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人民利益至上

(发布时间:2016-12-11)

                                                                                                                        ——记焦裕禄式好干部蒋志刚

                                                                                                                        本刊记者 黄泽夫 孔铁琼 曾洁玲

  蒋志刚,孝感市孝昌县水务局副局长,今年53岁,已经在水利战线奋战了33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一项项荣誉见证着蒋志刚不平凡的人生。今年4月20日,省委书记李鸿忠作出批示:“蒋志刚同志的岗位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位置。蒋志刚同志敬岗爱业,心系群众,竭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办事,同时又保持清风两袖,廉洁淡泊,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典型。”近日,我们慕名前往采访。听了我们的敬仰之意,蒋志刚说,他只是个小小“水官”,并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问心无愧的是几十年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重要位置,“对得起人民”。

  “我要以大禹为榜样,治理家乡水患,为人民造福”

  蒋志刚是土生土长的孝昌人,1961年出生在孝昌县白沙镇。孝昌县国土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66万,是集革命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县城北靠大悟河,西临澴河,南抵晏家河。这里“三年一大旱、五年一大涝”。每年汛期,因过境客水流量大,孝昌大部都面临洪水威胁,而一年中更多时节,则饱受干旱的煎烤。

  过去,农民靠天吃饭,想填饱肚子都是奢望。小时候,蒋志刚一家七口人,三亩田地,全家一年的辛劳抵不过洪水一冲、烈日一晒。1978年大旱,他们一家全靠“借粮”度日。他至今也忘不了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四处奔走的情形。幼年的苦难,使蒋志刚深切体会到,水能利万物,也能毁了万物。

  上小学的时候,听到老师讲大禹治水的故事,生在水边,长在水边的蒋志刚对神话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产生了崇拜之情,在心里埋下了“兴水利、除水害”的理想种子。

  影响蒋志刚人生道路的,还有1975年8月河南的那场特大洪灾。当时,正上中学的蒋志刚从广播里听到河南暴雨成灾的消息。受灾地一天一夜的降雨量1000多毫米,相当于当地平常一年降水量的总和。70多个县受灾,不少乡镇被夷为平地,京广铁路河南段被冲毁,广大群众流离失所。这个消息让蒋志刚无比震惊和悲痛。他立志长大后要用学到的本领,降伏洪水这条恶龙!在高考志愿中,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湖北水利学校。

  1979年蒋志刚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在当时,一个小村庄难得出个人才,村里为此专门请人放了三天电影庆贺。从葛洲坝水利工地打工赶回来的父亲却将通知书砸在了蒋志刚脸上:“你好不容易有机会跳出农门,却还要钻回农门,搞水利,跟当农民有什么两样!你是农民的儿子,还不知道当农民苦吗?”

  “是的,当农民苦。可是农民为何这么辛苦还吃不饱饭?就是因为农民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则粮满仓,遇上旱涝灾害就可能全家饿肚子。我要学习水利知识,治理家乡的水患,为民造福。”蒋志刚一番掏心掏肺的话,不仅打消了父亲的怒气,还让父亲对他刮目相看。父亲也动情地对他说:“当水利人是辛苦的,我给你取名‘志刚’,就是希望你有钢铁一样刚强的意志,不向任何苦难和危险低头。”父亲的话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了蒋志刚心里。

  1981年从学校毕业后,蒋志刚被分配到原孝昌观音岩水库管理处工作。参加工作之后,他才深切体会到水利工作的艰辛。水利人一年四季都很忙碌,“没有最忙,只有更忙”;“越是狂风骤雨、电闪雷鸣越要往外走,越是酷暑难耐、烈日当空越要向田间地头行”。

  比辛苦忙碌更让蒋志刚难受的,是似乎无边的寂寞还有迷惘。观音岩水库坐落在崇山峻岭间,山连着山,怎么看也看不到山外的世界,蒋志刚在那里一干就是10年。在20世纪80年代,蒋志刚靠着一台只能接收一个湖北台的收音机维系着与外界的联系。而那时候,他才20出头。他深切理解了父亲当年的愤怒,偏僻封闭的环境让人迷惘和苦闷,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就会这样孤零零地、无声无息地度过了。

