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红色沃土探“初心”

(发布时间:2019-10-13)


  ——来自赣鄱大地的追寻
  本刊记者 姜晓晓
  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有一块红色圣地——江西,那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鲜明的红色基因。只要翻开史册,或者走近井冈山、瑞金、于都、南昌……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看到共和国的奠基石,听到人民军队的摇篮曲。青山、红土、碧水,共同勾勒出赣鄱大地的轮廓;清风、红旗、中央苏区,标注出包括赣鄱儿女在内的为中国革命而献身的千千万万英烈的热血与牺牲;在这块红色的沃土上,一种跃动着、蓬勃着、坚定着的初心,以一种民族奋斗史诗般的形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终究能够发展壮大?为什么能够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什么历经苦难还能淬火成钢?
  为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感恩奋进·共和国摇篮谱新篇”全国党刊全媒体联合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瑞金、于都、井冈山。通过聆听那些血与火的故事,与当地百姓的深入沟通交流,记者如醍醐灌顶,对心中问题有了明确清晰的答案。
  17棵“信念树”,见证华屋变迁
  从瑞金市出发,沿着319国道车行10多公里路程,就可看到坐落在国道边的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华屋地方不大,但风景秀美,村庄后山上郁郁葱葱的松林让人赏心悦目。松林之间,有17棵松树备受瞩目。
  “英烈镌碑万代铭,青松承志千秋颂”。华屋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红色历史就与这17棵青松息息相关。
  静静的山林间,只听见风穿过林间的沙沙声,村里人将“十七棵松”的红色革命故事娓娓道来。
  华屋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以华为姓,围屋而居,所以叫做华屋。华屋有一个习俗,人百年之后,都要在墓地的两旁种上一些松树或者柏树,代表永垂不朽、子孙延绵,因此,松树在华屋人心中成了永恒的象征。
  上世纪30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华屋的43户群众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
  新征入伍的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等17个年轻的小伙子欣喜不已,他们跑到村子的后山上,面对这块故土呐喊告别。欢喜之余,他们的内心又有种莫名的伤感,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家乡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更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因此,他们决定,在走之前,每人在这个小山坡上种下一棵松树,给家里人留个念想。他们还相互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他们坚信:“青松常在,革命必胜!”无论自己能否活着回来,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定会见证胜利;即使牺牲了,苍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会替自己守护家园、荫泽后人。
  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华崇宜,参军入伍时只有13岁。华崇宜担心爹娘不同意他参军入伍,回家后故意和父亲说,“我要是去参军了,你和娘怎么办?我不去!”
  听了他的话,父亲生气地说,“瞧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你去了,我和你娘就不会照顾自己吗?跟着红军同志,这好日子就有盼头了!快去快去!”
  17名华屋青年离家的日子,坑洼不平的路上站满了前来送别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华崇宜的爹娘拄着拐杖,用力挤进人群,找寻自己养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看着从没出过远门的儿子,就要扛起枪、举起刀和敌人拼命时……老两口不敢再往下想,泪水涟涟。他们上前拉住儿子的手说,“崇宜啊,这第一次出远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让我们挂念啊!跟着爹娘十几年,我们都没让你吃过一餐好的,穿过一身暖的,连盐都没让你沾过几口,别怪我们啊!”
