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久久为功安移民 绵绵用力稳坝区

(发布时间:2017-10-10)

                                                                                                                                 王玺玮

  稳定与发展是1和100的关系,“1”没有了,一切都为“0”。三峡无小事。夷陵是三峡大坝所在地,环城抱坝、临江近港,地理位置特殊,维稳责任重大,3万移民的安稳致富就是“1”。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4次提到三峡,我们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坚持产业富民、服务安民、法治惠民,全力确保三峡坝库区的社会稳定。

  一、培植绿色产业,让增收基石更加稳固

  搬得出,只是移民的第一步,能致富才是移民稳得住的关键。针对三峡坝库区人多地少、产业空心化、增收乏力等问题,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拓展增收渠道,持续稳固增收来源。

  一是打造全国知名的“桔都茶乡”,让移民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以柑桔、茶叶等优势板块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基地)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在移民相对集中的坝区等地,利用已建成的三峡移民茶旅新村、生态早市茶示范基地、三峡茶遗产公园等相关资源,全力实施“三峡桔都”“三峡茶谷”等重大项目,加快柑桔良种品改推广和高效标准茶园建设步伐,推动柑桔、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移民增收致富。

  二是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让移民在旅游业发展中收获实惠。三峡坝库区集名山秀峰、民俗风情、现代工程于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进一步整合大三峡旅游资源,加大对补偿性替代项目、旅游功能设施完善和升级改造项目、旅游新格局下可持续利用和移民就业旅游项目的规划扶持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坚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创建,推动景区游、乡村游双轮驱动,以核心景区带动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支撑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增加旅游产业各环节的就业机会,促进安稳致富。

  三是建设生态园区,让移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以三峡移民生态工业园为平台,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园区发展壮大和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就业容量。以坝区三镇为重点,充分对接利用太平溪新港、太张高速等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工程,加速省交投“路港产城一体化”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均衡公共服务,让安居环境更加舒心

  要让移民不仅有物质收入,更要有精神的富足,享受到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用实打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移民发展、维护坝区稳定。

  一是生态环境更优。以建设长江三峡生态屏障坝区库首第一区为目标,着力实施黄柏河、柏临河、玛瑙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太平溪集镇水厂及管网改造进度,实施坝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安全防护,开展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共建绿色生态家园,打牢绿色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人居环境。

  二是基础设施更完善。以大城视野统筹城乡建设,进一步完善坝库区基础设施,加快农村骨干道路建设,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力争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在三峡坝库区处于领先地位。按照三峡后续工作的要求,全面实施移民综合小区建设,在完成营盘和谭家榜两个省级移民安置示范小区基础上,高标准推进平湖、东湖等五个移民安置小区综合帮扶项目建设,让移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民生保障更温暖。切实保障民生投入,以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紧盯移民就业需求,加快营盘社区移民创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移民提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信息技术等领域就业培训,全面提升移民就业竞争力。持续开展“三峡的孩子看上海”及爱心助学活动,落实移民子女上学补贴政策,健全移民救济救助体系。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公共服务菜单制度、免费开放制度、流动服务制度,深入挖掘“三峡船工号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实施农村宽带入户工程,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方位、高质量满足坝库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创新治理方式,让库区秩序更加和谐

  强化法治思维,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用严格规范的法治建设和严密细致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坝库区长治久安。

  一是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完善“125”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成果,加大“四务通”的普及力度,加快建设网上服务大厅,全面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继续深化“村党支部(村委会)+特定社会服务组织+特定需求群众”为治理结构单元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动态掌握全区移民的信息,为移民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让移民群众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二是深入推进普法教育。不断丰富普法教育形式,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继续办好“法治夷陵”专栏节目,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移民政策,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以区委法律顾问团为先导,落实区内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深入推行“律师进村(社区)、律师进接访大厅、律师进疑难信访案件”的律师“三进”活动,引导上访群众走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三是推进政策落实创新。深化对口支援交流合作,推动对口支援合作从单方受益为主向双方共赢转变。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等政策的研究、对接和项目申报、争取的力度,加快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创新资金、项目监管方式,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切实保障35个移民项目资金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坚持严防严守,让责任链条更加紧实

  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理念,切实增强维稳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时刻绷紧稳定之弦,确保“三零五不”目标。

  一是主体责任再强化。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确保政府决策和项目上马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始终坚持把维稳作为“一把手”工程,健全落实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制,真正做到党政“一把手”责任上肩,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研究形势、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积极作为,使矛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化解。

  二是包案责任再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让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问题有人解决,特别要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分线联片包案”制度,对重点案件包案专班履职情况开展督查,确保履责到位、尽责到位、担责到位,矛盾早日妥善解决。

  三是属地责任再压实。强化源头治理,综合运用教育、对话、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化解“三两制”,做到矛盾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规定,层层分解任务,落实稳控责任,健全追责问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作者系中共宜昌市夷陵区委书记)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