化促推支点建设提质增效升级

(发布时间:2016-12-10)

                                                                                                                                     许克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必须抢抓新一轮信息化革命机遇,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安全,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培育新的增长极。

  一、深刻把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信息化是全球战略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一是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美国将“智慧地球”作为国家战略,日本提出“信息技术立国”,欧盟将“欧洲数字化议程”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旗舰。去年我国领导人视察120家企业,其中20%以上与信息技术有关。二是变革力量之大前所未有。互联网公司把脚伸向哪里,就在哪里点燃竞争,原有的产业稳定格局甚至垄断都摇摇欲坠。特别是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网络战争成为重要战争手段,我国专门成立了以习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三是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工业革命到现在已经200多年,但世界上还有相当多的地区没有实现工业化,而互联网问世只有20年,就已经迅速覆盖全球。四是撬动能力之强前所未有。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20年不到,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5%,超过钢铁、汽车和建筑业等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的总和。据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达到3.18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将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

  (二)信息化是我省跨越赶超、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机遇。第一,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非常之快,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现在落后不等于永远落后。明天的信息化将发展成什么样,谁也无法准确预测。第二,互联网是个完全开放的领域,谁也无法长期垄断和把控。受斯诺登“棱镜”事件影响,美国公司到2016年可能损失1800亿美元以上。美国政府机构已宣布,将放弃对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的管理权。第三,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革命正处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上世纪末,韩国就是抢抓第一轮信息化引发的产业转移和重组的历史机遇,培育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平板显示、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产业,成功实现了追赶和超越。

  (三)信息化是我省改革创新、“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重要动力。第一,信息化是我省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引擎。一方面,信息化融合能力强,既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又能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更能催生电子商务、位置服务等新兴业态,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利器”。另一方面,信息化投资大、见效快、效益高,而且政府不需掏钱。宽带普及率每提升10%可以拉动GDP增长1.4%,在宽带上的投入可以带来10倍回报。联想武汉基地,总投资50多亿元,2012年底开工,2013年8月试生产,当年实现产出146.6亿元。特别是互联网流量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将加快社会信息消费习惯的养成,促进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转变。第二,信息化是我省稳增长、扩内需的新领域。去年,我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600亿元,人均400美元左右。按照美国人均3400美元、日本2400美元的消费水平,至少还有1万亿美元以上的增长空间。下一步,信息消费将成为我省继住房、汽车之后的最大消费热点。特别是信息化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湖北人口大省、科教大省的红利将得到更大释放。第三,信息化是倒逼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工具。传统国有银行靠吃利差舒舒服服过了几十年,互联网金融一年时间就将其搅得“天翻地覆”,目前余额宝的回报约6%,较活期存款高5%,实质上推动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未来行政审批的“潜规则”,也必将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权力清单的网上公示而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动我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四)我省具备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潜力。第一,有政策环境优势。当前湖北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特别是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有很多国家级“金字招牌”,要真正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争取“牌子”是本事,用好“牌子”更是大本事。第二,有科研人才优势。我省每年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10万人以上,阿里巴巴40%的员工是湖北高校毕业生。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工程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光纤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落户武汉,这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第三,有产业基础优势。2013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3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7000亿元,“光谷”成为全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聚集区。第四,有应用空间优势。特别是美国特斯拉汽车与互联网相连,让汽车真正成为移动终端,这将极大地促进我省汽车产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差距和潜力。第一,基础建设还有潜力。我省宽带网络城镇家庭普遍停留在4兆以下水平。武汉市的宽带覆盖面也只有50%多一点,机场、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未实现移动wifi全覆盖。第二,产业发展还有潜力。我省信息技术研究、应用方面丰富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退居中部第2位,且落后于四川、重庆。我省在信息化跨界发展和融合发展上还有很大潜力。第三,创新应用还有潜力。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大环境,我省缺乏卓有成效的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比如电子商务,武汉第三方支付规模排在全国第三,但我省有影响的电商平台很少,全国250家第三方电子支付牌照,湖北只有4家,2012年网络买入与卖出差额达200亿元。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推进我省信息化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推动我省信息化发展“竞进提质、升级增效”

