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切实推进“五链”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7-10-10)

                                                                                                                                 李 兵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鄂州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五链”深度融合,加快创新驱动进程,为湖北“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作贡献、打头阵。

  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嫁接

  省党代会提出,“引导武汉高校创新资源向其他市州扩散”。鄂州紧邻武汉智力密集区,是承接武汉高校创新资源扩散的“近水楼台”。近年来,我们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嫁接为突破口,不遗余力吸引武汉高校创新资源进驻。先后引进颠覆性新技术成果3个,前瞻性创新技术成果75个;市校合作对接项目154个,进驻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24个,科研项目35个。通过市校合作、院企合作平台持续集聚创新资源,用市场化、产业化手段促使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收到了“1+1>2”的效果。今后,我们要高位推进梧桐湖生态科学城建设,努力建成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快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建设,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与科学家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机制,推动技术研发平台升级,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和团队进驻转化科技成果;加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科教融合中心、“双创基地”等项目落地,争取建设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引领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精选70项科技成果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有实力的产业资本进入,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市场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将落户鄂州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推介,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入股投资。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组织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对接,推动科技成果项目化、产业化。

  二、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

  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要成为科技创新最大天使投资人”理念,先后投入财政资金7亿元,吸引社会资本52.5亿元,有效提升了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水平。创新“领投+跟投”模式,设立6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设立5亿元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以天使基金、创业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创新“股权+债权”和“专利质押借款”模式,通过设立续贷周转金、资金池、贷款贴息资金,允许技术团队以股权质押、专利质押等形式向政府借款。坚持“参股不控股”,保证专家团队持有51%以上的股本,解除他们对专利控制权的后顾之忧。创新直接融资模式,鼓励科技型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和债券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开展并购重组。创新保险支持模式,积极推进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品和首台(套)产品质量保险、科技型企业融资保险以及科技人员保障类保险等产品,分散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创新科技金融“1+N”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推动政府部门、银行、券商、风投、保险、评估等机构入驻联合办公,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资金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这一主线,通过股权支持、债权支持、信贷支持、担保支持、上市支持、保险支持等方式,构建覆盖研发、中试、产业化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链条,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三、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相互联接

  近年来,我们实施系列揽才育才举措,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500人(其中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青等17人),人才总量达21.7万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今年4月,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将鄂州作为全国人才工作联系点。省党代会要求:“坚持人才优先,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和‘湖北工匠’。”落实这一要求,重点是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的相互联接。实施党政机关决策咨询顾问制度,聘请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为鄂州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开方。实施“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围绕航空物流、港口建设、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30名国际顶尖人才、300名国内领军人才和3000名省级领军人才到鄂州创业发展、转化成果。实施“121”人才池计划,按照“市场认可=政府认可”原则,采取灵活用编、特殊招聘、协议工资等引才措施,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200名紧缺急需人才、1000名专业人才充实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实施“鄂州工匠”计划,通过“厅市共建”方式,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育、培训基地、竞赛体系等合作项目,努力形成技能人才发展多维支撑格局。实施“我选湖北?青年英才汇鄂州”计划,按每月专科生800元、本科生1000元、硕士生1200元和博士生16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吸引海内外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实施人才对外交流与合作计划,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鄂州设立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积极打造梧桐湖LST(湖边谈话)交流平台,畅通“新鄂州人”与国际人才交流合作通道。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打通机关、企业、农村人才流动渠道,最大限度用活用好各类人才。

  四、推动政策链与创新链无缝衔接

  省党代会要求“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全面落实税收减免、金融扶持等政策”。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73%,流程审减率达87.2%,减少税收1.4亿元以及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2.6亿元,银行收费水平下降11.4%。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创新链设置政策链,增强创新政策的协同效应和联动作用,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清单管理、网上运行、集中审批、宽进严管等措施,进一步减少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打破部门信息壁垒;继续推行“十三条”和“新十条”政策,推动市级职权向功能区下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持续降低税费成本,落实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加强对营改增税负纳税人的政策辅导;继续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涉企收费,大幅减少与生产经营无关、增加企业负担的各种评比、达标、检查等社会事务;严格实施收费清单管理制度,继续降低收费标准,对重点项目市级事业性、服务性收费按下限的30%标准执行。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引进股份制银行、投资机构进入本地市场,以竞争倒逼各类金融机构转变服务观念,降低成本;支持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壮大资本实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费补偿机制,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降低担保费率,提升服务功能。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放宽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让尊贤重才蔚然成风,让创新资源充分涌流。■

  (作者系中共鄂州市委书记)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