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绿色崛起的咸宁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16-12-12)

                                                                                                                                     任振鹤

  绿色代表生命、活力、健康。遵循“三个规律”,践行“三维纲要”,在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中实现绿色崛起,是变“后发咸宁”为“厚发咸宁”、建成全面小康咸宁的不二选择。

  一、绿色崛起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咸宁绿色优势明显,务必站在“绿色决定生死”的高度,积极探索“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创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为品牌抓手,打造全国领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一是坚持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咸宁崛起优势在“绿”,忧思也在“绿”。必须践行“低碳升级+循环改造+绿色替代”的产业发展路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大传统产业改造。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加强绿色清洁生产技术研发运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二是坚持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咸宁拥有中国中部之中、毗邻大武汉的区位之绿,要借力前行,借势招商,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边共赢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三是坚持小中生大,积极开拓低碳增量产业。突破性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按照基地化、集约化、标准化要求,加快发展以茶、竹、油茶三大百亿产业为重点的特色种养业和观光农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

  绿色城镇是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一是打造绿色空间。全面实施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坚持“五区共进”,拓展提质咸宁都市区,发展完善县城区,集聚发展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小城镇区,创新发展新型社区;推进“六个一体化”,实现全域产业布局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信息与社会管理一体化。坚持组群共荣,构建“一二二五五”全域新型城镇化空间框架,整合主城区、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咸嘉临港新城,打造一个全域中心都市区;整合北部咸嘉赤紧密城镇群和南部通崇通点轴城镇群;做强赤壁和通山两个市域副中心;培育赤壁、通山、嘉鱼、通城和崇阳五个县域城镇群;建设以沿江、京广、幕阜山三条南北发展带和东西两个垂江发展轴为重点的五条空间发展轴带。二是倡导绿色文化。进一步加强绿色文化研究,丰富绿色文化内涵,推进绿色文化创新,编制绿色文化指标体系。把绿色文化建设作为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三是加强绿色管理。咸宁作为全省两个低碳经济试点市之一,必须坚持不懈地向绿色管理要效益。产城集约发展区实行集约开发、重点开发,生态核心保护区实行重点保护、禁止开发,绿色控制开发区实行保护优先、限制性开发,绿色发展过渡区实行修复治理、恢复绿色,确保绿色指标优先落实、绿色政策优先到位、绿色效益优先考量、绿色诉求优先关注,始终坚守生态安全。严格“红线”管理和生态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化生态保障机制,开展绿色支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自觉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节能市场化发展,建立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

  二、绿色崛起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推动绿色崛起,就是要把握经济增长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以平常心、进取心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咸宁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最大的任务是后发赶超,最大的优势是绿色生态,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市场和创新的力量做大有质量的经济总量。

  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一是构建发达的市场体系。发达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实施市域金融工程,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开展交易业务,支持绿色企业运用好“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推进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和“城市矿产”交易平台、碳交易平台建设,引导资本投向生态产业领域。健全生态农业发展机制和农业规模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完善面向需求的技术创新共享服务机制和项目组织机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促进充分的市场竞争。充分运用市场之手拆除藩篱,创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竞争。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市场导向,促进企业自律、守法、公平竞争。开放创业领域,建立民间资本投资开放项目库。规划建设创业特色街、专业市场主体等载体,拓展创业阵地。加强创业扶持,吸引高校毕业生及其他高知群体来咸宁创业。支持民间资本“非禁即入”,营造全民创业、“草根经济”蓬勃发展的土壤和气候。三是汇聚先进的市场要素。运用市场力量招引海内外先进要素是咸宁推动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在招商引资的问题上,切实做到“六改”:改“捡到篮子就是菜”为择优选资、改“近水楼台望月”为同城对接、改“你出资我出力”为互利共赢、改盲目招商为定向出击、改全民招商为专业招商、改被动管理服务为配套服务促招商。依托“一路一带”,加强与沿线城市的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互利合作。依托武汉新港,加快推进武汉新港咸宁产业园建设。加快通关口岸建设,推进贸易便利化。深化与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接合作,当好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示范区。

