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在无声世界舞出人生最美旋律

(发布时间:2016-12-07)

                                                                                                                        ——记“全国道德模范”杨小玲

                                                                                                                          本刊记者 肖玉明 曾洁玲

  她是一名普通教师,却头顶诸多耀眼光环:荣获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楷模、全国特教园丁奖、全国爱心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入选“中国好人榜”。2013年9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她的学生是聋哑人,却拥有与其他孩子一样出彩的人生:1998年以来,她的学生仅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及全国残疾学生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金奖)8项,二等奖(银奖)8项。2008年,她带领34名学生登上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惊艳了世界。她先后有12名学生成功踏进中国残联艺术团。

  她,就是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杨小玲。

  近日,记者慕名前往武汉市第一聋校,走近杨小玲,采写她的先进事迹,感受她的人格魅力。

  情定特教:只因看了一眼,便结下终身不解之缘

  见到杨小玲,很难相信,眼前这个42岁的优雅清秀女子已经在特教岗位上坚守了24年。爱上特教事业,杨小玲说那是缘于不经意的一瞥。

  199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年仅18岁的杨小玲即将从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听说武汉市第一聋校要招聘舞蹈老师,便到学校看一看。正好看到操场上有几个聋哑孩子在练习舞蹈。她感到很好奇,听不到声音、不能说话的孩子怎么学习跳舞。孩子们动作不规范、不整齐,更说不上美观,但很执着、很认真,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那一刻,她的心情很不平静,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下来了。她决定要为聋哑孩子们做点什么。

  一眼结缘,从此她的青春岁月都挥洒在特教舞台上。

  凭感性作出决定容易,真正坚持下去却很难。做一名聋哑学校的老师,重重难关摆在了杨小玲面前。

  第一道难关是手语关。一开始,杨小玲一点也不会手语,完全不懂如何与学生交流。第一次给学生上课,她不知道怎么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么讲解音乐的内涵,只能一次又一次给学生做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累得汗流浃背,可学生们还是一脸茫然。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得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看到学生们比比划划有说有笑的样子,杨小玲恍然大悟:要和聋哑学生交流,必须和他们一样成为“聋哑人”。于是,她一头扎进学生堆中,拜学生为师,坚持每天学习50个手语。3个月下来,她终于能比较流畅地和学生打交道了。

  聋哑孩子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靠“眼观”,凭直觉,所以往往固执而又敏感。有残疾孩子的家庭,有的嫌弃、抛弃孩子,有的过分溺爱孩子,导致残疾孩子往往好强、自卑,不轻易向人打开心扉。

  如何走进他们心里,了解他们,认识他们,读懂他们?这是杨小玲必须面对的又一难题。

  第一年,杨小玲带的一个学生,很有舞蹈天赋,可就是不听话。让她抬头,她不抬;让她伸手,她不伸;让她站着练习基本功,她反抗,觉得是在体罚她;跟她讲道理,她冷漠地看着你,没有任何表示。杨小玲常常难过得忍不住掉眼泪。她知道,聋哑孩子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当发现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赋后,她总是欣喜若狂,觉得为孩子找到了融进社会的一扇门。对于这样的孩子,她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后来,杨小玲通过多方了解情况,多次找孩子谈心,孩子终于向她敞开了心扉。原来这个孩子很自卑,觉得自己抬头就有人指点她长得不够漂亮,手伸出来会有人笑她手短。所以,杨小玲的指导在孩子的眼中就成了指责,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通过这件事,杨小玲明白了,作为聋校老师,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懂他,爱他,陪伴他成长。

  多年下来,杨小玲练就了高超的“读心术”。孩子们心里的“疙瘩”,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可以说,只要学生在我面前经过,我一眼就能看出他大概是怎样一个心理、怎样一个心情。”谈及这一点,杨小玲显得非常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她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心理学知识的刻苦钻研。如今,杨小玲已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她还发动学校老师成立了“心理健康工作室”,专门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孩子。

  音乐再悠扬,孩子们听不见;旋律节奏再强烈,孩子们感受不到。怎么办?这个问题让杨小玲苦恼了很久。后来她发现,聋哑孩子的触觉特别灵敏,轻微的震动都能感受得到。为此,她探索出震动传递法——敲击大鼓,鼓声的震动通过地板传递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知节奏;跺脚,声音通过地板传递震动;让学生吹气,通过气息传递节奏。舞蹈《千手观音》,有一个动作要求排成纵队的20名学生的手臂要从后向前依次伸出,她通过让后一位同学吹气提醒前一位同学,依次完成动作,呈现出令人震撼的美感。

  “要让孩子们出色,首先得自己出色。”杨小玲对记者说。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杨小玲在钻研舞蹈业务上下足了苦功,尽管她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是舞蹈队的尖子生,学校还为此想让她留校任教。她利用一切课余时间提升自己,晚上跟着舞蹈光碟自学,周末到外面找专业老师学——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做,完全是自觉的、自费的。她将之归结为“自己很好强,觉得一定要做得比学生好”。

