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一心为民终无悔

(发布时间:2016-12-08)

                                                                                                                    ——记全国科普致富带头人、香菇“医生”戚钦标

                                                                                                                            沈 伟 邱立平 江开军

  享誉海内外华人的炎帝故里随州市,如今又因“中国香菇之乡”的金字招牌而香飘世界。2013年,随州市食用菌出口创汇6.5亿美元,占全省食用菌出口总量的 71.7%,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出口基地和区域菌种生产供应基地。目前,该市年产食用菌干品6.3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培育出食用菌加工企业100多家,出口企业21家,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美、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富民产业的崛起,有成千上万辛勤耕耘的技术专家、产业精英和勤劳菇农在支撑。全国科普致富带头人戚钦标,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

  “背井离乡上下求索一心为民铺富路,扎根鄂北甘苦与共四十余载乐清贫”,这幅随州菇农自己创作送给戚钦标的对联,是他一生的写照。

  “不要忘记农民”

  有30年党龄的戚钦标已经退休10年了,看上去,更像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食用菌行业干了一辈子,荣获湖北省扶贫模范、全国科普致富带头人、国家星火科技二传手等荣誉称号。

  他带富的农民数以万计,有的还是身价数亿元的企业家。而他却乐于清贫,依然奔走在产业富民第一线。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会长、香菇医生、富民义工。他说:“这辈子,忘不了农民,也离不开农民。”

  “不要忘记农民”,这句话,戚钦标记了46年。

  1944年,戚钦标出生于浙江余姚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6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68年,组织分配他到随县工作,7月13日,由于“文革”中的派别斗争,阻隔了襄江两岸的正常通航,赴任途中的戚钦标和其他5名毕业生滞留南岸无法过江。夜幕降临,他们饥肠辘辘,沿江上行10余里,得到当地一名生产队长的收留和热情款待。次日,队长找来一条船,以送菜的名义,护送他们过了江。戚钦标他们6人凑了30元钱表谢意。生产队长说什么也不收,他动情地说:“只要你们不要忘记农民,就行了……”

  “当时,泪水一滴一滴的,落在钱上。”如今的戚钦标两鬓斑白,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感慨万端:“生产队长把农民两个字,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戚钦标是生物系毕业生,先后在食品厂、农资公司、果品公司工作。当时的随县农村,多数农民住土坯房,还有不少茅草房。“那时的农民,太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也就指望那几亩田地。”

  “文革”后,当地不少大学毕业生或调往省城、或提拔重用。也有好心人劝说戚钦标:“你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呆在果品公司当技术员,不是大材小用吗?”可他认为,农村最缺的是科学技术,农民最盼的是致富技能,只要能让他搞技术、搞研究,改变随县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就很满足。因此,他铁下一条心,工作之余,一门心思扎进农村。家人好几次写信催问,他总是说,就在农村干,挺好的,这里的老乡需要我,离开他们,我心里会不安的。就这样,他与鄂北农村结下一世情缘。

  “不帮农民致富,学技术干什么”

  戚钦标常说:“农民,最需要的是技术。”

  1975年,他跑到房县,学习黑木耳栽培技术,回来后,培育出随州第一批人工黑木耳;1978年,他得知椴木香菇的效益是黑木耳的30倍,又赶到随县三里岗镇杨家鹏村,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吕作舟学习种植椴木香菇;1982年,他尝试木屑压块催菇技术,培育出随州第一批木屑料香菇;1985年,他成功引进“古田袋料香菇栽培模式”,袋料香菇在随州大面积推广,逐步取代椴木香菇,提高木材利用率50%以上。就在那一年,随县食用菌协会成立,戚钦标因技术过硬被推荐任会长,一直连任至今。

  过硬的技术,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许多人渴求这把钥匙,开启财富之门。戚钦标有这把金钥匙,且身居“会长”之位,打开财富大门可谓轻而易举。而他却把一身技术毫不保留地传给别人。

  秦大海本是随县草店镇一位普通农民,如今开办一家香菇出口公司、多家菌种厂,被誉为“香菇大王”。他说:“我能有今天,多亏戚钦标引路啊!”

  早在1983年,秦大海还是初入食用菌行业的“门外汉”,而戚钦标是当地独家菌种厂厂长。当时,秦大海想办菌种厂又苦于没技术,远赴福建古田、河南南阳等地学习,可他越是求学心切,人家越是守口如瓶。后来,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戚钦标。

  “戚厂长就是不一样,不摆架子不留一手,还生怕你学不会”,秦大海说,“在他那里,我们不光学会了技术,还学会了做人。”

  因为戚钦标“不保留”,当地想办菌种厂的人都向他请教,请他上门指导办厂,他一时忙不过来,就把大家请到自家厂里现场培训。“简直是乱弹琴!这不是砸自家的饭碗吗?”分管菌种厂的领导动怒了。

  戚钦标岂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如果只顾自己发财,不顾众多农民的需求,又怎么对得起“不要忘记农民”这句话呢?当时,他硬生生地顶了一句:“不帮农民致富,学技术干什么?”

