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因水施策破解季节性缺水小流域治理难题

(发布时间:2024-02-02)

中共荆门市东宝区委

  治水兴水,利在千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省委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落实的重要部署。荆门市东宝区委坚决扛牢试点责任,紧紧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以水系重构、源头治理为前提,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以共同缔造、群众参与为关键,扎实推进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一、依水而谋,规划引领治理格局
  牌楼西河是汉江二级支流,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9.54平方公里,共有5个村2829户8854人,呈低丘岗地形态,主要存在水量小、水质差、上下游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是荆门城郊的“龙须沟”。在治理过程中,东宝区聚焦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探索建立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规划体系,形成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总蓝图”。一是统筹编制规划。与专家团队紧密配合,编制《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确立“生态西河·富美牌楼”发展愿景,提出岗地型小流域永续治理典范区、国土整治和空间优化示范区、城郊型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大目标,明确生态西河治水、“三生”空间优化、和美家园建设、镇村产业振兴四大行动,并在此基础上谋划了60个具体项目。二是统筹远近目标。坚持标本兼治、分期实施,细化阶段性目标: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水系重构,有效防治水污染,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95%以上,水质整体提升至Ⅳ类;2024年6月底前,生活污水处理、农业污染治理率达100%,水质稳定Ⅳ类、力争达Ⅲ类,农业综合总产值达4亿元,村年均集体收入达200万元。三是统筹工作体系。树牢系统思维,打破条块壁垒,组建市区镇村四位一体的现场指挥部,制定一张实施方案图、一张项目作战图、一张项目清单表,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旬研判、月小结,压茬推进试点。
  二、向水而治,深入探索治理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力实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推动流域“四变”。一是实施水系重构,推动“死水”变“活水”。围绕完善水功能、恢复水生态、确保水安全,着力构建防洪安全网、水资源配置网、碧水生态网、现代管护网,已清淤蓄水堰塘15口、实施生态护坡固岸16公里、优化水工建筑33座、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基地800亩,流域水动力明显增强,淤塞河段全部疏通,基本实现河畅水清。二是开展截污控源,推动“治标”变“治本”。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坚持“源头减量+末端治理”并重,建设7处近自然湿地、4400米生态植草沟,流域内农药用量降低20%。针对水产畜禽养殖污染,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实施退渔还湿(田),流域内污染物总量削减50%。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建成4处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并在末端增设污水回用装置,将处理达标的尾水回用灌溉“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建设集中居民点“生态绿岛”,设置寄递物流暂存、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兑换超市等功能区,引导农民形成低碳环保理念。三是全域国土整治,推动“分散”变“集约”。围绕“小田变大田”,减少零星耕地图斑273块,新增耕地2036亩,形成200亩以上连片耕地20个;围绕“小户变大户”,引育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围绕“无序变有序”,加强农村建房规划引导和管控,建立“一备案三到场”监管机制,即“对施工单位资质或农村工匠证进行查验备案,选址踏勘到场、定点放线到场、主体结构完工到场”。四是促进产业提升,推动“农民”变“市民”。加快发展电商物流、现代都市农业两大特色产业,引进水生花卉、冷链食品、预制菜加工企业4家,建成区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5家快递企业入驻,鄂中电商直播基地完成改造升级,培育精品果蔬基地715亩,带动238人就近就业、125人成为职业农民、8名大学生回乡创业,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万元增至2.9万元,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从136万元增至170万元。
  三、因水而美,广泛凝聚治理合力
  充分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动员各类主体参与流域共治,着力形成“美丽家园 你我共建”机制。一是规范建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流域综合大党委—5个村党(总)支部—15个湾组党小组—N个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体系,构建环境理事会、产业协会、红色哨卡先锋队等为主的群众自治体系,形成全员参与格局。二是多元促共治。组织群众举办湾组夜话、红色楼栋议事会等活动80余场次,收集采纳意见152条,共谋共议活动已成为常态;深入开展“清洁家园 保护环境”行动,整治房前屋后环境2860户、河道31公里、道路22公里;组织流域15家企业牵头组建村企联片巡防队,每周开展联防联管联治。三是长效抓治理。制定《牌楼西河流域村民共同缔造公约》《牌楼西河流域管护公约》,将每周五确定为“环境整治日”,实施月度评比积分制管理,共建共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