  帮助蒋志刚走出困境的人,是后来成为他岳父的时任观音岩水库管理处主任。老主任从事水利工作40多年,一辈子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语重心长地对刚走上水利工作岗位的蒋志刚说:“搞水利,是很辛苦,可再怎么辛苦也得有人去做。你不要怕苦,要做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在老主任言传身教下,蒋志刚不仅适应了工作,而且更加坚定了心中为民治水的“大禹梦”,从此“在水利战线一条道上走到黑”。

  蒋志刚有过改变命运的机会。1993年3月,他被单位派到海南省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考察基建项目。他对房屋建筑预算设计有所专长,为该公司完成了一项造价2000多万的工程预算,效率和质量非常高。公司老板很赏识,想以月薪5000元聘请他担任公司预算主管工程师。5000元的月薪,相当于蒋志刚当时在孝昌两年的工资,诱惑力确实很大。蒋志刚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双亲,下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因出生时脑缺氧,患上了脑瘫,为给孩子治病,早已债台高筑。屋漏偏逢连夜雨。蒋志刚的弟弟因工脑部受伤而落下精神疾病,弟媳长年在外地打工。作为兄长,他还要照顾弟弟和弟弟年幼的孩子。他和爱人的工资都不高,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都成问题。然而,时值孝感撤地建市,组建孝昌县,市委正从市直机关选派干部到孝昌工作。因蒋志刚曾在观音岩水库管理处工作过多年,熟悉当地水利情况,组织决定选派他到新组建的孝昌县水利局工作。在组织需要和高薪诱惑面前,抉择是艰难的。最终,蒋志刚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当时没多想,只想到万一溃堤,下游可是成千上万条人命”

  孝昌的很多水利工程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汛期来临,蒋志刚都要密切观察以防发生险情,有时需要紧急抢修大坝。“一进入汛期,那就睡不了安稳觉。水库下游都有庄稼和村庄,自己经常被洪水淹没农田、掀翻村子的噩梦惊醒……”他对我们说,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晚上常常被洪水肆虐的噩梦困扰。到了旱情严重的时候,水比黄金贵,各地都急需用水,经常发生争水抢水的矛盾纠纷。蒋志刚和同事们得根据天气情况、水库蓄水量和灌区庄稼的长势等因素来科学调配用水。每当这时候,被人辱骂,被人误会,被人威胁,甚至被人殴打,都是常事。长久下来,他已经习以为常:“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比如,水稻灌浆的时候,水迟一天到达农田,稻谷收成就会受很大影响。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会急,谁都会骂娘。”

  水利工作不仅仅是辛苦和寂寞,防汛抗旱的时候,常常险象环生,“稍不留神,就可能要命”。

  汛情就是命令。1998年8月,孝昌滑石冲水库由于闸门老损而破裂。时值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加上孝昌县内连续几天的大雨使水库水位不断上涨,情况异常危险。蒋志刚带领同事们火速赶到现场。当时水深难辨,闸门破裂位置无法确定,必须派人下到井底摸清情况。井底水流湍急,水声震耳欲聋,井壁上的爬梯早已锈迹斑斑,随时可能因不负重荷而断裂,蒋志刚在深26米黑暗潮湿的竖井中上下数次,终于查明了闸门破裂漏水的准确部位。接下来,他和工人们一道在水库上扎营十几天,才将险情排除。当我们追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万一出了什么事,家里怎么办时,他摆摆手说:“当时没多想,只是想到万一溃堤,下游可是成千上万条人命。”