  看那紧张的气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既怕培训搞砸了,更怕戚钦标挨处分,就纷纷上前打圆场,为戚钦标求情,培训才照常进行。

  为何顶着压力推广技术?戚钦标的一番话很朴素又深刻:食用菌技术就像一片深邃的汪洋,我们所掌握的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这点技术还捂着藏着不交流,我们能看到的,顶多是一座冰山,而不是海洋。

  多年来,戚钦标始终站在随州食用菌技术推广的最前沿,带头打破了当地食用菌行业的技术藩篱,大家有技术共同分享,有难题共同攻关,培育出一大批技术骨干,推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香菇产业快速发展。随县三里岗镇、草店镇先后摘取“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的桂冠。

  “路再远,也得去”

  种植食用菌,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失惨重。“香菇一出事,我们就着急呀,就像人得了重病盼医生。”三里岗吉祥寺村菇农谢传宝的话,代表了大多数菇农的切身感受。很多菇农都说:“戚钦标就是我们的香菇医生,路再远,他都会来。”

  从吴山镇到七尖峰林场杨家坪村,隔3座大山,50多里路。“我们一去,走了7个钟头才到,半夜1点多才回来。”随县食用菌管理站站长徐健回忆说。

  2008年6月,杨家坪7户菇农12万棒香菇发菌不好。戚钦标接到电话,当天乘车从随州到吴山镇。次日早晨7点,菇农老梁带路,一行4人出发。行至七尖峰林场,已是烈日当头,矿泉水、方便面都没了,眼前仍是重重山林。有人提议用电话解决问题。

  “路再远,也得去!”年纪最大的戚钦标说,“这条路,菇农得走多少趟?搬运多少东西?12万棒香菇,不容易呀。”他带头跟着老梁,手攀树枝爬山。

  到达种菇现场,他取出一段段菌棒仔细打量,又打开接种口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山大林深,空气潮湿,稻草盖得太严,必须疏散菇棒。”戚钦标开了“处方”,和大家一起忙起来,教菇农们如何摆放菌棒,如何利用稻草来控制湿度、温度和透气性。忙到下午4点多下山时,老梁拉着他的手说:“要不是你们来,我们100多万元就打水漂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999年,岩子河乡立马河村动员12户村民种香菇,村支书钱运江开一辆三轮车把戚钦标接到村里,说是让他“只动口不动手,坐阵指挥就行了”。戚钦标哪里闲得住?他和村民们一起拌料、装袋、灭菌,样样亲手做示范,一干10天,3万袋香菇接种完毕。

  “没想到有这么实在的人!”临别,钱运江硬拿1000元钱表酬谢,戚钦标见推辞不了,只好说:“等香菇丰收了,再给吧。”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立马河村家家户户住上新房子。“可那1000块钱,还是送不出去。”钱运江眼里隐隐地闪着泪花。

  义务指导技术、解决问题,从不收取服务费。这条准则,戚钦标坚持了30多年。也有不少人说:“你跑腿又出力,收点服务费,不是情理之中吗?”可戚钦标最懂菇农,他说:“一批香菇,就是菇农一年的心血,牵连着上学、养老、盖房、结婚。人家找我,就是出了问题,本来就少赚了钱,如果我再去收费,不是趁火打劫吗?良心上过不去。”

  为了服务更多菇农,戚钦标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家庭电话。他的电话从此成为“香菇热线”、“农技110”。“出诊”半径也越拉越长,最远的,去过贵州、四川、山东。去的最多的,是吉祥寺村,有多少趟?村支书张国勇也数不清,他感慨道:“在吉祥寺,没有哪个菇农不认识戚钦标。他一来,菇农都和他打招呼,争着抢着请他喝茶、吃饭,就像来了福星一样。”

  “千万别放弃”

  随州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每当危急关头,戚钦标的一句“千万别放弃”,总能给绝望的菇农带来希望。

  1998年,随州引进浙江庆元技术,在十几个乡镇推广袋料香菇春栽模式。结果,长途运回的30万斤菌种老化,且“水土不服”,发展的300万袋春栽香菇几乎全军覆没。不少农民垂头丧气地说:“一辈子都不种香菇了!”

  本来与此事不相干的戚钦标坐不住了,他奔波庆元、随州两地,考查温度、湿度和气候变化,反复比较论证,得出“随州更适合发展秋栽香菇”的结论。

  “千万别放弃。”他反复鼓励菇农,重树信心,拼尽全力推广秋栽模式。此后十多年来,随州秋栽香菇,一直占据本地食用菌份额的70%以上。

  2001年冬,殷店镇3个村40多户的菌筒不出菇。菇农们怀疑菌种质量有问题,闹到菌种厂,老板说要上吊,气愤的菇农只好找镇政府。究竟是哪个环节有问题?当时谁也下不了结论。副镇长刘德海请戚钦标去诊断原因。他逐户查看、询问,两天刨出病根:菌筒泡水次数太多、时间太长,菌丝受不了。他示范挽救办法,安抚菇农不要放弃,还鼓励菌种厂老板不要怕,主动搞好技术服务。两个月后,那批被判了“死刑”的菌筒都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

