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扶贫协会促小康

(发布时间:2017-03-12)

                                                                                                                                     本刊记者 桥 西

  郧西,地处鄂西北边陲,是红军长征途中创建的唯一一个根据地——鄂豫陕根据地所在地,1932年至1936年期间,红四方面军、红三军和红25军先后来到郧西。

  郧西,是我省唯一集老、少、边、贫、库于一体的山区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也是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扶贫县,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2016年,全县减贫24518人,完成总任务的20%,为2018年整县脱贫,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郧西“乡亲扶贫协会”的作用不容小觑,他们用乡情、亲情构建起扶贫新格局。

  难舍乡情

  据郧西县志载,郧西的天河口是历史上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源地,其对爱情的执着千百年来令世人感动。

  爱有永恒,情比金坚。当这份爱、这份情给了家乡、给了故土,那又是怎样一番韵味呢……

  操世权,是郧西县上津镇在外从事建筑业的老板,他身在外地,情牵故乡。2015年,操世权携资3700万回乡建茶园和度假山庄,计划依托古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继而引发了蝴蝶效应——一人创业,带动整村脱贫,更带来一方人转型。目前,全村贫困户有61户271人在茶园打工,当年脱贫不是梦。

  曾经,该村村民编发了一个有关操世权的微信段子:“村里来了位‘活神仙’,名字就叫操世权,平整土地建茶园,带动村民求发展,提前十年奔富路,千恩万谢‘活神仙’。”

  操世权说:“一路走来,人在千里,家在心里;家在千里,人在心里;千里万里,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无独有偶。2016年,涧池乡金龙山村村民张学平在外创业成功后,回乡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鄂西北首个大型梅花鹿生态养殖场,开发鹿产品,吸纳周边三个村群众种植、加工饲草,安排贫困劳力在场务工就业50余人,年人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

  据统计,郧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3;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5万人,超过总人口1/3的。贫困发生率为34.7%,高出全省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郧西常年有12万人外出务工,有235个社会组织、553家民营企业、160多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他们有着强烈的回归故土、回报家乡的心语、心愿,总想为家乡发展、乡亲脱贫致富,做一份贡献,尽一份心愿。

  面对这样一份不可多得的力量,郧西县因势利导,创新机制,以乡情为纽带,以扶贫村为单位,以市场为手段,以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离退休老干部、在职党员干部、财政供养的教师和医务工作者、致富带头人等为主体,探索组建了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精准扶贫社会组织——“乡亲扶贫协会”,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协会助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小时候,想尽快离开这个穷地方;退休后,反而一直牵挂这个地方。”2005年,王显成从郧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岗位上退下来,又在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上岗,为村里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四处奔走。十多年过去了,王显成已73岁,儿女们劝他保重身体,在家颐养天年。可他总是饱含深情回应:“我做的,是一个党员应尽的职责。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是让所有的乡亲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为了发挥像王显成这样心系家乡,情系家乡的能人乡贤作用,郧西采取登门邀请、走访交流、节日问候、召开座谈会、发放乡亲扶贫协会成立倡议书等形式,与在外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有关在职干部职工、有影响力的个体工商业主等乡贤名流进行沟通、会商、研究成立乡亲扶贫协会事宜,再通过他们去扩大影响、层层动员,鼓励和引导大家进入乡亲扶贫协会,参与村级事务,服务乡亲邻里。

  县里制定出台《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的意见》《关于加强乡亲扶贫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乡亲扶贫协会章程》,推动协会建设规范化、组织社会化、工作常态化。

  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会长”“优秀会员”,郧西不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经群众推荐参加“最美郧西人”“最美扶贫人”“扶贫功臣”等评选,并且鼓励各地通过编写村歌、设功德榜、撰写《乡贤事宜录》和《扶贫帮困光彩录》、捐建公益设施“命名制”等形式,对其事迹进行宣传,让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

  越来越多的能人在乡情的感召下回归家乡,投身精准扶贫战场,结对帮扶、捐资助贫、招商引资、领办产业……那些架起的电线、亮起的路灯、建起的广场,兴建的产业,扮靓了村庄,也温暖了乡亲。

  共同致富

  乡情在传递,希望在点燃。

  2015年10月,率先成立乡亲扶贫协会的观音镇黄土梁村乡亲扶贫协会会员胡朝柱通过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主动包联本村155户贫困户,为他们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技术服务,帮助该村60%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辐射带动涧池、马安、香口、土门等乡镇发展扫帚产业。

  涧池乡下营村乡亲扶贫协会会员蒋家明等人是在外电商创业成功人士,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339户已有139家成为电商。其中,贫困户经营电商的达30%以上,下营村由此也成为“淘宝村”,并建成了淘宝创业园,吸引37家电商入驻园区经营发展。

  千花竞发满园春。

  香口乡李龙、卢宽贵、李元珍、王照权等成功人士在家乡成立合作社,吸纳350余贫困户在产业基地就业。观音镇刘家湾村乡亲扶贫协会会长兰祥军,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设农民健身广场等项目,受益人口达30多户、120余人。双掌坪村乡亲扶贫协会会长查富金,捐资200多万元帮建双掌坪小学,解决周边5个村、400多名学生上学难问题。

  目前,郧西已组建“乡亲扶贫协会”183个,会员达5000余人,引进资金3亿余元,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5家、家庭农场12家、种养大户1100多户,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郧西乡亲扶贫协会,成为了全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标杆。

  2016年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郧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郧西要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用心用情用力,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11月,湖北卫视专题报道郧西县“乡亲扶贫协会”的典型经验。■

  责任编辑:王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