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南京“城市硅巷”让老城绽放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08-20)

湖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近年来,南京在主城区打造“城市硅巷”,这是南京结合城市更新、用好创新资源、激活主城区存量空间和低效载体的创新举措,一批集约紧凑、功能互补、产城一体、活跃度高的城市创新载体加速涌现。以“秦淮硅巷”为例,秦淮区于2018年9月启动“城市硅巷”建设,推动原本破旧的老厂房、闲散的社会园区实现华丽转身。截至2021年底,规划出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的“硅巷”,盘活科创载体超100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型企业超900家,硅巷区域总产值由建设初的227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400亿元。南京“城市硅巷”建设为我省提出的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方面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城市硅巷”创新发展的形成与现状
  (一)打造“城市硅巷”,推动老城创新。“城市硅巷”是指无固定边界的创新型街区,特点是将位于城市中心的老城区,紧贴其原有肌理,通过对老写字楼、老厂房、棚户区等存量空间加以改造,释放出创新空间,嵌入式地在大街小巷容纳创新创业者,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实现城市更新。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科教资源外流等问题是许多老城区的通病,“城市硅巷”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让老城焕发新活力。相较于很多城市的园区发展模式——在主城区的外围、郊区新开辟区域,基础设施、厂房重新建造,“硅巷”模式能更大限度利用城区原有要素、更好调动城市原有资源、企业和员工更加充分享受更完善的城区生活便利和城市服务,更容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形成“五个一”模式,布局城市更新。一片空间区域。在功能布局上,聚焦创新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明显的秦淮东部区域,同步将文旅集聚的门西地块纳入建设范围,彰显“文化+科技”资源优势,规划构建形成总面积6.5平方公里的空间格局。一套合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市场化运作”理念,围绕促进科技创新的总方向,推动高校、院所、企业、市场、政府多方联动、共同发力,推动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电55研究所、金城集团等大院大所大企,成立硅巷党建联盟和工作推进委员会,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批创新资源。把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作为硅巷建设的重要内容,摸排梳理区域创新资源,明确秦淮硅巷产业发展以芯片应用为引领,以航空航天技术研发为主导,以军民融合为特色,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产业链,利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推动形成“科研资源—创业者—投资者—创新产业”的大循环。一系列平台载体。以“两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为抓手,深化校院企地融合发展,启动秦淮硅巷创新实验室、秦淮硅巷大学,建立秦淮科技智库、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秦淮硅巷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展“秦淮硅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园区内还成立了多个孵化中心以及合作创新中心。一批支柱产业。从产业聚集力看,秦淮硅巷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5所、金城集团、8511所、联通物联网、中航金城无人系统、金陵智造研究院等一批名校名所名企,高起点招引龙头企业,以商引商。目前拥有无人机、芯片应用、物联网、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二、“城市硅巷”创新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以空间裂变推动存量空间提质与增量空间增效有机融合,拓展硅巷物理边界。一是空间延伸。注重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创新赋能,将老校区、老园区、老厂区转化利用,打造多形式创新载体。二是载体转换。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延伸硅巷的虚拟空间,构建层次多元、功能多样、运营高效的网上硅巷。三是合作共享。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物理空间所有者之间的合作,以硅巷运营模式的延伸为先导,在不改变建筑物、土地等物理空间产权归属的前提下,探索多方合作建设硅巷的有效模式。
  (二)以要素集聚推动内源要素培育与外源要素引进有机融合,解决创新要素供给有限与创新活动需求无限的矛盾。一是拓展资本投入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寻求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创投基金,促进资本要素高水平集聚。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探索人才选用机制,依托平台公司夯实人才储备,促进人力资本要素高水平集聚。三是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打造创新服务集成平台,培育自有服务品牌,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
  (三)以主体培育推动创业创客与创业大众有机融合,扶持高精尖科研项目以及常规创新成果转化。一是搭建平台。利用“中华门创将” “秦淮硅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影响力,组织开展创客创意大赛。二是吸引主体。抓住专业创客和高端创客,统筹个性化需求与区域发展定位,建设高层次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三是拓展形式。构建形式多样、层次多元的交流平台,营造专业创客与普通创客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