  2009年7月下旬,雨水不断。双河菇农张黎明打来电话:“戚会长啊,8万多块钱的巴西菇快不行了,您来看看吧。”原来,张黎明建了14个标准棚种巴西菇,播种晚了点,采完第一茬菇后,碰上雨季,非但第二茬菇出不来,大棚里还长了不少杂菌。他妻子哭诉道:“家底儿都搭进去了,要是办砸了,日子就不好过了。”

  戚钦标踏着泥泞,在菇棚里仔细测量温度、湿度,查看四周的环境。然后,他坐下来开出“诊断处方”:主要是温度太高、湿度太大,一要排水,二要通风,三是喷洒多菌灵,四是在地上洒石灰杀菌吸潮。见张黎明夫妇犹豫不定,他把手里的“菌丝”嗅了嗅说:“你的菌丝这么好、这么香,只要措施到位,肯定能出菇,千万不要放弃。”张黎明吃了定心丸。

  在众多菇农的心里,戚钦标就像一座大山,无论有多大的风浪,他总是立的稳、站的高、靠得住。随县食用菌协会副会长许景闻说:“每当随州食用菌发展面临威胁,戚钦标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带领大家度过难关。”

  “必须造福更多农民”

  近几年,随州香菇产业迅猛发展,产业链越拉越长,戚钦标越来越忙。

  香菇病虫害爆发,他创办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香菇重金属超标,他到华中农业大学请专家解决。香菇多糖是好东西,他实验8个品种,选优推广。富硒香菇价格高,他去恩施考察学习。他编写的《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菌袋杂菌及防治》等资料,菇农们反映很实用,地方政府印了30万册免费发放。

  戚钦标在调研中发现,香菇、木耳等木腐菌需要消耗大量木材。“长此下去,岂不威胁森林资源?”于是,他又大力提倡木腐菌向草腐菌过渡,研究推广巴西菇、双孢菇、茶薪菇、白灵菇等10多个草腐菌品种,为农民打开了一扇扇致富大门。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农民致富?年近古稀的戚钦标感觉到,需要服务的菇农太多,一个人确实力不从心。这几年,他的工作方式变了,开始集中培训农民,带出一支食用菌技术骨干队伍。

  目前,经他培训的160名技术骨干,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他举办培训班、观摩会数百场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农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共同提高。

  2009年新随县成立后,把食用菌作为富民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之一、国家“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香菇产业跻身全省67个重点产业集群, 30多万人从事食用菌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技术输出等关联产业。

  戚钦标带出了一个富民大产业,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却靠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以你的能力和技术,自己种植食用菌,或者收取服务费,不早就发财了吗?”有人不解地问。

  “作为会长,别人信任你,干什么都不能只为自己,必须造福更多的农民!”戚钦标的回答,饱含着一个共产党人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他确实多次放弃了成为富人的机会。2001年,一个老板邀他以技术入股联合发展食用菌产业;2004年,一个菌种厂老板高薪聘请他做顾问……他都一一谢绝了。

  “老百姓的事儿,丢不下”

  46年里,戚钦标走过多少路,接了多少电话,我们无法统计。随县县委书记陈德贵说:“他只走了一条路,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有一个电话接得最多,就是老百姓的求助电话。”

  走村串户服务菇农,迎接他的是渴盼,送别他的是感激,也有旁观者投来异样目光。戚钦标百味俱尝,义无反顾,一路走来。

  戚钦标的熟人圈里,有教授、专家、企业家、干部,更多的是农民,身份不同,都和食用菌相关。60岁生日那天,他定了两桌饭菜,一下子来了130多位菇农。70岁生日,他不得不躲到杭州儿子家去。

  食用菌丰收的季节,总有菇农送一些来,让他品尝。戚钦标说:“这是给我的最高礼遇。”

  老百姓的香菇长的好不好,戚钦标的老伴不问就知道。“他的脸色是晴雨表。闷着脸不高兴,是香菇有问题;几天板着脸不说话,是出了大问题;那一年菇价猛跌,他整夜睡不好觉;这两年,他整天乐呵呵的。”

  近30年,戚钦标夫妇一直住在随州汉东路,75平方米的房子,食用菌书籍塞满书柜,48年前的皮箱、32年前的衣柜,至今还在用。“孙子回来说,我这是贫民窟。”戚钦标笑着说。

  去年9月,老夫妇应儿子安排,去杭州师范大学,住上127平方米的新房,校区景致养眼养心。儿子态度很明确,都70岁的人了,该享享清福了。

  不到一个月,戚钦标呆不住了。“农民的电话催的急呀,我得回去。”好说歹说,谁也拗不过他,订了10月20日的火车票。临别,他对儿子说:“老百姓的事儿,丢不下。”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儿子落泪了。

  2014年3月21日,随州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事迹报告会上,戚钦标谈到一生的经历时,仍然充满激情:“我感到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理想支点,心中多年堆积的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如潮水般奔腾激荡,开始以最大的流量倾洒在这片我挚爱的土地上。”这段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着现场的听众,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在三里岗调研时了解到戚钦标的事迹,称他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典型”。

  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农民忙碌着,这就是戚钦标的写照。■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随县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