  修补大坝需要用到环氧材料,而环氧材料中的乙二胺对人体有害,施工时稍有不慎将危及人的生命。1985年腊月,观音岩水库低输水管裂缝处理,200多米长的输水管,一头闸门紧闭,空气不流通,人进去会有窒息感。裂缝处理作业,用的又是有毒的环氧材料。虽然戴了防毒口罩,但蒋志刚做的是环氧材料配比,离作业面最近,周围毒气浓度最高。也不知工作了多久,他感觉出现作呕、头昏中毒现象,于是赶快叫同事们撤离,话还没说完,就昏迷倒地。几个中毒较轻的同事把他抬了出来。事后,同事们心有余悸地对他说:“志刚,幸亏你发现得早,要不然,我们几个都完蛋了。”

  尝遍了水利人的辛酸苦楚,蒋志刚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30多年。蒋志刚的工作履历异常简单,先是在观音岩水库干了10年;1991年被调到孝感水利局工作了2年;1993年回到孝昌水务局工作至今。

  多年下来,蒋志刚成了孝昌水利建设的功臣。他主持完成事关孝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工程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水利、农业规划项目30多个,为孝昌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他主持制定的《观音岩水库调度规程》,被列为湖北省大型水库调度法规性文件;他主持的《水库大坝白蚁隐患探测及防治技术应用》成果,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他还有一批科研成果先后多次荣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决不会拿权力做交易”

  蒋志刚至今仍是孝昌县唯一的高级水利工程师,孝昌兴修水利、开发城区、兴建项目等,都需要他提供技术支持,是名副其实的“重要人物”。他也因此经常“得罪人”,甚至处于“丢帽子”的境地。

  2009年,孝昌县城澴河西岸博士湾项目开发,蒋志刚代表水务部门提出,博士湾开发要服从城区总体规划,也必须服从防洪规划,博士湾滨河路高程必须低于城区堤防高程1米,以便于行洪。因为澴河西岸博士湾下是天然滞洪区,如果滨河路高了,河道行洪将会威胁河东城区安全。但是,开发商不接受。因为这样一来,就会加工程、增投资。蒋志刚找出1956 年以来孝昌的水文资料给他们看,并严厉指出,如果不这样办,水务部门坚决不办理相关手续。最后开发商只得同意。2010年,澴河发大水,洪水越过博士湾滨河路顺利进入滞洪区,没有威胁到河东城区安全。开发商专门上门感谢:“老蒋啊,如果当时不是你坚持,洪水淹了县城,那我就不好交代了!”

  2013年,孝昌县规划将大悟河裁弯取直,据初步估算,造出的地可以卖几亿元。通过详细考察,蒋志刚发现裁弯取直让河道没有了缓冲,违背自然规律,最终会危及城市安全。怎么办?怎么说服领导改变想法?他心急如焚。当时有人劝他:“这个方案县委常委会都定了,你不要跟自己找不痛快。”晚上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干脆起来给县委书记发短信阐明想法。妻子官小灵见丈夫如此操心,也跟着着急:“叫你出头,叫你瞎操心!领导都定了的事,你还管什么?”可蒋志刚说:“我是水利专业干部,我不说谁说?原则问题,我一步也不会让。大不了,摘了我的帽子!”第二天天刚亮,他便走进了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把自己的想法详尽跟书记汇报。蒋志刚锲而不舍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县领导支持,规划最终停了下来。

  这样的事情又何止一件两件?蒋志刚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在群众利益面前,他坚持原则,寸步不让。他明白,水利工程不能图一时政绩,功在千秋万代。时过境迁,蒋志刚谈起自己因坚守原则屡次得罪领导,不少人在背后议论他“迂腐”时,仍然很激动:“你怕得罪领导,就不怕老百姓戳脊梁骨吗?”

