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中共咸宁市委

(发布时间:2016-12-17)

  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内核城市,咸宁牢牢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发展,致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一、两融入。主动“打前站”,甘当“探路者”,积极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咸岳九 “小三角”建设。

  发展战略融入。早在2009年,《咸宁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将“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枢纽”作为咸宁发展战略定位之一。2012年,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对咸宁提出了“实现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枢纽城市”的全新战略定位。瞄准这一定位,多次组团赴九江、岳阳交流考察,联合召开咸岳九 “小三角”区域合作座谈会,共同谋划“小三角”建设。2012年4月,与岳阳、九江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区域规划、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7个重点领域的对接融合。2013年9月,举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研讨会,携手岳阳、安庆、九江达成《咸宁共识》,明确了共同推进区域规划融合、共同打造综合交通体系、共同推进产业分工合作、共同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共同推进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区、共建共享社会保险平台等8个方面的合作事宜,建立市际联席会议制度、区域合作工作推进制度、四市部门对接和重点园区合作机制、信息互通和情况通报制度、咨询机制、民间交流机制等6个方面的合作机制,努力推动经济互融形成极、交通互联形成网、产业互接形成链、旅游互拓形成串、市场互动形成圈、教育互促形成片、生态互惠形成区。随后,交通、旅游、商务等相关部门也签订了行业合作协议。

  发展空间融入。咸岳九“小三角”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具有4大合作优势。一是地缘优势明显。三市地处幕阜山系、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理核心,是湘鄂赣三省经济文化交汇交融的“金三角”,也是三省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大三角”核心中的内核“小三角”。二是交通优势明显。咸宁坐拥 1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境内有2桥、6铁、 8港 、10高速贯通南北。三是资源优势明显。咸宁是全国知名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核电、水电、风电、火电一应俱全,抽水蓄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一起发力,森林覆盖率达54.2%,与青岛、苏州、丽江一道获评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开放发展的环境容量大。四是后发优势明显。2010年12月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游地区”等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我国的产业梯度向中部地区的转移,咸宁处于中部三大城市群的核心辐射圈层的核心位置,具有后发崛起的潜在优势。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咸岳九“小三角”建设,拓展咸宁发展空间。在发展规划上,充分对接《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总体规划》、《武汉新港空间规划》、《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等区域规划,争取上位规划支持,积聚政策资源。在空间布局上,把握咸岳九“小三角”建设机遇,建设北部城镇聚合带,带动南部城镇快速发展,开创由差异化到均衡兼顾的发展新局面。在产业发展上,依托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科技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在市场对接上,签订“小三角”城市区域市场一体化战略合作,并将战略合作范围扩展至安庆。以赤壁、通城打造湘鄂边界明珠城镇促进区域经济融合试点为抓手,推动幕阜山区边贸经济发展。

  二、三做实。抢抓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机遇和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机遇,努力做实开放合作、项目投资、体制创新等工作,加快推动绿色崛起。

  做实开放合作。《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合作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进一步具体化,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鼎立三足之一。咸宁作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开放发展、合作发展的黄金期。近年来,咸宁积极抢抓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产城一体,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互联互通格局;加强区域间的产业互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保、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握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的利好政策,抓紧推进事关咸宁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把握区域发展大势,着力打造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乡村、绿色生活,推动“五化”协同发展。

  做实项目投资。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城镇化“三个一个亿”的主要载体,同时又是生态屏障,发展功能非常突出。近年来,咸宁围绕加强城镇发展联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合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加强开放合作等六大任务,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以项目投资撬动绿色崛起。在交通、水利方面,实施长江干流支流的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协力推进咸宁至九江铁路前期工作和杭瑞高速省际路段衔接,协同加强跨界河湖的疏浚和整治。在产业方面,加强与岳阳、九江优势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协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协同推进重大产业技术攻关。在精准扶贫方面,携手九江、岳阳,有效探索扶贫攻坚与生态环保共赢机制。

