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调整 提质 融合

(发布时间:2017-04-14)

                                                                                                                   ——武穴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瞥

                                                                                                                                本刊记者 段 曼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阳春三月的武穴城乡,油菜“闹春图”处处可见。

  武穴,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 常年种植油菜40余万亩,被誉为“油菜之乡”。这里,刚刚举办过武穴市第五届油菜花节。以花为媒,武穴市顺势推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吸引了武穴本地特色产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50余家参与,游客接待量达到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20万元。

  近年来,武穴市结合地区实际、突出自身特色,直面困难和挑战,通过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等办法,趟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从“数量”到“质量”,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由“吃饱”向“吃健康、营养、安全”快速转变,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作为微观农业主体,如何顺应市场趋势、抓住时代机遇,解决好“种什么”“哪里种”的问题,保增效增收增绿?作为地方政府,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引导与服务,确保打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

  武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结合武穴山区、丘陵、平原兼备,南北气候皆宜,生态环境优良,调结构的空间广阔的实际,作出了调整优化作物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和种养模式结构的战略决策。

  调优作物结构,在耕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加”“减”?2015年以来,武穴坚持“市场导航、农民把舵、政府护航”的原则,压减棉花面积2万亩。在我省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的背景下,扩大水稻、蔬菜、杂粮、豆类等作物面积。同时,顺应“小土豆进军主粮界”的趋势,在适宜机械化、种植效益低的山区减少小麦种植、增加土豆种植。

  农业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优化品种结构势在必行。2003年以前,武穴油菜品种较杂,进而影响了油菜品质,产量虽大但是质量差,影响农民增产增收。为此,武穴不断在提高油菜品质上下功夫。2003年,武穴市被列为国家“双低”(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油菜生产开发标准化示范区,“双低”油菜以出油更健康优质、有利于农民增收逐渐被市场青睐。为进一步盘大做强双低油菜产业,近年来,武穴市政府每年调拨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按照“农业定向,政府采购,统一供种,免费发放”的原则,实现了全市免费统一供种,“全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武穴”的品牌逐渐叫响。

  在此基础上,武穴进一步扩大“双低”油菜品种面积,实现了“双低”油菜100%覆盖。同时,扩大优质水稻面积,实现优质水稻90%以上。

  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也是武穴调优农业结构的一大“杀手锏”。面对三熟制地区出现冬闲田扩大和油菜种植面积萎缩的现象,近年来,武穴通过选用新品种与推行机械化,以“油稻稻”模式有效解决了三熟制粮油茬口衔接问题,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增收增绿。目前,这种模式在全省水稻油菜种植区域推开。武穴还大力推广“稻虾共养”“稻鱼共养”模式,每年实现小龙虾产量1.5亿吨,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共养模式不仅提高稻田产值、肥田降低病虫害,而且更绿色环保,受到农民热烈欢迎,收获多重利好。

  从“靠天收”到“靠科技支撑”,借智走现代农业之路

  武穴市素来重视农业科技,近年来,大力开展市校合作,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创建了傅廷栋院士担纲的“武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推进武穴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武穴市政府层面上的重视和引导,营造了优良的市校合作氛围。傅廷栋院士、长江学者彭少兵教授等60余名国内外知名的农业专家教授与武穴市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先后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五个,面积达2万余亩,试验示范涉及水稻、马铃薯、油菜、玉米、山药等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特色水产养殖。联合研究开发科技创新课题30余个,申报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申请项目经费2000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校深度合作,还为武穴培育了一大批农业人才。武穴市先后有40余名农技推广骨干在华农获得本科文凭。近年来,武穴每年邀请专家、教授来当地开展专题技术讲座、技术研讨活动,举办科技报告会。2016年,共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1100多人,农村劳动力素质得以普遍提升。

  “借智”提高了武穴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促进了武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武穴本土食品上市公司万星面业,在普通挂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通过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出高附加值、药食同源的“三降面”,其健康味美,对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者有积极帮助,每斤卖到60多元。企业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

  从“单一农业”到“接二连三”,做产业融合大文章

  在武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来创造农业价值增量已成为共识。

  据武穴市农办负责人介绍,小小油菜经开发可有六大用途:油用、菜用、饲用、肥用、蜜用、花用。“小油菜”的产业链最大化延伸、价值得以最大化,成为武穴市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动注释。

  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和趋势。为此,武穴市构建了市镇两级流转市场,引导土地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以中稻后的空闲田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季节性流转。经多年努力培育,截至2016年底,全市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9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合作社纷纷成立,带动了5万户农户增收,促进了32万亩土地良性流转,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夯实农业基础的题中之义。2016年的天灾,使我省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凸显,武穴市也不例外。为此,武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武山湖圩堤加固、官桥大港加固、丰收大港及太白湖加固“三大项目”,水利部门以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筑牢农业发展基础。

  为推动农产品增值,武穴以农产品加工园为载体,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培植壮大了优质粮食、“双低油菜”、湖羊等产业,培育了万星面业、金磊粮油等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休闲旅游农业引领新的消费潮流。武穴市顺应趋势、抢抓机遇,以“湿地慢城”“匡山西游”“油菜花海”“美丽乡村”为品牌,引进、引导社会主体发展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休闲农业等多形式的农业旅游项目,推动了武穴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经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洗礼,武穴广袤田野将更美丽!■

  责任编辑:心 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