  聋哑孩子学习舞蹈,背后的艰辛和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教聋哑孩子学习舞蹈,付出的心血更是难以估量。一个舞蹈,健全的孩子跳下来,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聋哑孩子则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杨小玲根据学生年龄、天赋、舞蹈基础等实际情况,将孩子们分成三个训练班,时间分为中午1小时,下午2个小时。她每天除了上课以外,还要进行3个小时的课余舞蹈训练。每年她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根据聋哑学生的特点,改编或自编四五个舞蹈节目,让孩子们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进行一些成品舞的学习,给孩子们更多参与社会公益演出的机会。“让孩子们登台表演,能给孩子们鼓舞,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激发孩子们的斗志。”杨小玲解释说。

  很多同事都不能理解杨小玲为何这么拼命。学校给舞蹈老师的训练补助少得可怜,即便是现在,每个月也只有区区150元。杨小玲二十多年来日复一日这么做,到底图什么?记者也想一探究竟。“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些疲惫,但想想舞蹈训练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让孩子们自信、阳光地在舞台上展示,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每次看到我们表演的节目获得热烈的掌声,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快乐起舞,那种幸福真是难以言说,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小玲对我们敞开了心扉。

  杨小玲结合聋哑学生身心特点,钻研出符合他们成长与发展特点的特殊教育规律。她有多篇关于聋哑孩子教育的科研成果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并应中国教育部特教司邀请,参加了《全日制聋校律动教材新课标》专家组审稿工作。她多次获全国、省、市级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一、二等奖,全省教学比武一等奖、特教教师综合素质比赛一等奖。此外,她还为省、市特教学校培训舞蹈教师40余人次。

  一个在舞蹈领域有出色表现的人,一个获得无数荣誉的人,社会上有很多光鲜亮丽的岗位等着她。杨小玲有过多次离开聋校的机会。2006年,她借调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工作一年,带领团队前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获得赞誉无数。团里的领导极力挽留她,并承诺帮助解决她先生的工作和孩子的上学问题。然而,杨小玲毅然回到了学校。

  “对如此光鲜体面、待遇优厚的工作,你难道不动心么?”面对记者的询问,杨小玲的一席话显得格外实在:“不是我这个人特别伟大,也不是我这个人特别清高,不管你信不信——别人都说我这样为这些孩子,是在付出,是在奉献,而我觉得,我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热爱舞蹈,我发自内心爱这些孩子。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很幸福。”她的丈夫、也是同事陈双鸿在一旁补充道:“她真是爱孩子们,总是和孩子们比划着,笑着,打成一片。我是看在眼里的,再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这么快乐了。”

  追求特教:育残成才,让残疾孩子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与许多学校、老师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格外关注升学率相比,杨小玲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以一颗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对待未来。“作为一名聋校舞蹈教师,不仅要教残疾孩子舞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我希望每个聋哑孩子都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这就是杨小玲的教育理念。

  教育聋哑孩子,很多时候身教比言传更重要、更管用。这是杨小玲与聋哑孩子打交道多年后总结出来的经验。2009年底,杨小玲得知自己编排的舞蹈《楚风乐韵》将代表全省赴上海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她和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次训练中,杨小玲使劲跺脚传递节奏,导致左脚跟腱断裂。眼看比赛越来越近,她不顾医生的劝告,手术后仅15天就坐着轮椅出现在舞蹈教室里指导孩子们练习。最后,她带着伤和孩子们到上海参赛,忍痛登台指挥。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她和孩子们在100多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比赛的金奖。杨小玲说:“我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要珍惜机会,要坚强,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

  毋庸置疑,现在社会对残疾人尚存怠慢和偏见。然而,就如同月有阴晴圆缺,天会刮风下雨,人世间总是避免不了有残疾人。在杨小玲看来,残疾孩子虽然生理有缺陷,但上天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她关闭了残疾孩子的一扇门,必然会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残疾孩子都有这样那样的天赋,应该与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社会公平公正的对待。

  “我希望孩子们能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奉献社会,而不是作为社会怜悯的对象存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杨小玲眼里闪烁着睿智而坚定的光芒。

  教育实践润物无声。在杨小玲的不懈努力下,很多学生都走出了内心的封闭,看到了生活的阳光。“我的生活,原本一潭死水,因有了光芒而活跃。我的生命,原本平淡无奇,因有了理想而精彩。追逐光芒,完成理想,是我刻在心里的信条。舞动着人生,奇迹总会出现。”这是初二学生彭霖倩在跟杨小玲学习舞蹈后写下的一首诗。

  杨小玲是聋哑孩子家长心中的“希望女神”。省内外不少家长慕名将残疾孩子送到武汉市第一聋校跟杨小玲学习舞蹈。他们都说,“把孩子交给杨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杨小玲带领34名学生参与大型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当镜头晃过朱诗蒙时,她的母亲罗爱珍激动地哭出声来:“20年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聋哑孩子能变得这么自信、阳光。是杨老师改变了我的女儿,我们全家更有盼头了!”