  (四)以产业聚合推动产城研学一体化、科技与文化有机融合,推进产业链发展和载体量质提升。一是聚焦“链主”企业。在南京“4+4+1”主导产业体系,依托南航科技园、紫云智慧广场、青年创新港等科创载体,加快重点要素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落地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链主”企业、龙头项目。二是突出产业优势。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南京重点培育的八大产业链,利用南航大、55所、8511所、金城集团、晨光集团等一批大院大所大企,聚力发展通用航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三是坚持融合渗透。以“无边界、全域融合”为理念,推动创新与经济、社会、文化和融合发展。如依托南京城墙、老门东、夫子庙等特色IP,打造音乐潮玩街区、秦淮河西五华里游线、秦淮硅巷数字展厅、科技交流中心等。
  三、“城市硅巷”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着力破除“四种壁垒”。一是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打破科教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条线分割现象,实现跨系统的资源共享,明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创新要素产权,建立全市场化利益分配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率。二是破除基础配套壁垒。统筹抓好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以有机更新拓展科技创新的发展空间,以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增量赋予有机更新的持续动能,推动老城绽放创新气质、迸发创新活力。三是破除政策供给壁垒。围绕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成果转化、各主体的政策支撑,弥补过程中的配套缺陷。四是破除金融市场壁垒。优化资本运作模式,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投资,缓解财政投资压力。
  (二)不断强化“六大支撑”。一是加强创新要素供给,强化平台支撑。通过增加供给质量,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引入各类产业创投基金,加快构建“无偿资助—引导基金—政策担保—科技贷款—贷投联动—上市培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加强硅巷对人才的黏合力。二是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过程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园区管理体制,突出大院大所大企的主体地位,明晰硅巷与高新区以及科研院所的产权归属关系,探索优化利益共享机制,充分释放其资源优势、载体优势;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完善股权结构设置、健全风险分散机制等,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三是构建一流生态体系,强化载体支撑。协调各创新载体间的关系、匹配创新要素供需关系,促进供求信息的共享;建立健全政产学研一体化载体,构建由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建、共治、共用的实体化集成服务体系,建设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四是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强化产业支撑。依托南航大和文旅资源优势,将航空类创新产业和文旅类创新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地标;立足硅巷产业定位,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研发分部或创新成果孵化分中心,强化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竞争力。五是加强政策集成协同,强化服务支撑。沿着创新创业过程的运行机理,从成本节约、服务支撑、风险规避等维度,为科技企业提供服务支撑;同时,增加个性化服务,做好域内资源整合,通过一系列可观可感的优质服务,激发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六是输出运营管理模式,强化品牌支撑。依托秦淮硅巷党建联盟和新兴研发机构联盟,组建秦淮硅巷创新联盟;系统评估总结秦淮硅巷的运营模式和共性经验,发布“秦淮硅巷指数”,输出秦淮硅巷管理模式,使“秦淮硅巷”升华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代名词,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性影响力的创新品牌。
  四、南京“城市硅巷”创新发展的现实启示
  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加速推进城市更新的当下,如何激活老城区经济发展活力,南京打造“城市硅巷”对我省也有启示借鉴意义。“硅巷”作为现代创新创业载体的一种形态,不是简单意义的“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其实质是打破单位壁垒、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创新融通,实现发展共赢。在打造“城市硅巷”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主城区原则。选址要在主城区靠近高校院所、交通便利的核心地段,避开位置相对偏远、商业配套不完善的地区。第二,要避免“二房东”思维。不能停留在仅将园区改造出租、收取租金的初级层面,更需要调动创新创业人才、载体业主单位、市场运营主体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要在提供更精准、更优质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不断创新,提高集聚能力、招商能力、运营能力、服务能力。第三,要贯彻“无边界”理念。串联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构建开放式创新空间和共性技术平台,使各类创新要素串点成线、联结成片、融合共享,形成创新集群。第四,要探索形成强大的集聚融合机制。在住房、落户、税收、办公、行政审批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知名的孵化器、加速器、研发机构,集聚高水平的创投基金、人才团队、科技服务机构,打造特而精、专而新的“城市硅巷”。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