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倾情攻坚开门红

(发布时间:2017-03-12)

                                                                                                                         ——湖北脱贫攻坚一周年综述

                                                                                                                             本刊记者 周红一 王春树

  编者按: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并定下了此后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还向中央立下“军令状”,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这场攻坚战,堪称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最后的战役”,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5年攻坚,第一年的作为,至关重要。为此,本刊特推出“聚焦湖北脱贫攻坚一周年”专题报道,梳理一年来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

  2016年,我省脱贫攻坚成果斐然。

  全省减贫147万人,出列1601个村,圆满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考核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督查中,分别给予了湖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出台超常政策、采取超常举措,全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湖北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的高度评价。

  放眼荆楚,无论从大别山片区到武陵山片区,还是从秦巴山片区到幕阜山片区,昔日的贫瘠之地,变成了今天的希望之地、幸福之地、发展之地。

  首战告捷,开局良好。

  全省蓄力扬帆决战攻坚,上下同心战鼓紧擂,展现了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湖北担当。

  大气场:上下一心

  2016年全国省级“两会”结束时,全国有20多个省份在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年内脱贫人口具体目标数。其中,湖北、陕西等11个省份将目标人口定在百万人或以上。

  作为地处中部的湖北省,老区、山区、库区、湖区多,进入“十三五”还有37个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共计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幕阜山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时间紧,任务重。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9年底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所在地区全面脱贫。”

  湖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凝聚共识,全力以赴,营造脱贫攻坚大气场,开启了新时期荆楚儿女敢为人先、赶超跨越的新篇章。

  ——思想上,高度重视

  领导带头学。2016年,湖北先后13次召开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及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

  专题深入学。省、市、县三级举办10余期培训班,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和系列讲话。并围绕扶贫工作,专题组织37个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县市委书记,到贵州、到焦裕禄学院学习扶贫经验。邀请贵州文朝荣先进事迹报告团来湖北宣讲。

  宣传造势学。省委组织7个宣讲团分赴全省各地,宣讲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近万人参学。各市州、县分别组建宣讲组,将中央会议精神和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传达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组织了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全省50余万干部群众参加了学习,将魏登殿、王光国等人脱贫攻坚的“愚公”精神传遍荆楚大地。

  通过学习,增强了全省各级党政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机遇来抓。

  ——机制上,高位推进

  领导挂帅。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高规格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在25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的基础上,将基础较差、极易返贫的8个县纳入贫困县之列。建立37名省级领导联系37个贫困县制度。一年来,省四大家领导分赴贫困县专题调研、指导精准扶贫达100余人次。

  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效。

  省委书记蒋超良履新之初,第一站就顶风冒雪奔赴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县红安,强调“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就是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精准脱贫步伐。”并先后到襄阳市、荆州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等地进行专题调研,进村入户、脚印农家,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

  省长王晓东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省政府常务会、第一次市州县委书记会,就强调必须紧盯“准”“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压实责任。制定“战区图”,签订“军令状”,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将减贫脱贫责任书任务确认到县、到乡、到村、到人,倒排时间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贫办,挂着一幅特殊地图:全州8个县市、88个乡镇、729个重点贫困村、92万贫困人口的分布与脱贫时间进度,被红、紫、蓝、绿、褐五种颜色标注得清清楚楚。

  “攻下一个贫困村,插上一面红旗。”恩施州扶贫办负责人说,2020年前,红旗将漫卷土苗山乡。

  结对帮扶。统筹新农村建设工作组、“三万”工作组等帮扶力量,完善管理办法,建立驻村工作队员召回制度,促进工作队履职尽责。2016年,省市县三级共派出17074个扶贫工作队,驻村干部93897人,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6.2亿元(含物资折款),实现了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心坎里。

  时间表、作战图、责任清单……让荆楚大地脱贫攻坚工作呈现一派热腾景象。

  ——政策上,高效整合

  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实施意见》,以及《湖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和4个片区实施规划,统筹指导湖北脱贫攻坚工作。

  模式创新。出台“1+N+M”政策,构建脱贫攻坚支撑体系。“1”即《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N”即贫困县约束、帮扶、考核、退出、激励、责任、精神支撑和用人导向机制,“M”即省直部门支持精准扶贫系列政策措施。

  加大投入。一方面,增加财政刚性投入。要求省、市州、插花地区县(市)分别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2016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安排专项扶贫资金66.6亿元,其中省本级32.89亿元,比全国22省(区)平均投入高80.9%。另一方面,强化县级整合投入。按照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级整合的原则,率先在全国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

  2016年,全省统筹财政资金达892.7亿元。

  金融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在贫困村共建立2791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分别与省农行、省国开行签订金融扶贫框架协议。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6亿元,共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6.33亿元。

  这是一曲全省上下合力攻坚的乐章,也是一幅温暖人心难以忘怀的画卷,激励、鼓舞、鞭策着荆楚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奋勇向前。

  大目标: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

  为此,湖北率先提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目标,决心在2019年,59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誓言,也是行动。

  只要有信心,目标定完成。

  ——扣好“第一颗纽扣”

  精准识别是“六个精准”之首,是精准扶贫的“第一颗纽扣”,必须扣准扣牢。

  审计识别机制。在全国首创精准识别数据审计,根据审计问题,进行了贫困人口数据大核查、大整改,坚决剔除不符合识别标准的“硬伤户”,全省贫困人口数据由“比较精准”到“更加精准”。

  大冶市殷祖镇继堂村卫佳佳等5名儿童,均来自贫困家庭,此前因无户籍,均被挡在贫困人口库之外。通过数据大核查,终于被采集进贫困人口信息库中,开始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退出审核机制。坚持扶贫对象退出程序与识别程序相一致的原则,制定扶贫对象退出验收指导意见,按照扶贫对象申请、数据采集、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退出销号等程序,严格开展扶贫对象退出管理。