  作为一名分管工程管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副局长和负责全县水利工程检查验收小组组长,蒋志刚手中的权力确实不小,但在公私界线的划分上,在权力的使用上,他尺度分明,“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在水利工程建设上,蒋志刚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四制”要求进行操作。亲朋好友找他要工程,他一一耐心解释,从不插手。孝昌建县以来,蒋志刚和他的团队为孝昌争取到国家水利建设资金5亿多元。

  在水利工程验收上,蒋志刚坚持不吃请、不收礼,严格按合同和设计要求、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两袖清风,一身清白。

  2003年8月,孝昌芳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蒋志刚是该项目的法人代表,省内外10余家工程公司的老板,通过不同途径找他说情。一天下午,一家施工企业负责人在县城最好的酒店定好饭局,请他赴宴。电话打了无数次,他都委婉谢绝:手头有急事,确实走不开。吃请没到位,那个负责人还不罢休,当天晚上偷偷找到了他家里。蒋志刚马上打电话叫来助手。商谈间,来人的手在口袋里伸伸缩缩好几次,蒋志刚当然知道他在捣鼓什么,可就是装糊涂,让助手一直陪着。来人明白了,蒋志刚是“油盐不进”,只好悻悻而去。

  2012年,孝昌周巷燎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迎水坡护坡施工不久,蒋志刚检查发现,迎水坡厚度只有9-10公分,离设计要求相差1-2公分。他责令施工方返工。施工方求情,说现有的施工已投入十几万元,要返工,就会亏血本,请求他打个“马虎眼”,表示一定重谢。蒋志刚坚定地说:“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到时候,大家都脱不了干系,下不了台!”最终,工程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全部返工。

  多年下来,大家都知道蒋志刚是“铁面水官”,即使面对至亲的人也不“服软”。有一次,蒋志刚的表兄带着礼物又来看望他脑瘫的儿子,但这次表兄还说了个事,想弄个工程做。蒋志刚十分为难,表兄没有施工资质,显然不能做工程。但表兄却认为,“有没有资质,是你一句话的事”。他耐心解释,不懂工程搞工程,质量是会出问题的。表兄不理解,最后丢下一句“你这个六亲不认的东西”,摔门而去。这个表兄是蒋志刚从小的玩伴,两人感情深厚。小时候蒋志刚家里穷,表兄家经常解囊相助。就是后来成了家,看到自己那么困难,表兄“也没少帮衬”。蒋志刚一直觉得亏欠表兄很多。“但又能怎么样呢?我总不能拿权力去还人情呀!”

  “不贪财,祸不来”。蒋志刚始终坚守这样的信条。2006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就高度评价过蒋志刚:“他放弃在海南的高薪工作,到艰苦的孝昌县一干就是10多年;他克服家庭困难,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淡泊名利,勤政为民,没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品德,没有一种对事业的忠诚态度是做不到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同年4月,蒋志刚作为唯一的科级干部,在湖北省“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报告会上向全省副厅级以上干部作了勤政为民、廉洁从政的报告。

  “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你这个当父亲的,连孩子长高了都不知道”

  孝昌县周巷镇青山口,是“二十四孝”之一孟宗的墓葬所在地。这位长眠地下的先贤,见证了蒋志刚践行忠孝大道柔情的一面。采访中,提到家人,蒋志刚几度哽咽落泪。

  蒋志刚最愧疚的人,莫过于母亲。2002年10月,蒋志刚母亲因右小腿长期疼痛不适没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化。10月22日正是星期天,蒋志刚决定带母亲到武汉大医院检查治疗。然而,上午8时,局里来电话通知他和县局及省厅有关领导一同到北京出差,争取一个国家投资1300万元的脱险加固水利工程项目。这事关系全县人民的利益,他放心不下。蒋志刚暗下决心,从北京回来就马上带母亲去武汉看病。然而一个星期后,他母亲的腿疾被确诊为平滑性恶性肿瘤,而且到了癌症晚期。蒋志刚悲伤不已。2003年4月1日,孝感市水利局组织考察团到襄阳学习水费改革经验,蒋志刚是考察团的成员。妻子劝他,母亲已停止药物治疗,这时候最好不要出差,担心他“送不了终”。但水费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全县水费改革正在节骨眼上,带回外地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全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至关重要。蒋志刚是分管这项工作的副局长,几经思量后,还是决定前往。临走前,他特地回家看望了母亲。当4月5日考察结束他匆匆赶回到家里时,母亲已在1个小时前过世。妻子告诉他,母亲在弥留之际一直念着他的乳名,希望能见他最后一面。说到这里,蒋志刚不禁掩面抽泣了起来。

