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蹲住 研透 解难

(发布时间:2016-12-11)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系群众蹲点调研的实践和启示

                                                                                                                                     李昌海

  今年是我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到位后全面履行职责的第一年。为了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掌握刚刚改革到位后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情况,今年5月份,我局开展了局领导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蹲点调研活动。9名局领导分别带队选择一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蹲点4天,围绕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汇集民智、解决民忧、回应民盼,受到了基层群众、干部的广泛认同。

  蹲住:以作风转变的新面貌深接地气

  只有情系群众,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稳得住心神,扎扎实实地蹲在基层一线调查研究。

  (一)把责任压在肩上。根据省委关于领导联系群众、联系基层的要求,我局把“走访检查、宣传培训、问计基层、体验艰辛”作为此次蹲点调研的主题。制定《省局领导干部联系群众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印发《省局领导联系基层蹲点调研工作的通知》,明确“四不两直三同”的调研方法(即:不预先通知相关部门,不要地方负责人陪同,不要市县局汇报,不与监管对象打招呼;直奔基层联系点,直接走访检查联系点每个村及每个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对象;与基层监管所的同志同吃同住同工作),为开展联系基层蹲点调研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要求,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转。

  (二)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切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及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就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在走访调研中,我所带领的调研组接触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抱着孙子的奶奶。我们问她:平时给孙子吃什么奶粉?每听多少钱?她告诉我们:是蒙牛的,每听二百多元,每个月吃三听;也想给孙子吃外国的奶粉,但吃不起。调研组成员现场讲解了食品安全有关知识,引导其进行理性消费,打消了她的顾虑。各调研组在村内村外,找村民拉拉家常、交流谈心。走访中,还不失时机对村民收入、外出务工、农村政策、村级债务、留守儿童及教育、留守老人养老等社情民意进行了解,既找准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题,又获得了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第一手资料,明确了监管工作的落脚点。

  (三)把任务落实到行动上。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在调研形式上落实。按照“局领导+处室(分局、中心)负责人+一般干部”的形式组成3人调研小组,轻装简从,不做事先安排,不搞层层陪同。在调研内容上落实。除走访摸底外,参加调研的业务处长还利用晚上时间,向基层监管人员、部分村干部讲授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安全监管方法,共安排《食品安全监管》、《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培训24场次。在调研成果上落实。各调研组以“蹲点日记”的形式,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撰写蹲点日记50多篇。形成具有一定分量的调研报告11篇,梳理出乡镇监管机构的行政执法权限、推进乡村卫生室药房标准化建设、开展校园食堂建设活动、农村餐饮监管等22项重点难点问题。调研结束后,我局迅速分解落实到相关处室,明确责任人,倒排时间,强化整改措施,并纳入我省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创新规划之中。

  研透:以求真务实的新状态直击群众诉求

  只有置身于群众之中,真心贴近群众,直面群众的困难,才能摸清、摸准情况,探寻到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规律。

  (一)千方百计听真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心存顾虑、害怕后果,不敢讲实话,你给群众来虚的,群众就给你说空的,所以“要真心听”才能“听到真音”。在调研中,大家沉下身子,走村串户,通过实地查看、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走访了乡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药品零售药店、中药材种植基地、超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院(村卫生室)、餐饮店、食品加工厂等1800多家(个)监管对象。与基层监管干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户、村民、村支部书记、教师、学生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现状。调研期间共收集到5大类76条意见建议。

  (二)刨根问底察真情。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现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调研,而是注重抓住表面现象深入细致地调研,做到群众反映的情况不放过、个别不安全现象不放过、苗头性问题不放过,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基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如:基层人情关系导致行政处罚难实施;农村白酒加工小作坊及食品小作坊“小、散、乱”安全隐患突出;野生毒蘑菇无有效防范措施;农村市场副食品产品和冷冻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无保障;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推行难度大;农村学校食堂没有办健康证,没有冰箱、消毒柜、食材仓库等配套设备设施;村卫生室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随处放置,非药品冒充药品,环境不卫生,等等,这些突出问题,给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追本溯源获真知。只有获取真知,我们的决策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调研组围绕农村食品药品安全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查找症结。归纳起来当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群众缺乏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不能正确判别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受经济条件制约,消费能力弱,贪“便宜”消费心理十分普遍,价格高低成为相当部分农村群众购买食品药品的首要考虑。二是暴利驱使部分生产经营者违法违规制假售假。三溪镇某药房店长曾在乡镇卫生院坐过门诊,应该具备药品基本知识,但为了经营利益她不顾法规的约束,不进行登记销售含麻黄碱药物,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三是基层监管部门基础差。新组建的乡镇监管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条件差,监管手段落后与基层监管对象面广量大、监管任务繁重形成鲜明的反差。四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现行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难以覆盖食品安全的所有环节,同时有关法律法规相互之间有交叉和矛盾,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等职能得不到法律有效保障,等等。这些影响和制约监管工作的“肠梗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解难:以开拓进取的新精神惠民为民

