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东湖文苑

东湖文苑

平“语”近人入人心

(发布时间:2019-06-20)

袁北星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专题片《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阐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出版社将专题片内容以视频书形式出版。该书以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新颖的呈现形式,成为今年省委书记蒋超良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的一本好书。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何以有如此魅力?翻开这本视频书,不难发现,“平语”所以“近人”,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以“近人”的领袖风范、光辉思想、话语方式,将中华经史典籍中的华章佳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暖心话、贴心话,由此树立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领袖近人情怀真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二字镌刻于心间,书写在新时代答卷上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作为一位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中走来,总是把百姓冷暖挂在心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上个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从北京到陕西延安梁家河插队。书中,当年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搭伙的村民张卫庞的一句“再糙的饭他都咽得下,再穷的人他都看得起”,令人动容。多年后再回梁家河的总书记说,当年虽然离开梁家河,但心留在那里。与梁家河的深厚渊源,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实基础。201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清代经学家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中的两句话,强调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为人民谋幸福,就要多做为民利民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心系困难群众。他说,人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抓什么。人民最需要扶贫,就抓好扶贫。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到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重要思想;从陕西、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提出“六个精准”,到系统阐述“五个一批”,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重要论述,到提出坚持大格局扶贫等,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改革发展方方面面,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思想近人文以载道:新思想在经典中广泛传播,经典在新思想中再度绽放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华经典不仅行文优雅、文采飞扬,而且意蕴深厚、风骨铿锵。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交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民族之魂、立身之本。“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是中华先民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取向。书中,习近平常用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阐明了崇德、明德、修德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这是中华民族共有思想道德,提升了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认同与践行。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不专务高远难行之事,不脱离平实生活,人人能知能行,才堪称“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经典名句,与其平实、朴素的大众化语言融为一体,使老百姓易知易行。“百姓日用即是道”。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履行道德义务,从自身做起,从生活抓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习近平多次引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其功方能垒土成台。
  主题近人融情于理:讲述中国故事,凝练中国精神,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从为民利民、立德修身、家风孝道,到好学不倦、身体力行,再到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廉政建设、培养使用人才,最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该书精心策划主题,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深入浅出阐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百姓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天下将个人抱负、群体寄托、民族理想融为一体,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是良好家风的倡导者、践行者。“百善孝为先”。习近平同志到陕北插队时,还是个初中生。母亲为排解对儿子的思念之苦,一针一线为他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着三个红色大字“娘的心”。七年知青岁月,娘的心给他增添了无穷力量。此后,总书记更是把对母亲深深的孝道和关爱升华为对全社会所有老人的大孝和大爱。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培育的是美好的种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强调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他高度重视共产党人家风建设,提倡向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学习,树立良好家风,做家风楷模。
  方式近人别开生面: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担当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党的创新理论能不能被群众接受和理解,关键看方式方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采取接地气、冒热气的方式方法,创新结构模式和讲述方式,打通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大众化定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该书的鲜明特点。该书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环节构成,遵循“背景+要点+故事+启示”的结构模式,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整合,有专家经典释义和理论阐释,有亲历者讲述生动故事,有在场学生交流互动,以及深情诵读,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如涓涓细流涵育人心,贯通历史与现实,兼顾理论与实践,更多参与者,更丰富讲述方式,更清新语言表达,让理论深入浅出,让思想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不仅是表达方式的创新,更是理论宣传模式的创新。■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上一篇: 延安,我来了

下一篇:五四运动在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