  华崇宜哭着回答,“爹娘,你们就放心吧,我会像我种下的松树一样坚强的,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说完,他擦干脸上不舍的泪水,朝着满头白发的爹娘跪了下去,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80多年来,17棵青松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当初栽种它们的红军战士,却杳无音讯、一去不返。朝思夜盼的华屋人,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些亲人都先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或许牺牲在了湘江、或许躺卧在了雪山、或许长眠在了草地……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华屋人把17棵松树作为烈士的化身,在山上建亭立碑,铭记先烈,缅怀华屋曾有的悲壮与荣光。人们把这片松树林称之为“信念树”。
  今天,这17棵挺拔的松树也见证了华屋如何从贫穷的小山村走上致富路。
  “土房子,破窗子,黑屋子”“小雨过后墙小补、大雨过后要大补,日子过得真艰苦”……是对华屋过去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华屋地处武夷山南麓,七山两水一分田,田少地薄,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教育落后,曾经长期处于深度贫困。
  2012年初,党中央和国家机关联合调研组来到华屋调研。两个月后,《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吹遍了赣南大地的角角落落,华屋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原中央苏区启动了土坯房改造工程,通过补助、贴息贷款等方式,为华屋村民建成了66套整齐排列、错落有致、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小楼房,所有改造户在2014年春节前搬入了新居。村里还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新修了连接319国道的入村桥和村内循环路,沿山脊修通了5000米环山步道,新建了公厕及垃圾处理设施。与此同时,文化活动中心建好了,医疗卫生室挂牌了,村民之家开放了,农家书屋营业了,标准球场和健身广场也投入使用了……所有这些,都让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如今,树已成林,华屋已繁衍生息100多户人家,并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村、脱贫攻坚示范村、苏区振兴样板村。
  在华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外墙上,“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10个大字尤为醒目。在党的好政策的引导下,在17棵松树信念的激励下,在广大老区人民的辛勤努力下,以华屋村为代表的原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致富道路将越走越宽阔。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华屋如今的景象,或许就是那17位红军烈士向往和为之奋斗的愿景吧!
  “初心”换“民心”,
  30万于都人为长征保密
  滔滔于都河水,奔流不息。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矗立。万里长征由此始,这里就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
  85年前,中央红军主力部队8.6万余人从于都县八个渡口渡河,开始长征。30万于都百姓或是出物出力,或是投身革命,全力以赴支援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巨大牺牲。从此,长征精神就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据当地史料记载,长征前夕,有1万多于都子弟报名参军,1万多民夫参加了运输队、担架队,随红军突围长征。当地老百姓还自发组成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慰问红军战士;妇女们组成洗衣队,帮红军洗衣服。不少群众家里还主动担负了安置红军伤病员、抚养红军后代的任务。
  有党史研究者做过测算,十万人马的部队,一日三餐就要上千担稻谷。此外,每个红军战士的粮袋里最少还要带上3至5斤米。即便是把上千担稻谷碾成米、烧成饭,其加工、搬运、燃料都是一项非常惊人的工作。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于都人民省下自己的口粮,拼尽全力保证供给。
  在全力以赴支援红军的同时,30万于都人民实行赤色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国民党的探子成了一无所获的“聋子”“瞎子”。
  为了确保红军安全渡过于都河,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点钟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点以前完成,红军通宵达旦夜渡于都河,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又将浮桥拆除,分散隐蔽在河岸边,不留任何痕迹。在静静的于都河畔,8.6万红军主力在一个县内集结、休整长达10天,直到安全顺利跨过“长征第一渡”,国民党仍然对此一无所知。红军成功地集结渡河,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时任红1军团2师4团政治委员的杨成武将军在《别了,于都河》一文中这样写道:“这里的乡亲们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甚至待我们胜过亲人――他们帮我们补衣裳,教我们打草鞋,像逢年过节迎亲人一样,给我们捧来香喷喷的红薯、红米饭和可口的菜肴……我们在这里住下后,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结下了更深厚的情谊,真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了……”
  危难之际见真心。是什么让苏区百姓义无反顾地支持红军,是什么让红军将士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
  “工农兵,来革命,共产党,是救星。”“我红军,穷人军,分土地,打豪绅。”一曲曲民谣唱出了当时于都人民的心声——红军到来之前,占于都总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苦农民,仅仅拥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土地。红军来了后,贫苦农民不仅拥有了土地,还享受到共产党人给予他们的政治尊严和社会权利。
