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科技发展赋能湖北发展方式转型

(发布时间:2023-01-10)

姜 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科技发展,强调科技发展绿色化的同时,绿色发展也增加了科技含量,绿色科技正在成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新时代新征程,科教大省湖北要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一以贯之依靠绿色科技力量,以绿色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增强创新引领、强化创新主体、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以破解绿色科技发展难题、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一、增强绿色科技创新引领
  以政策引领、项目带动和人才支撑增强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力,贯通绿色科技规划论证、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整体发展过程。
  (一)加强政策引领。当今世界,以新能源为特征的绿色科技革命已拉开序幕。湖北拥有绿电、页岩气等可持续发展能源,是先行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必须深入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关于稳步推进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提高绿电使用比例的精神。建立健全包括专业规划指导等在内的绿色科技发展政策支撑体系,规范绿色科技发展行为。一是赋予科研经费使用更大自主权。为科研经费管理“松绑”,尤其是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二是建立对口联系机制。依托高新区、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等,设置专门联络人进行自主对接,提供全方位的人力支持。三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运用场景。定期梳理并公布继续有效、宣布失效、废止或予以修改的规范性文件等;在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号等设置政策问答专题,对具体政策适用提供针对性解答;集成“政策工具包”向企业推送,并加强宣传解读与协调推动落实。
  (二)优先项目带动。一是大力争取国家创新项目落地。紧盯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争取支持“光芯屏端网”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承接“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对接“百城百园”计划,形成主题发展、错位分布的格局。二是统筹实施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打集成创新牌,同行业良性竞争互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三是以绿色贯穿项目全过程。在规划论证阶段应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建议,运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考察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不仅要关注项目的经济价值,还要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认识到绿色科技不仅能带来生态价值,生态价值还能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生态环保与经济实力两方面的优势。
  (三)夯实人才支撑。一是加强绿色科技人才引进。围绕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重大关键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绿色科技的源头供给能力。二是加强绿色科技人才培养。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加强价值观和知识教育,为绿色科技的研发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加强实践教学,依托项目合作或联合办学等转变教学方式,把绿色科学精神、绿色创新思维、绿色创造能力、绿色社会责任的培养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育全过程。三是加强绿色科技科普。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绿色科技宣传教育活动,向绿色科技万能论和无用论等错误观点“亮剑”,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
  二、强化绿色科技创新主体
  以创新主体建设、集群式发展增强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的内生力,形成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引进吸收再创新于一体的绿色科技开放创新体系,增强绿色科技创新主体实力。
  (一)支持绿色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一是重点关注市场需求。比如在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国家产业基地时,要自主培育创新意识,找准市场方向,主动对接;发挥“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优势,规避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的缺陷;契合国家战略和省域发展,在全国性汽车数据服务平台搭建中发挥市场的积极外部性,时刻绷紧绿色发展这根弦。二是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设立生态、生产、生活三方面的绿色科技专项基金,调动社会资本,不仅投入到绿色发展方面的高精尖,也要兼顾生活需要方面的短平快。三是建立绿色科技创新奖惩机制。以“三个过万”为基础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对重要领域、重点方向、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或具有长期探索性的项目以及产生巨大环境效益的绿色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同时,对难以符合市场需求、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二)强化产业协同创新。一是协同发展数字产业。以绿色科技数字成果转化应用为动力,推进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围绕农业标准化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推动先进适用的绿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坚持自立自强与扩大高水平开放相协同。湖北位居全国几何中心,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拥有“一带一路”众多节点城市,在绿色科技发展上也应积极融入“双循环”,培育中国绿色科技中坚力量。一方面要立足实际,着眼于我省绿色科技即时发展水平,推动相对成熟、有需求、有市场、成本低的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比如建设智能绿色现代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时刻关注产业革命发展趋势,进行集中攻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绿色科技国际化产业,打造“世界光谷”。
  三、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增强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力,要发展“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创新创业模式、拓展绿色科技交易交流平台、强化科技服务对接,以适应当前绿色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满足国家和人民需要。
  (一)发展“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创新创业模式。一是一张蓝图绘到底。将高校绿色科技阵地建设规划纳入校园整体建设发展规划,整合高校内部、高校和社会的创新资源。二是深化结对合作。湖北是科教大省,要在科与教的绿色融合上下功夫,在建设绿色城市和宜居乡村的过程中推动高校联园区、院系进企业、创业到社区。三是强化科技供应链。依托全国综合科创水平第一方阵的产学研平台优势,绿字打头,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
  (二)拓展绿色科技交易交流平台。一是发挥应有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并发挥好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的服务功能,推进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建设,以互联网与技术转移的串联并联,将线上信息资源与线下科技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全国绿色科技交易交流平台建设。二是提供独有方案。以低碳循环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平台与运作体系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省各市州及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省中心+分中心+工作站”三级技术转移工作服务体系。
  (三)强化科技服务对接。一是整合投入。以“科惠行动”“科创投资沙龙”等活动的创新开展为契机,整合各级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二是共享信息。建立绿色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工作机制,通过信息流的梳理、跟踪与挖掘,持续丰富省级成果项目库,编制发布并定期更新相应成果目录与需求目录;并依托行业组织、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机构,实现信息流交流循环的闭环。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