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延伸阅读/古代用人标准:才德兼备,以德为先

(发布时间:2016-12-24)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选拔的标准和原则,现在已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了。但这一用人思想,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从先秦开始,古人在论述人才的素质条件时,就已注意从品德和才能两方面来考虑问题了,并相继提出了“既知(智)且仁”“才行俱兼”“才行兼备”“才德兼优”等概念。不仅如此,古人还非常明确并相当科学地论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先后提出了“德”为“才之帅”,用人“德行为先”“德行为首”“以德为本”等概念。

  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项行为标准里面,“仁”属于德,“知”“勇”属于才智能力。到了战国末期,荀子对用人标准是这样论述的:“对那些虽然才智出众而品德不好的人,绝不可重用;对品德虽好但缺乏才智的人,也不可重用;那些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的人,才是君主之宝啊,他们能辅佐君主成就王霸之业。”这段话已经把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表达得十分清楚,其中“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既知且仁”),应该就是“德才兼备”这一概念的源头。

  好的思想一旦传播开来,就会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先秦时期正确的用人思想,秦汉之后得以继续发展,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运用德才兼备的标准来衡量人才。

  北周时,太祖宇文泰要变革时政,富国强兵。大臣苏绰起草了六条诏书,包括“选拔贤良”一条,其中说道:当时从基层文书工作人员中选拔官员有个不好的做法,就是“唯试刀笔”,只考试文字能力。苏绰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从文字好的人员当中挑选到了品德好的人,那自然是金子般的外表、玉石般的内质,内外俱美,实在是得到了人中之宝啊;如果在文字好的人员中得到的是虚伪之人,那就等于在朽木上装饰图画,虽好看一时,但终究不可用作房梁屋椽啊!”这就是说,文字好而又品行好,是难得的人才;如果只是会写报告和讲话而品行不端,那是不能重用的。

  唐代贞观二年,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过一段有关用人的话,堪称精辟。他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最后这句话讲的是任用标准,唐太宗认为应以德行和学识二者为主要依据。

  宋代对于德才标准的认识,特别是对德、才二者关系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和辩证,其中尤以司马光的论述最为精辟。司马光认为,首先要弄清才与德是不同的,由于人们弄不清二者的区别,不论是有德还是有才,都被认为是贤人,所以在用人上往往失误。既然德、才不能混淆,那么什么是才什么是德呢?司马光认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聪慧、明察、刚强、坚毅这一类素质属于“才”,心术端正、诚实正直、中庸适度(不走极端)、宽和仁爱这一类素质属于“德”。对于德、才二者之间的关系,司马光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概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才”作依托,“德”才能发扬光大;有“德”作统帅,“才”不至于走邪路。司马光又说:“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就是说,选拔人才应当首先看他的行为品德,其次看他的学识理论,再次看他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最后看他的文学水平等。司马光指出,当时选拔人才只重文辞是不对的。

  金世宗曾对宰相们说:“一个人如果有干事的能力,固然是难得的人才,但是不如德行好的人更为优秀。”他是这样说的,实际用人时也是这样掌握的。大定七年(1167年)十二月,有三个被任命为地方官的人到朝廷辞行,因这三个人都是有功劳的,所以金世宗送给每人一条金带,并教育他们说:“你们虽都有才,然而爱搞阴谋诡计。我的左右必须是忠诚老实之人,所以把你们安排到外地任职,不能留在我身边。”金世宗在用人问题上,可谓是坚持原则,毫不含糊。

  元朝初年,由于很多蒙古贵族大臣崇武轻文,讨厌儒士,所以几十年内未开科举,仁宗即位后,才命令程钜夫等几位大臣研究出台了科举办法。仁宗在诏书里说:“选拔人才‘宜以德行为首’,考试应该以经学理论水平为先,文字水平次之。文章浮华无实,我是不取的。”从诏书里可以看出,元代统治者也是懂得“德才兼备,以德为首”这一用人原则的。元代在选拔吏员(主要是机关文书辅助工作人员)工作中对“德才兼备”的运用和把握更有特色。元代规定,选拔吏员“以品行纯正恭谨,儒吏兼通者为最好;有才学,办事机敏麻利,行政事务程序娴熟者次之”。强调儒吏兼通,又以品行纯正恭谨为优,实际也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首”精神的很好体现。

  德才兼备、德行为先的原则,应当贯彻到官吏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但最主要的是体现在选拔录用和选拔晋升两个环节上。如何才能选拔到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选拔录用,历代统治者绞尽脑汁,不断探索最佳办法。唐朝时注重考诗赋,宋代王安石变法后,改考“经义”(四书五经理论),明代为了阅卷方便,规定了经义论文的格式,没想到后来演变成了“八股文”。这样一来,就难免会出现高分低能的问题。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说,“一定要得到通晓经书、行为端正、才学与本质相一致的人才,加以任用”,这不正是“德才兼备”的要求吗?他又说考察推荐人才,“必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这也正是“以德为先”的思想。

  清代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用人,在用人标准上也把握得比较好。他说,“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论才则必以德为本”。他在这里强调的主要是德才关系,德和才是本末关系,要坚持以德为主;但“才艺为末”,并不是不要才,只是与德相比,才处于次要位置。

  明白了德才关系之后,还有个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考察任用人才的问题。清代有个叫曹一士的官员,雍正时任云南道监察御史。乾隆皇帝即位后,着令群臣轮流到皇帝面前回答有关治国方略的问题。曹一士回答说:“以臣愚见,要想使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比慎选总督、巡抚更重要的了……督抚之中有贤者也有能者,其中既有贤德又有才能者属于上等,有贤德而才能不足者次之,才能有余而贤德不足者又次之。”对曹一士这段话,我们应该注意两点:第一,他所说的这三等人都在可用之列,上等的德才俱优,自然要加以重用;二等的德好而才不足;三等的才好而德不足。他们与“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者大不相同,因而都是可以用的,只是在使用中要明白谁先谁后,合理安排,并教育他们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锻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第二,要注意曹一士对人才的排序,关键是把“德好而才不足者”排在“才好而德不足者”之前,这是有讲究的,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

  综上所述,古人关于用人标准方面的基本观点大致有两个:一是德才兼备,二是以德为先。我们在理解古人关于用人标准的基本观点时,要注意把“德才兼备”和“德行为先”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把握,“德行为先”是以“德才兼备”为前提的,并不是强调德就可以忽略才的。■

  (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一书)

  本栏目编辑:曾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