  “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我要一辈子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让更多穷苦人过上好日子。”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记者了解到,长征出发时红军有18.6万人,到达陕北后仅剩3万多人。单是于都县就有1万余人牺牲在了长征途中。
  85年过去,万水千山间征战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但在赣南,在湘江,在遵义,在雪山草地,在长征路上耸立的一座座红军烈士墓碑,一个个恪守初心、敢于牺牲的动人故事依旧在向后人无声地讲述着……从一段段史实中,记者深深感受到红军将士那一颗颗“永远跟党走,一心为人民”的炽热初心。恪守这颗初心,就会得到人民群众倾其所有的拥护支持。
  今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他对于都县的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动情地说:“你们的前辈都牺牲了,我们要记住他们。记住他们,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继续高举这面革命的旗帜向前走,将来我们的后代也要继续往前走,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斯人已去,渡口犹存。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初心”永远是精神航标。
  神山村,甜蜜糍粑映“初心”
  9月的井冈山,阳光明媚、空气清透,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又迎来火红的一天。各地游客排队体验打糍粑、选竹筒、看手串、买土特产,村民们忙着介绍、张罗、收钱,一派热闹的景象。
  翠竹环绕、溪水穿流,进村的石板路绵亘蜿蜒,白墙灰瓦的客家小楼错落有致,青石点缀,繁花似锦,正是一幅“美丽乡村”的秀美画卷。
  要不是看到村民中心广场陈列展示的一张张老照片和文字说明,很难想象,这里的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0%以上。
  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以前村里有个顺口溜: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穿的旧衣服,吃的红薯山芋当主粮。“这几年,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也宽了,屋也亮了,喇叭也响了,荷包也鼓了,每家每户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神山村位于井冈山黄洋界脚下,建村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竹海滴翠。这些城市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在神山村现实发展的图景里,却是另一番况味。它曾是江西省级贫困村,一条一尺见宽的羊肠小道曾是神山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它有54户人家,231人,常住人口却只有30多人,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
  神山村,得名于群山,而挡在神山村人发家致富之路上的正是这巍巍群山。“房子破破烂烂,零星散落在山脚下,看不到生机。”彭展阳对记者说。
  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神山村考察扶贫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自此,神山村有了名气,也由此对接上了井冈山旅游发展的步伐,村民脱贫致富驶上快车道。
  “总书记讲‘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神山村已经实现了。”村民李宗吾激动地说,他这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打过糍粑。门前挂着的大幅总书记打糍粑的照片见证着当天的喜庆气氛。
  采访当天,李宗吾家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游客也拿起木槌,感受打糍粑的乐趣。“总书记来打了糍粑后,很多游客也有这样的要求,后来我们就开了这个项目。客人自己打糍粑,打完可以带走,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七八百元的收入。”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道路拓宽、旧房改造、旅游兴起,神山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
  游客服务中心、农家民宿、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设施逐渐完善,将一个山坳里的穷山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村庄的巨大变化更改变着神山村人的世界观和生产生活方式。曾今闭塞的神山村张开怀抱,打开山门欢迎四方来客。原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民,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老板,打糍粑、卖豆腐脑、开茶馆、农家乐、开小卖部。全村从事农家乐、民俗体验、采摘、旅游产品制作、土特产品销售等的农户已达16家56人。
  目前,神山村正围绕“井冈桃源、好客神山”主题,进行全域旅游规划,全力开发建设神山谷、双龙潭、水帘洞、红军药铺和造纸坊等景点,并打通黄洋界—神山—坝上象山庵2小时旅游经济圈,将八角楼、象山庵、神山、红军被服厂、黄洋界等景点串珠成链,融入井冈山全域旅游,形成旅游精品线路。
  走在神山村,随处可见村民与游客热情互动的场景。2018年来神山村旅游的人数达27万人次。滚滚客流就是滚滚钱流,无疑,这一代的神山村人赶上了建村史上最好的时代。
  在一户村民家的门口,记者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是“脱贫全靠习主席”,横批是“共产党好”。
  这正是神山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责任编辑:筱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