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6-12-08)

                                                                                                                                    黄 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文化领域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了路线图、时间表。我们要认真贯彻《决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努力为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增强文化软实力。

  准确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特点和规律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治性强、敏感度高。只有从战略和全局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性质特点和内在规律,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共性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文化领域的自身特点、特殊要求,切实做到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重点要统筹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关系,既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又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产业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无论是文化事业单位还是文化企业,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四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既要不忘本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以上“四对关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规律性之所在,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才能使各项改革举措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意愿。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当前,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一样,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涉及的深层次矛盾和复杂利益关系叠加交织,深化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对改革任务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才能做到既积极主动,又稳妥有序。对已经基本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继续巩固深化拓展;对已经启动的改革任务,要全力以赴加以推进;对新确定的改革任务,要抓紧进行研究实施;对需要中央统一部署的改革,要待中央明确具体实施办法后再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系统性。中央和省委全方位、系统性地安排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就是经过五至七年的努力,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使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抓住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核心问题,加强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坚持统分结合、点面结合,统筹谋划文化体制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只有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才能使我们的改革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完善、推进更加有力。

  全面推进和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蓝图愿景已经绘就、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我们要进一步抓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统筹谋划,规划路线图、布置任务书、明确时间表,全力以赴推进和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一)着力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优势,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宣传活动,编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制作推出一批“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出版和文化活动。二是大力培育践行,发挥“荆楚群星”榜样作用,设立湖北好人榜、湖北英雄榜、湖北寿星榜、湖北诚信榜、湖北先锋榜。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开展“弘文尚德”系列主题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三是强化思想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研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建好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

  (二)着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一是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县整合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机构和职责,统筹文化管理资源,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精简优化文化行政审批事项,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更好发挥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加强省、市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立省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健全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完善全省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国有文化企业综合效益考核体系,确保文化企业正确经营方向和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四是继续推进全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动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健全确保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三)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推动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依据国家界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内容,明确省、市、县、乡政府事权责任,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服务标准。二是建立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统筹公共文化政策制定和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国家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加强服务管理规范和绩效考核,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实用性、便利性。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农村基层和贫困地区的资金、项目倾斜力度,加强对面向基层群众的公益性演出财政补贴力度、市县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推进“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采购和资助目录,适度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四)着力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湖北广电网络股份公司、省演艺集团、长江广电传媒集团、知音传媒集团等有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挥其市场主导作用。制定扶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建立小微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二是培育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打造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区域性文化资源配置中心,形成功能互补的文化市场体系。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招商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行上市或挂牌交易,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相融合。加快培育产权、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办好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华中图书交易会等全国性、区域性重点会展。支持华中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为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市场条件。三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重点抓好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华中国家绿色印刷包装物流产业园、国家数字出版数据灾备中心、绿色印刷检测中心等国字号重大项目建设。

  (五)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一是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重点加强对荆楚文化的研究、挖掘和阐发,实施编纂《荆楚文库》重大工程项目,办好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加强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与推广。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健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制定《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编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全》,加强国家和省级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文化非营利机构和基层群众性文化组织的作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计划,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舞蹈戏曲等遗产项目的发掘抢救。

  (六)着力推进文化对外开放。一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把政府间交流与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建立制度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办好“荆楚文化走世界”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深化部省合作机制,承办国家级重大文化交流项目。二是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资助我省优秀作品翻译出版,加强国际版权贸易合作,推动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传播湖北声音、提升湖北形象。三是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加快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鼓励文化企业到海外拓展业务,建立外向型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还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我省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余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