  只有把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真正落实到为民服务之中,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难、想民之所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利民、惠民。

  (一)深入群众,现场解难。各调研组以解决实际困难为牵引开展调研,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反映的事当成家事,把群众的投诉信当成家信,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当成工作指向。在阳新县三溪镇发现某食品厂用自住房搭建厂房,无证违法生产麻花和蛋糕,且无消毒设施,无更衣室,无成品库,无防蝇、防鼠措施,人流、物流不分,更可怕的是为追求经济利益,乱用添加剂,超正常使用泡打粉,调研组当即通知县局综合执法大队到场锁定证据,并向老板作出了停产的处罚决定。茯苓种植是英山县石头咀镇的重点发展产业。但由于申请中药饮片的生产资质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吉利中药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湖北中药材有限公司两家当地乡镇企业一时难以承受,不能对茯苓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只能将其当作初级农产品销售,企业获利薄弱,种植户收益低廉。调研组了解情况后,当场表示将根据掌握的资源帮助牵线搭桥,指导两家企业提档升级,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依靠群众,借智解难。实践证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充分激活蕴藏在群众当中的正能量,真正相信群众、主动依靠群众,就能形成政府与群众共管共治的可喜局面,这也是解决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大冶市灵乡镇蹲点调研组与大冶劲酒集团确立了研究防范和处理毒蘑菇的课题,劲酒集团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还拿出了30万的研究经费。我局根据调研成果,吸收借鉴乡村的实际做法和经验,在拟定的《农村聚餐管理试行规定》中,将农村聚餐备案由村长负责改为由承办的乡村厨师负责,避免了村长碍于人情关系对聚餐备案左右为难的问题。

  (三)为了群众,攻坚克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关口前移,是解决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长远之策。通过调研,我们当前要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攻坚克难。一是深入推进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统一乡镇监管所配置,包括建所面积、必备办公设备、执法装备、快检设备等,加强基层人员素质培训,将乡镇所建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前沿“战斗堡垒”。二是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责任体系。合理划分责权,明确省、市、县、乡监管责权,细化乡镇所工作职能和标准,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所的领导和支持,推进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格化建设。三是健全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依法监管。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全面规划和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把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与法律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四是健全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农村科普站建设,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普及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和饮食用药安全常识,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假识劣水平,切实增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守法经营能力。五是大力开展舆论监督。曝光典型案例,加强示范引导,营造人人关注食药安全、人人参与食药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这次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蹲点调研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集中、目标明确、收获不小、感受很深。特别是对全省系统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开创我省食品药品安全新局面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蹲点调研这一优良传统需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参加调研的领导干部深有感慨,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解决问题的好途径;蹲点调研是一次有效的党性锻炼,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一次求真的理性思考。普遍认为全省系统要建立健全联系基层蹲点调研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制度,一种自觉,一种风气。

  ——认真研读基层这本“无字书”是解难释惑的不竭源泉。群众是永远的老师,基层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调研组坚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以谦虚平等的态度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问计于基层,取到了真经。大家真切体会到,农村是一个大课堂。经验来自基层,办法来自实践,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许多在办公室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在基层及群众那里受到启发、找到办法。

  ——扎实的蹲点调研是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法宝。这次蹲点调研,领导干部天天围着群众转、听着群众说、帮着基层干,一下子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同志们深有感慨:干部对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只要我们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深怀对群众的热爱之情,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把群众反映的食品药品安全小事,当作监管工作的大事,就一定能赢得民心,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优良的干部作风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保证。要真正带动和引导基层加强监管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干部要带着良好的作风,真正深入下去,找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好的经验,探寻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规律。■

  (作者系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