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以金融工程驱动湖北经济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11)

                                                                                                                                叶永刚 刘宇奇

  近年来,湖北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这其中,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当前,湖北省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小幅回调,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如何更好的利用金融这个工具支持实体经济,成为发展湖北省经济的关键。

  一、湖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湖北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位于前列。今年上半年GDP实现12061.99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九。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大幅前移,如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6位,较上年同期前移17位。在金融方面,2013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6114亿,排名全国第十,中部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社会融资规模4149亿,排名全国第九,仍是中部第一,增幅居全国第六位;去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04亿,金融业已成全省千亿产业;2013年全省保费收入656亿,排名全国第十。全省有86家A股上市公司,15家海外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71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81家。

  总的来说,在全国经济普遍下行的情况下,湖北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基本符合预期。在看到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错综复杂,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去年同期不同程度放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一)经济增长逐年放缓,发展后劲不足。今年上半年,湖北经济总体增速为9.5%,虽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年10%的目标仍有差距,并且处于近年来的最低水平。从2007年至2014年上半年,湖北经济增速分别为14.5%、13.4%、13.2%、14.8%、13.8%、11.3%、10.1%、9.5%。期间虽有较大起伏,但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上半年,湖北经济发展得益于多个重大建设项目带来的增量效应,在未来项目拉动效应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需要打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规模小,转型升级压力大。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据较大比重,这类产业在经济下行重压之下,转型升级困难。目前,湖北支柱产业为冶金、汽车、电力、机械、化工、电子信息。从数量上来说,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并不足以持久支撑经济迅速发展。从质量上来说,除汽车产业外,其他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排名均不能冒尖。

  (三)省外区域竞争压力巨大,省内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2013年,湖北省经济总量接近25000亿元,在中部排名第二位,与河南省存在较大差距,排名第三的湖南省与我省经济总量基本相等,湖北省在中部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一主两副”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经济总量分别为9000亿、2816亿、2814亿,总和接近15000亿,占到了全省规模的60%。武汉市发展一枝独秀,总量占到了全省的36%。湖北省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大城市拉动效应明显,但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全国百强县仅大冶一家,与我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

  (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同时差距较大。2013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06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6955元,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00元。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不断扩大,已经从2007年的7488元增加至14039元。同时,全省各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3倍以上。

  (五)贷存比持续走低。从2003年到2013年十一年间,湖北省金融机构贷存比分别为83.54%、78.01%、70.38%、69.03%、69.47%、64.47%、68.20%、67.29%、67.89%、67.35%、66.57%,大体上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13年全国金融机构贷存比为71.5%,高出湖北省5个百分点。除了全国共性的因素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贷存比较低、县域金融机构贷存比较低、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不足与经济结构调整是影响湖北省贷存比的重要因素。

  (六)直接融资规模小,占比少。2013年,湖北省社会融资规模为6114亿元,直接融资总量为618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融资量51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1亿元,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银行贷款、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大致是5:4:1,直接融资占比仅为十分之一,资本市场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

  (七)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大型企业缺乏。湖北省资金矛盾依然突出,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居高不下。据调查,武汉小微企业目前从银行贷到款额仅能满足其资金需求量的57.6%。全省工业企业在1-5月利息支出增长9%,分别较1-4月和一季度加快0.3个和3.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偿债能力减弱,资金链紧张。我省大型企业数量少,大型上市企业缺乏,特别是知名民营企业太少。湖北民营企业在发展速度、总量规模、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先进省份有较大差距。

  二、运用金融工程快速提高我省经济发展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运用金融工程方法,通过抓工程的办法来抓金融,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我省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工程是将现代工程方法和高新技术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工程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金融问题。金融工程核心思想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体做法是把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把产业作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通过顶层设计,将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制度设计、市场建设、主体培育、要素保障、多方合作等方面工程化。省委、省政府对金融工程实践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考察调研活动,并在通山县召开全省县域金融工作现场会,对县域金融工程给予肯定并明确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市州县的积极配合下,县域金融工程和市域金融工程已经在我省全面铺开。

  县域金融工程是一把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通过实施县域金融工程,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有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向资本市场突围。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上,通山县与武汉大学合作制定了《通山县域金融工程研究、设计与实施方案》。在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中,通山县率先成立对石材产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专业化担保公司、组建中小企业助保金管理中心、开发“助农贷”、“助保贷”、“股权质押贷”等信贷品种。红安县通过与武汉大学合作,签订了《红安县域金融工程研究、设计与实施方案》,目前有6家企业成功挂牌,开启了“大别山红色板块”。通山县和红安县等地的经验证明,即使是在贫困落后地区,通过盘活金融之水,也可以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市域金融工程是继县域金融工程之后,助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另一有力武器。咸宁市继通山县域金融工程示范之后,于今年4月与武汉大学签订市域金融工程合作协议,从七大方面开展合作,制定了未来三年三个阶段的实施计划。今年3月,黄冈市与武汉大学签订市域金融工程合作协议,全力打造“大别山金融工程”。恩施州和十堰市的市域金融工程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开展之中。通过县域金融工程及市域金融工程实践,我们为湖北省开展金融工程支持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运用金融工程支持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顶层设计尤为重要。湖北省的金融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应该明确现阶段金融发展的方向、目标和着力点,首要工作就是为金融发展做顶层设计。这其中包括三个问题。一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市场体系不仅包括金融市场,还包括泛金融市场。二是武汉市金融中心建设问题,尽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在中部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三是县域金融建设问题,县域金融具有巨大活力,未来大有可为。