  做实体制创新。作为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65次提“机制”、13次提“体制”。长江中游城市群涉及3个省、31个市,推进协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打破地区之间或区域之间的利益藩篱。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咸岳九三市之间的利益衔接和协调机制已初步建立。比如,三市已建立高层协调机制,每次商会都有明确主题和具体成果。在推动产业合作联动与一体化发展方面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系列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在三市之间的创业创新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在交通运输方面,致力实现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一体化。在旅游发展方面,达成鄂湘赣区域旅游“全链式”合作协议,联手打造无障碍旅游示范区。今年8月,以整合党委信息资源为重点,以构建跨区域信息共享战略为抓手,达成《咸岳九党委信息共享交流合作框架协议》。近三年,三市工商、质监、文化等30多个部门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协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四争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既是落实中央、省委战略部署的迫切需要,又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抱团发展的迫切需要,理当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争创发展新优势。

  争创基础设施优势。与岳阳、九江签署《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合作协议》,规划岳阳至咸宁至九江铁路、咸宁至宜春至吉安铁路、蒙西至荆州至岳阳至吉安铁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等项目。咸通高速、杭瑞高速、咸黄高速、通界高速、大广南高速已经建成,武咸城际铁路、武咸快速通道通车,武赤线一级公路高标准改建,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武深高速咸宁段和咸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加快推进。按照二级以上标准加快省际主通道和“小三角”通村公路建设力度。与武汉、岳阳、九江等地加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建合作力度。咸宁职教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引进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商职业学院等武汉高等院校来咸设立分校,咸宁商贸学院正式运营。针对三市产业发展特点,采取“项目+公司”的方式,联合岳阳、九江开展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培训。咸宁中心医院交由同济医院全面托管,是武汉城市圈首家托管医院。通城县开启跨省医疗合作,实行异地同比例直接报销医药费新政,开通120省际亲情服务车,为毗邻的岳阳平江和九江修水等地患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争创产业升级优势。在农业方面,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竹、茶、油茶三个百亿元产业工程,打造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加强与岳阳、九江的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对接,支持优势企业在对方市场举办大型商品展销会。在赤壁市举办的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首届青(米)砖茶交易会上,岳阳、九江组织35家知名企业参展,与咸宁桂花、茶叶等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达成多项采购协议。在工业方面,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咸岳九“小三角”建设为契机,将临江产业(物流)园作为咸宁第二经济开发区来建设,推动沿江产业合作,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发展飞地经济。依托高新区,大力发展配套产业,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咸宁工业园”、武汉经济开发区“咸宁工业园”、咸宁(广东)工业园、咸宁(台商)工业园等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先后建成。在旅游业方面,签署《咸岳九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推出旅游联票、咸岳九旅游一卡通,推动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咸岳九旅游一卡通”在咸宁首发。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3365万人次,旅游收入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6%、31.87%。

  争创城乡统筹优势。充分发挥沿江和京广线的轴线区位优势,构建以过境铁路、公路、水路为主轴的“两轴一群”城镇布局结构,咸宁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主城区、工业新城、职教新城、旅游新城、梓山湖新城、咸嘉新城、向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区、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和河背湿地生态区的“六城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南三县城镇主要依托106国道、杭瑞高速点轴发展,北三县城镇主要依托107国道、京港澳高速点轴发展。统筹指导全市6个县市区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坚持特色化发展,支持通山县以核电、清洁能源、矿产精加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打造咸宁市次中心和中部地区休闲度假胜地;支持崇阳县建设“1+6城镇圈”,构建 “大天城”框架;支持通城县构建“一主城四新城”,建成鄂湘赣毗邻地区区域边贸中心;支持嘉鱼县打造长江临港新城;支持咸安区打造香城泉都中心城、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支持赤壁市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

  争创生态环境优势。协同加强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流域生态安全水平。联合开展跨界河湖流域治理和开发,协同开展省界河流水质监测监控和沿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共同推动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与岳阳合作推进黄盖湖防洪治涝、供水灌溉、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武汉合作治理斧头湖,与武汉、鄂州合作建设大梁子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强与湖南临湘市的沟通协作,争取国家支持对皤河进行污染整治和河道清淤。加强与环幕阜山地区城市的合作,充分挖掘绿色经济潜力,以生态环保旅游养生休闲和新型能源建设为主体,加大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建设力度,推进幕阜山片区绿色经济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