  (一)以实施宽带湖北战略为契机,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扩大宽带覆盖范围。宽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最基础最核心指标。应大力推进光网改造和光纤到户,全面提升宽带网络速度和性能,增强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宽带网络与小区基础设施必须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采用各类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二是全面推进“三网融合”。重点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骨干网建设,加快网络双向改造和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立起符合全业务运营要求的可管、可控、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管理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三是加快4G网络建设和应用。特别是针对公众对基站辐射环保认知不足的问题,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统筹规划和基站共建共享。各级党政机关应大力支持4G网站建设,带头开放办公楼空间,优化网络基站建设环境。推动4G网络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四是推进骨干网提速升级。重点支持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各项建设。省政府已向国家工信部做出承诺,下一步,外省怎么支持,我省就应该怎么支持,并且做到力度更大、政策更优。武汉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必须共同努力,确保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二)以培育集成电路和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是加快培育集成电路产业。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100元的GDP。当前,我国芯片90%依赖进口,2013年进口额高达2313亿美元,连续10年超过石油进口额,长期居各类进口产品之首。必须抓住集成电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以武汉新芯为核心,加快建设武汉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构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我国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将打破进口软件的垄断地位,为国产软件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应以武汉中国软件名城创建为契机,推进工业软件创新,积极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加快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和服务能力提升。三是推动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应发挥好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突出自主创新,力争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有新突破。四是大力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全面完成全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重点发展包含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时空标识的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和智能终端随机实时数据的大数据中心,启动产业链上的北斗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加快推进北斗智能终端推广及产业化。

  (三)以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一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加快推进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应用信息技术在传统优势产业的示范应用,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二是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支持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应用,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调动中小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危化农药等重点行业利用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加快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按照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抓紧制定出台我省物联网发展的具体意见,推进物联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五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组织技术联盟和产业协作,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四)以拓展信息消费为引擎,提升民生领域信息化水平。一是实施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加快湖北“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和“教育云”国家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数字教育产业,推进“产品+服务+内容”的产业链垂直整合。二是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全面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三是实施就业服务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省级平台和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加快就业信息全省联网。四是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加快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食品药品电子追溯,方便信息公开查询;规范互联网食品药品交易行为,推进食品药品网上阳光采购,强化质量安全。五是实施家庭服务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建设数字家庭综合应用平台,开展数字家庭及社区业务综合运营,力争今年省内数字家庭用户示范工程达到50万家。

  (五)以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为支撑,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打造效能政府。把实现政府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整合多部门资源,提高信息共享能力,促进互联互通,有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支持武汉等城市全面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鼓励其他市州积极申报国家级试点示范。加快实施数字城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等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特别应该搭建好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在不同标准间实现共通,提防智慧城市变“信息孤岛”。三是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坚持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建网、用网、管网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统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保障信息安全,促进和谐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调服务,努力营造信息化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大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化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协调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产业链构建、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的统筹指导,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省经信委作为信息化工作的牵头部门,应加快完善统一协调的信息化工作发展管理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二)拿出“真金白银”,集中力量支持信息化工作快速推进。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现有资金渠道,集中力量支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标准体系、公共服务平台、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总结推广联想落户武汉的招商经验,依托大市场,引进大企业,做强大产业。省直有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信息化发展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争取出台适合本地实际的配套政策。

  (三)着眼长远发展,全方位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教育大省的比较优势,引导各类高校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培训。大力实施信息化人才国际化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培养领军型、创新型、应用型信息化人才。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骨干队伍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在政府机关和涉密单位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四)狠抓作风建设,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信息化给传统产业和传统治理模式带来的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挑战的是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是绝对抓不好的。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提高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现代科技知识和前沿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科技和信息化行政能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