  宜昌市制定贫困退出的12个一票否决事项,严格标准,严格评估,严格程序,进行脱贫验收。

  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取值准确、信息完整、管理规范的建档立卡数据库,建立建档立卡“回头看”长效运行机制,使建档立卡数据核查工作日常化、长期化、制度化。

  云梦县锁定数据,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核查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是否规范,看因灾、因病等原因致贫、返贫和其他遗漏的扶贫对象,其评价标准、操作程序、采集录入是否合乎要求。

  我省建档立卡库内数据显示,2016年存量数由343.3万人增至381.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数由85万人增至91万人,贫困人口总数为579万人,与我省“军令状”数据高度吻合。

  据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我省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为97.97%,比22省(区、市)平均水平(97.59%)高0.38个百分点;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为95.15%,比22省(区、市)平均水平(92.93%)高2.22个百分点,在全国居第6位。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湖北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生产脱贫是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湖北紧紧锁定330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编制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

  思路一变天地阔。黄冈市创立“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的“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推进机制,4392家企业对接帮扶36万贫困人口。

  随州市在199个贫困村新建210个光伏电站,村集体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2016年,易地搬迁集中、分散安置在建房屋12.73万户、35.21万人,分别超出年度计划任务的51.7%、33%。

  挪穷窝,更要改穷业。全省探索出“藤上结瓜、入股分红、资产收益、转移就业”四大产业配套模式。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村民徐宗七,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村里给他建新房的同时,谋划了就业门路。三特索道集团将大岭村建成户外运动基地,工作优先安排贫困群众;老房子出租改造成酒店,一间房年租金约5000元。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全省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出台贫困户子女精准资助政策,下达资助资金22亿元,全年资助贫困学生150余万人次。组织省内高校、优势高职、示范高中、优势中职与37个贫困县签约帮扶。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省教育厅全年资助贫困学生150余万人次。自2016年起,泛海集团连续每年对1万名当年考上本科的贫困学生每人捐赠5000元。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借助“绿满荆楚”行动契机,发放天然林管护费3亿元,选聘2.5万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扶不起来,就“兜”起来。我省连续五年每年安排22亿元低保资金,对220万名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进行补助,人均补贴超过国家现有扶贫标准。

  加大医疗救助。贫困户新农合就医报销比例提高20%,降低贫困户大病保险起付线。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计生工程,全省三甲医院一对一支援贫困县县级医院。

  几年前,恩施市屯堡乡屯堡居委会居民申志全的儿子患重症,常年需要透析,家庭因病致贫。在恩施市提高大病医疗救助额度的基础上,2016年居委会又将其纳入农村低保,使他家人均可得补助116元。

  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红安,通过健康扶贫的创新之举,带领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

  ——唱响“扶贫大合唱”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脱贫攻坚,须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一起拉一把,扶一程,凝聚起全社会的“大合力”,唱响扶贫攻坚“大合唱”。

  发挥省直对口作用。37个省直单位牵头,61个省直部门、37个省内经济强市县、169所学校、37家三级医院、94家国有和民营大中型企业、67家劳务协作单位对口帮扶37个贫困县。

  省教育厅的教育扶贫、省科技厅的科技扶贫、省林业厅的绿色扶贫……众人拾柴火焰高,部门的纷纷参与,烧旺了脱贫攻坚这团熊熊大火,温暖着荆楚大地的父老乡亲。

  发挥中直帮扶作用。17家中直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69亿元,帮助引进资金8.1亿元。

  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开展“10· 17”扶贫日活动,全省募集扶贫公益捐赠资金7.7亿元。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7963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直接投资31.9亿元。

  湖北罗田县某公司将签约帮扶的546户贫困农民当年产的板栗全部收购,其收购价比市场零售价每公斤高出1元。仅此一项,贫困户就增收130多万元。

  脱贫攻坚的壮丽诗行写在了青山绿水之间,写在了老百姓的心间,写在了扶贫参与者的双手间。它是爱的诗篇,更是青春与奉献的诗篇。

  大保障:三位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

  脱贫攻坚,保障为要。

  湖北建立了监管、评价、考核“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曹松说:“打赢脱贫攻坚战,需监督管理考评作保障。要督促检查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认真做好扶贫成效考核,抓好督查、巡查与暗访,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

  ——建立监管体系

  我省将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一次切块分配到县,“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到县资金由各地按照项目管理规定和脱贫需求,自主确定资金投向。

  不管,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等于随心所欲。

  省纪委“瞪大眼睛”,驰而不息加大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会同省检察院、省审计厅、省财政厅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高压态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定期开展督查,月月通报进度,月月综合考评。

  2016年,10个县(市)85名干部被追究责任,全省审计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30件。

  ——建立评价体系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以村户受益为目标开展绩效评价,严格审查资金管理使用合规性,准确评价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投到贫困户、受益到贫困户。

  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在22省(区、市)中居第4位,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1.68%,比22省(区、市)平均水平(83.74%)高7.94个百分点。

  ——建立考核体系

  将精准扶贫专项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评和省直部门履职尽责考核体系,对37个贫困县精准扶贫首次考核问效,省、市分别约谈了9个考核等级为C、D等次的县委书记,打牢责任落实链条。

  宜昌市开展督导活动12次,通报问题148个。荆州市委常委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到县(市、区)开展暗访督办。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湖北人民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新一轮战役中。

  听!再次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荆楚女儿的脚步已经迈向了广袤、肥沃的田野上。■

  责任编辑:春天树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要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成本,发展后续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要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学生上学等问题。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

  (摘自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