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经济纵横

经济纵横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时间:2022-06-01)

周德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湖北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必须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全面辩证把握“时”与“势”,认清新形势,锚定新航向,踔厉奋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新形势
  一是放眼国际看趋势。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已成为大国博弈和国际竞争的热点焦点和重要手段。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和高效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面向全国看走势。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科技强国核心战略地位,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北省知识产权部门要抢抓机遇,找准跑道,奋力跑出状态、跑出加速度。三是立足湖北看态势。当前,全省上下大力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推动武汉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深度融合。面对新部署新形势,湖北省知识产权部门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发挥知识产权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双重作用,努力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产权支撑。
  二、把握定位,锚定湖北知识产权工作改革发展新航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找短板。在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方面,湖北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及高价值商标不多,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较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侵权容易、维权难现象时有发生。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不足60%,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率不高。地理标志运用增效不够,影响力不大。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湖北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711家,其中专利代理机构190多家,占比不高、规模不大。在事业发展环境方面,知识产权人员配备、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知识产权融入大市场监管的“化学作用”尚未完全激发。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定方向。新时期湖北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要确立鲜明的发展目标,即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通过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高品质服务,不断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三是坚持效果导向明路径。打造高地“建支点”。打造中部高质量知识产权发展高地,特别是要加强湖北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前瞻布局和战略储备,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湖北科技强省与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新支点。对标提升“走前列”。对标国内先进经验和一流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加大专利转化运用和品牌培育力度,加速服务能力提升,努力实现“十四五”末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指标稳步提升、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守正创新“谱新篇”。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等方面全链条发力,向知识产权要效益,创出一批工作新亮点,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新经验。
  三、明确方位,谱写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健全“两个体系”。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梳理国家和全省知识产权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深入开展“废改释”工作。研究出台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系列政策措施。二是健全工作体系。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管理的全链条各环节发力,建设管理水平更高、治理效果更优、工作成本更低、工作氛围更好的发展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转化运营中心、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等功能性平台建设。充实知识产权机构和队伍,加强经费与技术保障,促进知识产权工作整体上水平、增质效。
  (二)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围绕湖北现代产业集群,以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大的发明专利产出作为培育重点,提升湖北知识产权含“智”量和含“金”量。二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工程。畅通高校院所和企业专利转化渠道,提升转化效率。三是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完善“严、大、快、同”保护工作格局,着力解决侵权容易维权难的问题。四是实施荆楚品牌培育工程。加大商标、地理标志培育力度,助力商标兴企、地标富农。五是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整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社会化资源,大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三)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创造、保护、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是一切知识产权工作的逻辑起点,保护是全链条核心,运用是目的。当前,湖北知识产权事业既存在保护不够的问题,也存在发展不够,转化运用不畅、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分类施策、融合发展。二是数量与质量关系。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打造知名商标、地理标志品牌,实现量质齐升、量质并进。三是部门作用与统筹协调关系。一方面,知识产权部门要主动作为,干出工作成效,体现部门作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品牌强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作用,建立行政、司法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四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思维、依靠市场手段促进知识产权各环节协调发展,按照市场机制组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公司,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用政策引导企业预期,用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四、争先进位,推动湖北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聚焦顶层设计促发展。一是强化规划落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贯彻落实,争取出台实施意见。二是增强工作合力,推进部省会商议定内容落实,发挥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和省推进品牌强省建设联席会议作用。三是完善考核机制,调整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
  (二)聚焦创造提质活源头。一是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探索科研项目专利评估机制,在重点高校院所建立服务工作站,推动重大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高价值专利。二是加强专利导航运用。设立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对10个以上重点产业链进行专利导航分析,强化专利布局。三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动对接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及上市后备“金种子”“科创板种子”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百千万”计划,打造企业标杆。
  (三)聚焦转化运用增效益。一是完善专利转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的知识产权权属与利益分配机制。二是推动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高校院所建立专利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建立100家专利转化运营机构,鼓励各市州政府建立1个以上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三是深化实施专利转化运用计划。建好用好“知慧桥”专利转化运用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专利技术供需采集和对接活动。
  (四)聚焦严格保护优生态。一是完善全面保护新格局。强化知识产权行政调解与行政裁决,建立专利技术调查官队伍,完善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社会维权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二是建立监管执法新模式。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新模式。加强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的行政执法指导,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行政执法协作新模式。三是搭建维权援助新平台。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加强湖北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和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地方分中心建设。
  (五)聚焦品牌提升扩影响。一是健全机制。健全省推进品牌强省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建立完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机制,支持发展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培育一批有知名度的湖北名优品牌,探索建立湖北优质品牌网络陈列馆。二是加强保护。持续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强化驰名商标保护,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三是扩大影响。推进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探索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和“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新模式,不断提升湖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聚焦服务增效提能力。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市州和符合条件县市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维权援助中心、培训基地的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打造全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争取实现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互联互通。三是提升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水平。高水平建设武汉东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培育引进一批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四是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补贴政策。
  (七)聚焦基础建设谋长远。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特色智库。推动知识产权领域学历教育,支持建设武汉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开展知识产权大培训,推动知识产权进党校、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二是营造文化氛围。深入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举办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联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企业家、管理人员涉外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交流合作等。
  

(作者系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