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的质效

(发布时间:2017-06-11)

                                                                                                                           ——访省编办主任饶志国

                                                                                                                              本刊记者 刘 海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近年来,我省坚定推进“放管服”改革,改革的社会经济效应日渐凸显。如何更加深入推进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此,我们采访了省编办主任饶志国。

  记者: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下一步这项改革将如何继续深化?

  饶志国:今年“放管服”改革将继续围绕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按照网上集中办理、服务便民利企、数据开放共享的总体思路,建立“一网覆盖、一次办好”的“互联网+放管服”改革体系,打造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着力实现“五个全”。

  一是一网全贯通。就是要坚持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延伸基层、一网通办、开放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贯通,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平台资源整合和数据互认共享,打造简约便捷的网上服务新模式。

  二是事项全覆盖。就是要坚持应上尽上,将行政审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介服务、政务服务等平台全部纳入统一通用平台,实现“放管服”改革事项系统对接、协同推进、关联分析、多方利用,做到“网上办理是常态、网下办理是例外”。

  三是流程全优化。就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手段,构建实体大厅、网上大厅、自主终端相结合的审批模式,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审批要素、优化审批环节、细化裁量基准,推进多部门审批事项“串改并”、各种审查与验收“单改综”。

  四是承接全落地。就是提高基层承接能力,探索“审批主体多合一、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机制,总结推广武汉、襄阳、荆门、十堰等地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经验,推动行政审批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做到“一口受理、网上流转、集成审批、限时办结”,确保下放基层的权力能落地。

  五是中介全规范。就是发挥省中介服务网“公开透明、阳光运行”优势,促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清理规范,逐步破除行业垄断和市场封闭,培育壮大中介服务市场,重拳整治“红顶中介”,推动“红顶中介”脱钩改制。

  力争到今年底,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政务服务“一张网”基本建成,省级部门及试点地方的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基本实现。

  记者:近年来省政府取消、下放了不少审批事项,但企业和群众对此仍有较高期待,请问下一步简政放权工作的重点是哪些方面?

  饶志国:应该说近年来我们简政放权的力度是大的,2013年以来省政府先后6批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725项,我省是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但少数部门和地方也还存在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责不放权等现象。下一步,主要是在“四个提升”上着力,切实把简政放权做实。

  一是提升含金量。聚焦投资创业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突出工程建设、投资报建和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行业,取消下放一批含金量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审批事项。探索推广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多评合一”“联合验收”等新模式。扎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进一步精简整合许可证件,减少证明材料,解决好办证难、证明多等问题。进一步降低门槛,放松规制,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给市场松绑,给群众解绊。

  二是提升精准度。探索“群众点菜”的具体方式,取消、下放要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各方呼声,精准对接群众所盼、基层所需,使简政放权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推进差异性放权,不搞“一刀切”,综合考虑各地承接能力,对条件成熟的地方优先放权。

  三是提升协同性。按照审批链,推动关联相近审批事项最大限度整合,做到全链条取消下放。协同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收费清理改革、职业资格改革、科教文卫等相关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整体效应,扩大改革受益面。

  四是提升承接力。坚持简政放权与承接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推动各部门加强对口衔接,对下放的事项要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加强业务培训和跟进指导,确保各地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能够接得住、管得好。

  记者: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请问在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上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

  饶志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当前,要大力促进各级部门从重审批轻监管向更加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扎实抓好“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监管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厘清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权责边界,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防止推诿扯皮和行政不作为。

  二是强化方式创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责任追溯、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等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等行为的监管。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大事中检查、事后稽查力度,防止“一放就乱”。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三是强化协作联动。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快实现监管信息的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加强对接共享,推进协同监管。

  四是强化综合施策。强化市场主体自治,明确市场主体首负责任和主体责任。倡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管理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利用大众媒体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效平台。

  记者:“放管服”改革要“三管齐下”、协同推进,请问下一步在优化服务方面将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饶志国: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优化服务永无止境。当前,要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出发,着力提升“三个质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是提高“双创”服务质量。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心扶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更多的市场主体生得出、长得好。

  二是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实现同标准审核,无差别审批。对多部门联合审批事项,推进容缺预审、并联审批,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打造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线上线下办事无缝衔接,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促进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举办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事业新格局,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放宽准入领域和条件,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