  (二)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市场是无形之手,政府是有形之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区域,需要政府及时出手,加强对经济的引导。政府通过培育市场主体、优惠政策和增信支持,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与金融资本对接,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要将政府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和市场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结合。

  (三)以资本市场为突破口。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湖北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应当借力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通山板块”的诞生,验证了有限的产业需求与无限的资本市场连通产生的巨大效应。湖北省应当大力推进多层次、多业态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加快各县市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联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资本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企业挂牌上市后,既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向银行进行融资,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向金融市场融资,还可以借助信托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结合,形成互补和相互竞争的格局,扩大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五)严格控制金融风险。金融工程强调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务必要考虑金融风险的问题,必须在保证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实施金融工程支持方案。在通山县域金融实施过程中,通过编制县域四大部门资产负债表,有效监控县域金融风险。这种方法可以顺利推广到全省金融风险的管理中。

  三、金融工程支持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成效

  对于金融工程支持湖北省经济发展成效,可以从县域、市域和省域三个层面进行概括。

  从县域层面来说,金融工程有关方案的实施,已经在通山县有了明显的效果,各项经济和金融指标发展势头良好,整个县的经济增长潜力相比过去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2013年末,通山县余额贷存比达到62.8%,比2011年提高15.7个百分点;新增贷存比达到108.4%,比2011年提高64.6个百分点,是湖北省第一个实现资金回流的县。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的建设上,通山县为湖北省其他县域地区带了一个好头。14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打造出资本市场的“通山板块”。目前县域金融工程已经推广到湖北省的几十个县市,这些县市的金融工程支持方案正在制定或者落实之中。

  从市域层面来说,咸宁、黄冈、十堰和恩施已经开始实施市域金融工程,有关规划方案已经形成,目前正在落地的过程之中。咸宁市开展幕阜山金融工程,主打金融市场建设,试图把通山县的成绩扩展到全市。黄冈市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立足于市本级和所属各县市,整体工作已经在有序开展。十堰市创立秦巴山金融工程,以产业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汽车产业金融工程。恩施市筹划开展扶贫金融工程,创造性地利用扶贫资金,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从省域层面来说,湖北省金融工程规划方案已经基本形成,省域金融工程的框架和实施路径已经十分明确。从区域金融工程和产业金融工程两个角度出发,省域金融工程将会给全省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现阶段,有关县域和市域的工作已经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全省金融规划也有前期的工作基础,部分产业金融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未来省域金融工程的实施难度会明显降低,同时,将会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效果。

  四、金融工程支持湖北省经济发展具体可着手的工作

  从湖北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金融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做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提高认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坚持金融领先战略,将金融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金融先行从而激活经济发展的要素。再次要做好金融规划,将金融创新项目细化、量化。最后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分工,完善沟通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

  (二)充分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信贷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应该着力提高贷存比。目前武汉市贷存比高达85%,而我省县域仅为43%,要特别注重发展县域金融,提高我省县域金融机构贷存比。要进一步深化和各上级部门合作,争取更多金融资源。同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强信贷活力。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利用直接融资带动间接融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贷存比为指标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三)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进一步拓展放大资本市场功能,一是要突破性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引导企业走进股权市场,提升直接融资的意识和能力。做好集合债和城投债的发行工作,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二是要吸引保险资金投资。今年以来,湖北保险资金协议投资1300多亿,意向超过3000亿,已到位500多亿。保险机构与湖北投融资项目进行了深入对接,对今后一个时期保险资金投资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打造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一要继续发展已有市场,发挥好金融要素市场的交易及融资功能,同时做好市场与各县市的对接工作。二要加快交易所建立步伐,推动碳金融交易、林权交易、农村土地流转、矿产交易、汽车零配件交易等要素市场建设。金融市场的业务要立足于实体经济,发挥市场之手配置资源的作用。

  (五)强化政府增信作用。一是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借助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拓展财政资金增信渠道。二是加强融资担保服务,通过充实担保机构资本金,为更多企业提供担保。三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以股权或债权等方式投资支持创业企业发展;通过设立企业上市专项基金,用于企业上市工作的奖励和补助,加快优质企业上市步伐。四是发展农业保险并予保费补贴,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

  (六)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要在全省范围内搭建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一套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风险监测体系,对总体和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家户部门四大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密切关注金融风险点,对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的资金状况、偿债能力开展跟踪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预警,提早预防,做好各项风险管理工作。建立金融风险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七)建设金融中心。目前武汉市已经完全具备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实力和能力。以武汉市为核心,大力构建中部金融中心,在地级市设立区域金融中心,在县域设立金融服务中心,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省、市、县三级互动的金融体系,合理有序配置全省金融资源。通过培育金融主体、发展金融市场、做大金融总量、积聚金融人才、推进圈域融合和优化金融生态,打造武汉区域金融中心。■

  (作者分别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学博士)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