  蒋志刚说,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娶到官小灵,而最对不起的人也是官小灵。1981年,蒋志刚毕业分配到观音岩水库管理处上班。他的吃苦耐劳、老实善良得到了水库管理处主任的赏识,老主任把他介绍给了自己的女儿官小灵。这位老主任做梦也不会想到,原本是要给女儿寻找幸福,却“害苦”了女儿的一生。

  他们结婚30年,竟有22年分居两地。结婚的时候,蒋志刚在孝昌观音岩水库工作,官小灵在孝感市第一医院上班,小夫妻过的是牛郎织女的生活。为了家庭,官小灵几度调动工作,第一次是从待遇好的孝感市第一医院调到了离家更近的孝感市第三医院;第二次是2006年从孝感城区调到了孝昌县。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面对亲朋好友的不解,善良的女人笑了笑:“没办法,我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个苦难的家庭几经风霜,蒋志刚和妻子默默承受,苦苦撑持。对父母,他们竭尽孝道,即使是父母病倒床上,他们也把老人打理得干干净净、妥妥当当。对脑瘫的大儿子,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他的吃喝拉撒,不离不弃。邻居们都称赞官小灵:“不愧是当医生的,真会照顾人。”对小侄子,他们尽心尽力抚养到了10岁。后来,弟弟离婚,小侄子判给了弟媳。这么多年过去了,跟我们说起小侄子,蒋志刚眼圈红了:“真舍不得,很懂事的孩子,但凡有点办法,我们都不会让他走的。”

  对小儿子,蒋志刚充满了愧疚。小儿子的学习生活他关心得少之又少。特别是每年的汛期旱期,他早出晚归,常常一个多月都见不上儿子一面。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儿子长高了。妻子嗔怪他:“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你这个父亲怎么当的,连自己孩子长得怎么样了都不知道!”小儿子见得最多的,是电视上父亲陪着县里领导四处察看灾情的画面。让他“受宠若惊”的是,高考那几天,父亲每天早早起来给他张罗好吃的饭菜,还亲自送他进考场。更让他料想不到的是,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他收到了父亲送给他的特殊礼物——一本6万多字、图文并茂的小册子《成长轨迹》。原来,从小儿子出生之日起,蒋志刚就一直默默为儿子做着成长记录。在夜阑人静的库区边,在单身独处的野外工棚里,在外出考察的简陋旅馆中,蒋志刚把对儿子深深的爱,化作对儿子殷殷期待的绵密文字。在书的最后,他对儿子写道:“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蒋志刚的家,就在孝昌县水务局院内。20多年前的老房子,没有安装防盗门,大门是掉了些油漆的木门。室内干净整洁,旧款的彩电和冰箱,一张半新不旧的沙发,一张老餐桌,几把旧椅子。脑瘫的儿子因为无法坐立,而用布带绑在旧轮椅上,见我们来了,吃力地想跟我们打招呼。已经是盛夏时节,屋内很闷热,没有空调。官小灵拿出一台旧电扇给我们扇风。在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蒋志刚的家就像守住老城市底色的一叶方舟,安静地停泊在一处不起眼的港湾。

  事非经过不知难,局外人难解其中味。“这么多年,你们是怎么过来的?”面对我们的询问,蒋志刚沉默良久,最后说:“没什么,再怎么难,总会过去的,没有过不去的坎。”说这话的时候,他眼里有泪。

  可怜的大儿子终日没有玩伴。官小灵说,为了给儿子解闷,她常常把丈夫领回的奖章挂在儿子脖子上,给他讲爸爸的故事。每次听完,儿子都吃力地说:“爸爸,了——不——起!”■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