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武汉“十三五”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4)

                                    武汉市委政研室调研组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不懈推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倍增”“服务业升级”计划,基本形成了6大支柱产业和一批千亿产业、百亿企业,为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十三五”的重要命题,也是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
  一、“十三五”武汉支柱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
  一是汽车产业提前迎来拐点,面临激烈竞争。近两年汽车业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政策面也发出了收紧整车投资的信号,汽车市场“微增长”局面已经形成。专家预计,2020年全国汽车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峰值,到2016年,中国汽车闲置产能将上升至900万辆。二是装备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装备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人力成本已成为最大的成本支出。未来5-10年,向智能化升级成为主要方向,如工业机器人。2005年—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达25%。目前,重庆、天津、上海等10余个省市已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重点攻关领域。三是国家对石化、钢铁等产业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严防产能过剩,目前国务院明确规划了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炼油、传统煤化工、盐化工、化肥等资源型产业,未来对产能扩增的限制将更为严格;对有过热趋势的新型煤化工、新材料等行业,会出台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定来规范其发展。全国钢铁产业已经达到峰值,面临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的双重压力,结构调整是未来十年钢铁产业发展主线。四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激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仍然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点。目前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都已过万亿,重庆(4000亿)、成都(3000亿)等城市也远远超过我市(1700亿)。因此,未来几年我市的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支柱产业,在2020年全国工业化基本实现之前,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但也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
  二、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趋势及规律
  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由大企业主导的封闭式创新,转向中小企业主导的开放式、颠覆式创新。传统工业发展主要是投资驱动型,大资本和大企业集团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导的创新体系往往是封闭式的。当今对传统工业发起挑战的,更多是年轻人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往往从产业边缘地带出发,走的是开放式、颠覆式、跨界创新路径。二是产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由资本、资源转向人才。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资本、资源等要素是产业和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人才在哪里聚集,资本就流向哪里。三是产业的发展路径由“1”到“N”转向由“0”到“1”。在传统发展模式中,产业发展路径更多是从“1”到“N”的水平式扩张,其实质是复制,只能实现线性增长。而在互联网时代,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从“0”到“1”的颠覆式进步,其本质是创新,更多表现为指数级增长。一个新领域的创业企业往往只需要几年,就能够超越一个传统企业几十年的发展成就。四是“互联网+”产业将重塑城市竞争格局。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的城市格局面临被解构,未来城市很可能只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极少数“互联网+”城市,拥有互联网龙头企业总部,掌控平台、数据、金融等核心资源,成为未来的领导城市。另一个是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城市,由于缺乏互联网领军企业总部,被锁定在加工制造、物流、仓储、配送等产业价值链中低端,成为被领导城市。
  三、新形势下武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后劲充足。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多年保持高于工业发展平均速度的增幅。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50%以上。目前,我市在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集聚优势。电子信息产业2014年实现产值1713亿元,先进制造业率先进入两千亿规模,生物产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同时,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二是汽车、装备制造、石化等制造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2014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346亿元,整车产能2年以后可以达到300万辆,全国第三。预计到2016年,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领域四大支柱基本形成,智能装备领域发展迅速,2014年装备制造业规模达到1676亿元。石化产业2015年规模有望过千亿,未来几年还将带动下游产业链再增千亿元产值。三是商贸服务业体系加快健全。目前,汉口北已形成完备的商贸物流业生态体系,未来10年内,汉口北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品内需商贸平台。同时,要素市场建设取得突破,目前全市已建立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农畜产品交易所、环境资源交易所、碳交易所等6家省辖的要素市场交易所和5家市级管辖的要素市场交易所。
四、“十三五”武汉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和创新模式,重点围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超前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加快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围绕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打造光电子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围绕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个性化治疗,建设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基地。智能制造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建设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加快推进各产业领域前沿交叉融合,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加快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产业基地。汽车产业重点突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形成世界领先的汽车自主品牌研发创新与制造体系。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围绕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发展,巩固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数控精密加工中心、激光技术成套装备、智能电网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领域。重化产业重点延伸炼油和乙烯产业链,发展精品钢材及其深加工,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石化产业基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钢铁研发技术服务中心。食品及轻工家电产业重点实施时尚引领、品牌带动及绿色节能战略,促进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延伸。
  三是积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现代物流业要抓住国家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机遇,积极参与长江沿线水道开发和航空、港口、铁路货运枢纽建设,加强“铁水公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把武汉建成中部航运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业要完善提升现有交易平台,加快建设辐射全国的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推进“新三板”试点,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文化创意产业要深入挖掘武汉优秀历史文化,依托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和昙华林、楚天181、“汉阳造”等创意设计基地,整合科技、制造、商业、文化资源,全面提升武汉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和城市文化品位。同时,要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公共服务、家庭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抓手构建全新产业创新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以工研院为核心的新型研发机构,坚持企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鼓励创办多种体制、多种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快集聚发展企业研发中心、一流大学和院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基地及孵化器、应用示范基地等,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各阶段的创新链。
  二是加快推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配置。在人才要素方面,重点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让武汉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在资本要素方面,着力构建包括天使、VC、PE、并购、产业基金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全链条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发挥财政投入引导放大效应,推进财政性资金由无偿拨款模式向政府引导基金和股权投资模式转变。在技术要素方面,要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交易试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极争取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打造全国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高地。
  三是积极营造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着力优化众创空间的布局和平台服务,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策划举办一批全国性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让武汉成为国际性创新创业活动的集聚地。积极推动创业教育,支持发展创业性大学、创业学院和各类创业教育培训机构。
  四是构建完善创业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质量和安全标准认证、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管制,依法为众包、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营造自由宽松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加强政府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引入企业、高校、第三方机构参与创新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执行,构建完善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创新治理体系。
  (三)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新变化打造创新发展新空间
  一是进一步放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擎作用。推动东湖高新区探索建设人才自由流动、技术自由转化、资本自由融通的“自由创新区”,加快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试点,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龙头、各区协同推进的区域创新体系。二是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向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转型升级。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积极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从单纯发展工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进大汉阳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宜工、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三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学习借鉴中关村创业大街和伦敦科技城的经验做法,积极引导老城区向科技创业园区升级发展。依托“大临空”“大临港”板块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推进汉口北国家级内外贸结合试点区申报建设,力争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乃至全球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研组成员:樊志宏 刘永明 万 浩 胡波涛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