  改革转型呼唤“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建设离不开有为政府打造。一是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明晰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划定权力边界,晒出“权力清单”。优化权力运行和政务公开,构建常态化、全方位的权力运行监督制度。坚持依法行政,确保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督检查有规章以上依据,行政强制和行政征用有法律法规依据,行政复议有法律依据,行政奖励、行政拨款有市级以上规范性文件依据。二是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外学上海,内学“一主两副”,拿出“负面清单”,并尽可能地对“负面清单”进行“瘦身”,把该放给市场的权力放到位,该放给社会的权力放到位,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活一切可以放活的要素。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三是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简政不是“减政”,不是减少责任。明晰“责任清单”,明确每个单位、职位应承担的责任,强化履责督导,把该做的做到位,把该管的管好。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配套制定、跟进落实监管制度。

  三、绿色崛起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绿色民生不仅是GDP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满意度、舒适度、幸福指数的提高,是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和谐。务必认真践行“民生决定目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民生。一方面,提高普惠度。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暖和、餐桌上更丰富、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呼吸的空气更清新、生活用水更洁净,尤其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就得了业、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养得起老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满意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的整改承诺尽快落实、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各个部门承担的民生事项、基层党建推出的“十件实事”尽快落实、全面落实。加大幕阜山片区综合扶贫开发力度,拓展“1331”帮扶模式,真正把幕阜山片区建设成为全省脱贫致富的先行区、长江中游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通过抢抓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环境税费改革等契机,拓宽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来源,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争每年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投入不低于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25%,确保以真情真金的投入度换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平安是福,这是人类社会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加强平安建设、实现平安崛起,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自觉践行“抓平安等于抓改革发展,抓平安等于抓基础民生,抓平安等于抓执政能力”的理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规划平安咸宁建设,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平安咸宁建设。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完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政策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以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安全体系。必须强化“大平安”理念,聚合力量,打好整体战,做到守土有责、管控有方。

  建设共享咸宁、平安咸宁,最根本的还是靠法治。务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推进法治咸宁建设作为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流程。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畅通信访渠道与维护信访秩序并重,完善 “阳光信访”综合运行机制。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支持人大、政协按照法律章程赋予的职责,研究完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和提案议案。通过加强法治建设解决好权力交叉、责任不明、职责不清、监管不力、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问题,切实促进公平正义。

  四、绿色崛起是凝神聚力的跨越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务必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在处理做人与做官、对上与对下、为公与为私、带头与带领等关系上讲政治、守纪律。把增强政治定力与增强战略定力统一起来,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的政治交待和人民群众的殷殷期待,把推动绿色崛起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来落实,努力当好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作风是党的生命。务必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锻造抓常、抓细、抓长的常态,增强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定力。全市各级干部必须坚守清廉为官的底线,勇担事业有为的责任,做新时代的清醒人、明白人。切实加强执纪问责与监督检查,铲除不良风气的生存土壤。

  人无精神不立,事无精神不成。务必始终保持笃实、创新、智勇、竞进的精神状态,奋力向更高、更好、更快、更强冲刺。笃实是为官理政的基本操守。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那些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干部干事有舞台、工作有位子。切实将生态文明作为政绩考核的“绿色标尺”,建立健全绿色GDP核算与考核体系,加大绿色发展考核权重,实行主体功能定位差别化考核,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环境损害追责问责制。创新是为官理政的基本追求。敢走新路、敢破难题,进一步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能量得到释放。智勇是为官理政的基本方式。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知行合一、砥砺前行,扬长补短、推陈出新,以蹄疾而步稳的改革行动撬动绿色崛起。竞进是为官理政的基本境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荣辱意识和进位担当,把意志和行动统一到省级战略咸宁实施上来,统一到推动绿色崛起的行动计划上来。■

  (作者系中共咸宁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