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辑

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2-12-01)

黄 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革命文化富集地,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依托湖北文化资源禀赋,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基因,健全保护、研究、利用工作体系,推动更多优秀荆楚文化元素走入生活、走进群众、走向世界。深入实施湖北“百大荆楚文化标识 ”打造工程,培育涵盖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经典产业等门类的文化标识。推进长江中游地区大遗址群建设,深入挖掘石家河遗址、楚纪南故城等丰厚历史遗存,并落实《荆楚大遗址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群建设活动,加强神农架、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唐崖土司城遗址等保护管理,推进“万里茶道”等项目申遗。积极加强传统艺术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京汉楚花黄”等主要剧种不断推陈出新,擦亮“戏码头”“云上剧场”等品牌,实施地方戏曲“百戏工程”,重点打造全国南方戏曲传承中心。做好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建设高水平文博体系。实施博物馆建设提升工程,抓好湖北省博物馆等各级博物馆建设和利用,扶持民间各类专业博物馆建设。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加快建设湖北文物资源信息大数据库。
  二、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演艺、社会科学等事业。探索建立名家大师领衔创作机制,推出一批“现象级”作品,壮大市场主体,激活产业的活力。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实施“代表性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创作计划,推出一批能够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的精品力作。突出抓好长江文化、荆楚文化、辛亥革命等题材文艺创作。建好用好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推出一批优质剧本,培养一批优秀编剧人才。开展“文学+影视”创投计划,发挥湖北文学、舞台剧优势,推动跨界融合转化,打造高质量影视精品。加强湖北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推进多题材、多类型、多样化电影创作。促进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炎帝神农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一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进一步提升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炎帝故里寻根节等祭祀活动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加强区域性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继续办好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鄂湘赣皖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等活动。
  三、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常态化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活动,使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按照《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深化湖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加大线上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普及数字农家书屋,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针对性,继续建设“湖北文旅公服云”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进湖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质增效。探索以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乡村公共文化和旅游设施体系,把地方乡镇建成一个开放的、产城融合的、公益性事业与市场经营行为相交融的共享空间,走出一条“文化促旅游、旅游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创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具有湖北特色和行业示范效应的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打造“江城武汉”“壮丽三峡”“生态神农架”“智慧三国”“炎帝故里”“问道武当”等12种差异化、品牌化的文旅融合品牌。突出游客的体验性、娱乐性,培育3—5个全国知名的旅游演艺项目,延伸文旅产业链,擦亮湖北文旅融合金字招牌。与新华社、央视等融媒体和头条、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广泛合作,策划创意节庆活动、开展精品线路推广,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相结合,让“灵秀湖北”“荆楚文化”元素走红全国。配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长江国家博物馆等重大工程,构建“一江两带六核八城”文旅空间体系。即:依托一条横贯东西的长江;两岸沿江岸线联动发展带;沿着长江岸线上下游,建设鄂东名山古寺圈、江汉风情都市圈、长江三峡文化圈、荆楚文化名城圈、三国文化旅游圈、鄂西休闲生态圈6大湖北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旅游核心区;以及荆州、武汉、黄冈、宜昌、咸宁、鄂州、黄石、恩施八大城市主题展示区,以及点缀其间的洪湖、梁子湖等湖泊,并建设一批特色街区、主题展演、精品线路。以争创5A级景区为引领,重点发展休闲露营、休闲农业、高端民宿、旅居车营地等新项目,丰富文旅体融合业态。
  五、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发挥长江文化产业带要素集聚、示范带动效应,加强长江沿线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长江沿线文化产业投资联盟作用。加快推动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长江新区文化创新区、520荆楚数字文化产业园、武汉创意天地、长江数字文化产业园、红房子亮点片区、中国光谷电竞产业基地等项目,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一主(武汉)两极(宜昌、襄阳)多带”数字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扶持,打造3—4个具有湖北特色、全国知名的特色名镇。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数字文博、数字新闻、数字出版、智慧文旅、文化会展等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新兴文化产业门类高质量发展,支持创意设计服务、动漫游戏、短视频与直播业、影视剧制作、文化装备制造业、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产业集群项目,并大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努力打造湖北省文化产业新兴增长极。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文化产业倾斜,促进文化资产评估和文化产权交易。
  六、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按照2022年《湖北省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楚天英才计划”“湖北省杰出人才”等评选,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劲人才支撑。统筹做好文化艺术、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产业四大领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强化“人才兴鄂”理念。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打造文化人才留鄂、来鄂、回鄂的政策支持链,加强对体制外文化人才的吸纳,推动各类人才深度嵌入湖北发展、省域治理、对外传播等工作中。打破文化人才“单干户”多的碎片化状态,建立荆楚文化名人工作室,着力打造高层次文化人才成果展示平台。注重名师大家的传承、名师大家的团队建设,持续推进“名师带徒”计划,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人才团队。依托长江文化研究、荆楚文化研究、长江中游区域文化研究,努力打造一流的文化人才高地。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 )
责任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