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湖北党史人物 ·陈少敏——威震中原的传奇女将

(发布时间:2021-05-21)

                           刘 娟

  陈少敏(1902年5月21日——1977年12月14日),山东寿光人,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土地革命时期,她先后任中共青岛市委职工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委秘书长、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豫鄂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她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鄂豫边区,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在敌人的“通缉令”里,她是高大、面黑、善于作战的“女匪首”;在老百姓的口中,她是走路一阵风,手使双枪,百发百中的“女将军”;在同志们的眼里,她是一身正气,批评人如疾风骤雨,关爱人如春风拂面的“陈大姐”。她就是被毛泽东誉为“红心女战士”的陈少敏。
历尽磨难 坚持白区斗争
  陈少敏,原名孙肇修,1902年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3岁就开始进工厂做童工。
  20世纪初的山东寿光县,外有德、日帝国主义的奴役统治,内有军阀的连年混战,加上瘟疫、冰雹、大旱等灾荒,几乎村村挂丧、户户哀号,背井离乡“闯关东”成了许多乡亲谋生活命的无奈之举。陈少敏一家虽留在当地苦苦支撑,但终究未能逃脱噩运:1921年,父、兄、姐、妹四人相继被饥饿和疾病夺去生命。陈少敏更加卖力地做工,开始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而资本家百般压榨、动辄打骂,因此,她极为愤懑,对传说中的俄国“穷人党”满心向往。1928年11月,已多次参加过党领导的进步运动的陈少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传奇的革命生涯。
  陈少敏入党前后,正是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山东的时期。在近十年的白区斗争中,她的身份也随着斗争的需要千变万化:有时直接进工厂当工人,一边做工一边秘密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有时化妆成一个长辫子妇女,走街串巷,为组织传递情报;有时女扮男装,穿着长衫,头戴礼帽,手柱文明棍,像一个教书先生四处活动。被通缉、被抓捕是家常便饭,即便被关进了国民党的大牢,她誓死为所有穷人求解放的初心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艺术来源于生活,谍战题材电视剧《潜伏》里的剧情也曾经在她身上真实上演。1930年春,正在中共青岛市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工作的陈少敏接到一个特殊任务:由于山东省委被敌人严重破坏,中共中央派来新任省委书记任国祯,着手恢复党的工作。为避免引起敌特的注意,组织上决定由陈少敏与任国祯假扮夫妻。一向胆大泼辣的陈少敏犹豫片刻,接受了组织安排。半年后,两人因共同的志向、默契地配合产生了恋情,经组织批准正式结婚。婚后仅一年多,任国祯就因被叛徒出卖而牺牲,未满周岁的女儿也因病夭折。接踵而来的灭顶之灾使陈少敏悲痛万分,但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这是革命者随时会面临的“寻常事”。擦干眼泪,陈少敏更一心一意地投入革命工作。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党组织调陈少敏到中央党校学习。有一天突然通知她去见毛泽东。一番畅谈之后,毛泽东给陈少敏下达了任务:“少敏同志,有件工作我想交给你去办。徐特立同志是湖南人,在那里威望很高,他现在以八路军驻湘代表身份返回长沙组织发动湖南抗日工作,而国民党却很怕他回去,将会沿途设防阻挠。为了安全,我想请你化装成徐老的夫人,掩护徐老回到湖南。你看如何?”“请主席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陈少敏爽快地接受了护送任务。凭着多年的地下斗争经验,她带着徐老在途中机智地由衣着华丽的富商夫妻转换为破衣烂衫的农民父女,摆脱了特务的跟踪,安全抵达湖南。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把陈少敏送到中央党校,并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
驰骋中原 高举抗日烽火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武汉外围的中原地区作为中日对战的前沿,成为关系抗战成败的战略要地。在这种情况下,陈少敏于1939年4月被派往湖北,与先期到达的李先念汇合,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鄂豫边区民主根据地。自此,她在荆楚大地上整整战斗和生活了七年,写下了革命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在当时的鄂豫边区,说起陈少敏可能还有人不知道,但若说起女将军“陈大脚”,那是老少皆知、家喻户晓。陈少敏在边区最为百姓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的是她指挥部队打鬼子的故事:那是1939年底,身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政委的陈少敏,同司令员李先念分头带领队伍开辟新的游击区。一天深夜,陈少敏率队自敌占区返回根据地,部队刚刚隐蔽在铁路附近的树林里,伺机跨过铁路,忽然从远处驶来一列火车,两节车箱满载着荷枪实弹的日军,每到有树林处,探照灯向四周乱晃,机枪一阵乱射。有的干部按捺不住,要求陈少敏下命令打,陈少敏镇定地说:“沉住气,听枪声鬼子只是在试探,并没有发现我们,等他们巡逻回来,精神松懈,打他个出其不意!”随后,陈少敏立即挑选十多名能爬上火车的战士组成突击队,捆好手榴弹,准备战斗!黎明时分,日军巡逻车有气无力地返回来,陈少敏一声令下,突击队员们一跃而起扑向火车,炸毁车头,趁日军晕头转向时猛击猛打,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日军援军还没赶到,陈少敏已经带着部队转移了。此战共歼灭日军近百人,炸毁了军车,还缴获了机枪、步枪、弹药和食品。侥幸逃脱的指挥官山本太郎,逢人就说“陈大脚”的厉害。从此,在鄂豫皖一带,日军只要听到“陈大脚”的名字就闻风丧胆。老百姓则欢欣鼓舞:“陈大姐的队伍到,不关门就敢睡觉!”