  如今,杨小玲已有12名学生活跃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星光璀璨的舞台上,武汉市第一聋校因此被中残联誉为“特殊艺术人才的摇篮”。其中,学生邰丽华在春晚舞台上一鸣惊人,《千手观音》家喻户晓;王志刚、杨冬兵、陈岑等成为中残联艺术团的专业舞蹈演员,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她的一批批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继而走入社会正常就业。

  “我们学校的老师以前都比较自卑和封闭,觉得作为一个特教老师没有太大作为。是杨老师让我们整个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改变,育残成才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对于杨小玲带给学校的改变,该校校长刘堂鑫这样说。

  采访中,杨小玲说她有一个迫切愿望:希望湖北省能成立一所特殊教育高等学府,这样她的那些聋哑孩子在省内就能上大学,也有更多机会上大学。她跟我们详细分析了湖北成立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已经具备的种种条件,勾画了办学的模式。说起这些,她眉眼间充满笑意,仿佛看到了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梦想已经起航。2013年5月启动的“杨小玲工作室”,集中了省内特教学校的舞蹈老师10位,为省内特教老师们免费搭建长期学习交流的平台。他们还对广州、南京、深圳等地区特教学校老师进行培训指导。下一步,他们打算为社会上的服务行业免费提供更多的手语培训,让更多人走近聋哑人,也从另一个侧面帮助聋哑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今,杨小玲已为湖北省残联系统组织的手语培训班授课50多场次,成为省内首席手语传授老师。此外,杨小玲还在省内外参加道德讲堂、师德教育、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等活动50多场,传播她育残成才的教育理念。在杨小玲的感召下,仅武汉市就成立了1000多个杨小玲学习小组,几乎覆盖了全市中小学,专门服务残疾学生和社会残障人士。

  呵护特教:无微不至,洒向学生都是爱

  跟随杨小玲学习舞蹈的学生,时间长的有十多年,短的也有好几个月。学生们和她在一起的时间远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相处得完全是一家人。杨小玲为学生殚精竭虑,将满腔情爱都倾注给他们,温暖他们脆弱的心灵,呵护他们做人的尊严。

  杨小玲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小时候,家里为了给他们治疗,都是竭尽全力,甚至倾家荡产。这些学生80%寄宿在学校,节假日里为了节省路费一般都不回家。“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看到孩子们因思念亲人而情绪低落的样子,杨小玲就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们接到家里一起吃饭、一起过节,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平时只要知道哪个孩子生病了,她都会及时带去医院就诊,仔细照料。有些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们送来换洗衣服,她就把自己女儿的衣服拿去给她们穿,或是到街上给孩子们买。像这样的日常琐事,杨小玲早已习以为常。在陈双鸿看来,妻子为学生操的心远远比为他和女儿操的心要多。他透露还在上初中的女儿有时甚至有点“吃醋”。“我会让女儿知道妈妈在做些什么事情,让她知道,妈妈的学生与她一样,都需要妈妈的爱。”杨小玲说,“女儿现在已经完全能理解了,不再有任何怨言了。”

  学生王丹妮因父亲得了肺癌想辍学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杨小玲知道后心急如焚,亲自到王丹妮家里了解情况,并找王丹妮谈心,劝她继续上学。杨小玲还发动学校舞蹈队的师生为她捐款三千多元,通过湖北卫视为她争取到四千八百元的梦想基金,积极联系武汉市残联为她父亲申办了全额社会保险。看到王丹妮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下坚强了起来,杨小玲才松了一口气。

  杨小玲爱聋哑孩子们,孩子们也爱她,亲切地称她为“杨妈妈”。杨小玲的一个学生用手语告诉我们:“冬去春来,我们盼望着长大,但又不愿意长大,因为毕业了就要离开比妈妈还亲的杨老师。”

  如此为聋哑孩子付出,如何兼顾家庭和学生?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小玲自豪地说:“我丈夫是百分百支持我的工作。”接着,她说起了她的家庭生活:丈夫在生活中做饭、洗衣、打扫家务、带孩子,工作中帮她处理照片、制作视频、剪辑音频、提供舞台意见。这就是他们的家庭生活。一旁的陈双鸿不停点头,还开玩笑说,自从跟杨小玲结婚后他就不再属于自己了。他还说,妻子的执着坚守让他骄傲。

  杨小玲的女儿陈艺枫,正上初二,跟许多孩子一样,也面临学习上的压力。她为女儿的学习也曾经很着急。现在她想清楚了,只要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成绩好点差点不是主要的。“我并不要求女儿长大后有多出色,她跟我的那些残疾孩子比,已经很幸福了。我对她的要求与对我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做个正直善良的人。”

  杨小玲将这种教育孩子的理念归结于父母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到大,父母从不干涉我的自由,我上学,我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无条件支持我,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做个好人。”谈起父母,杨小玲眼中泛起了泪光。她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都会回去看看年迈的父母,说这是做子女应尽的孝道,“但每次陪伴父母的时间都很有限,主要是学校里还有不少没回家的孩子,我放心不下。”

  告别杨小玲,一种感动涌上心头。聋哑孩子是不幸的,然而,遇到杨小玲他们又是幸运的。杨小玲用智慧和汗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窗,让他们放飞梦想;用责任、爱和包容阐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师魂和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关爱残疾孩子,呼唤成千上万杨小玲的涌现。■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