  陈少敏纵马疆场、直接领兵、冲锋陷阵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不仅会打仗她还文武兼备,长期担任着豫鄂边区党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主持着边区的全面工作,既抓武装斗争,又抓地方工作;既抓群众工作、政权建设,又抓党建工作、统战工作,彰显了卓越的才能和扎实的作风。
  作为边区政权建设的主要领导者,她十分重视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曾形象地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仇人,少一堵墙。”在她的直接领导下,1941年,边区的最高政权领导机构——边区行政公署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起来,根据地的贫苦农民和进步士绅都能参选执政,真正实现了抗日的各阶级、阶层人士的联盟。这使边区内外、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爱国将士都与我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当时,边区周围有不少国民党驻军与我防区相连,如大别山的广西军,大洪山、桐柏山的川军和西北军。多数对我军“大敌当前,共同抗日”“团结对敌”等口号深表赞同,对国民党反共政策拒不执行或阳奉阴违。有的甚至与我党我军建立秘密联系,互通情报。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孤悬敌后、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能长期坚持极端艰苦的抗日斗争并使边区日益扩大,陈少敏可谓功不可没。
  因为功勋卓著,陈少敏在党内外和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1945年的中共七大,她被选举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当时的女委员仅有3人,陈少敏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是蔡畅和邓颖超。
捍卫真理 永葆革命本色
  20世纪50年代,已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的陈少敏还时常惦念着她战斗过的鄂豫边区,关注着那些曾与她同生共死的战友们。当得知有些战友因为在中原突围中的经历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她非常忧心。中原突围,这件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序幕的大事件,她是亲历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事实如何她最清楚。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调动国民党30万大军对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突围战役打得非常艰苦,战斗中常有干部战士被打散。此外,突围前复员的干部战士和奉命在原地隐蔽的地方干部,也需要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生存并伺机发展。因此,这些干部战士按照之前边区党组织的指示,采取了发表虚假声明或投亲靠友等方式躲避国民党的捕杀,后来大多陆续归队参加革命工作。但由于有过这段经历,他们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反复审查,有的甚至被戴上“叛徒”的帽子,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陈少敏觉得自己必须首先站出来,为战友们说句公道话。在同原中原局书记郑位三商谈后,他们于1957年5月29日向中组部打了个报告。报告中说:
  1946年的中原突围前,情况已经很紧急,大批地方干部不能随军行动,为了保存力量,我们当时曾作如下决定:
  一、尽可能利用社会关系化装去其他解放区;
  二、不能离开的尽量利用社会关系隐蔽;
  三、如果被敌人发现,在无法隐藏的情况下,可以以新四军战士或农会会员的面目向敌人自首,只要不暴露党员身份,不以党员面目自首,以后归队不以自首论;如果以党员身份则当别论。
  他们特别强调“这是在特殊困难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如果这个决定错了由我们负责”,建议中组部“按当时的组织决定办事,承认他们的党籍”。
  这份报告在今天看来或许平常,但在那个阶级斗争格外敏感的年代,打报告的人承担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因为这份报告,湖北省乃至与中原突围有关其他省份同志的历史遗留问题都得以解决,受惠人员达万人以上。也正是这份报告,在“文革”中作为陈少敏“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罪证”,使她遭到了残酷批斗。
  晚年的陈少敏虽然年老体弱,但对于原则问题毫不含糊。对于种种污蔑和诽谤,她都据理力争和顽强反驳,从未被汹汹气势吓倒。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她更是做出了震惊全党的举动:当会议主持人宣布“开除刘少奇党籍”,要求与会者举手表决时,全场只有陈少敏一人没有举手。她用这种特殊方式投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捍卫了党的原则,捍卫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洁品格。后来,说到刘少奇冤案时,胡耀邦称这为“了不起的一票”,并坦率地承认:“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都犯过错误,只有陈大姐没有犯错误。”
  1977年12月14日,陈少敏在北京与世长辞。从一名贫苦农家女孩成长为国家领导干部,她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位“巾帼英雄”的传奇故事,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数千年来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底层中国劳动妇女成长为争自由、求解放的自强独立战士的一个缩影。她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誓死捍卫真理原则的浩然正气。
  她,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