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

(发布时间:2016-12-24)

                                                                                                                                    王海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恩施州作为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截至2013年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7%,居全省第一位,全州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恩施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来抓。近三年来,全州累计减贫56.5万人,居全省第一位;GDP增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增长8.1%,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恩施召开,全州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向着全面小康目标阔步前进。

  一、以“修路”为先,以“两通”(交通、通信)为重,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全面小康的“支撑力”

  要想富,先修路。曾几何时,“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基础设施滞后是恩施最大的制约瓶颈。“十二五”时期,全州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54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相继建成4条高速公路和1条铁路,开工建设6条高速公路、3条铁路。恩施成为全国第一个通动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机场开通航线9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主要城市。长江巴东港客货码头开通营运,州城连接各大景区的983公里绿色生态旅游公路正式通车,全州88个乡镇100%通沥青水泥路,2512个行政村100%通公路。目前,恩施已形成由铁路(动车)、高速公路、航空港、水运港为主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

  回首过去,恩施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比全省落后了20年;第一条铁路开通比全省落后了60年。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与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恩施州积极抢抓“互联网+”新机遇,将“信息高速公路”“宽带恩施”作为弯道超越、换道超越的“第一条路”来谋划与建设。目前,全州80%的行政村开通电信宽带,“幸福新农村IPTV”用户突破4万户,宽带家庭用户达40万户,覆盖农村人口120万人,手机用户超过300万人。恩施州率先谋划和成立了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局及其运营中心,率先建成全省第一家上线的全媒体产品——“长江云·云上恩施”,实现了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等“一网打尽”,实现了与州内外、国内外的信息无缝对接和实时联通,有形的立体交通和无形的信息联通,“两通”正成为拉动州域经济的新动能、全面小康的强大支撑力。

  二、以“特色”为先,以“富民”为本,聚焦产业精准扶贫,增强全面小康的“经济实力”

  在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唯有壮大特色产业,才能持续持久地脱贫富民。依托“世界硒都”特有的硒资源,以“富硒+”为新机遇,大力推进现代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大健康等七大产业链建设,率先成立了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和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国家质检总局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富硒产品质检机构落户我州。联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先后成功举办两届中国“硒博会”,持续放大“世界硒都·中国恩施硒谷”影响力。目前,全州硒产品销售额占全州农产品销售额60%以上,仅烟草产业年缴财税60亿元以上,从事富硒产业的农民年收入总额达233亿元,农户年均收入5.2万元。

  抢抓恩施作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纳入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机遇,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旅游综合指数居全省“四强”,5A级景区总数位居全省第3位,连续三年旅游综合收入均超过200亿元,去年游客人数3700万人次,带动10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5年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屯一起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适时推出“大健康”产业,成功举办中国利川山地马拉松赛,并成为国家体育局确定的全国三大马拉松赛事之一,成功举办中国·恩施大峡谷热气球节,旅游产业已由观光型,向度假型、参与型转型升级,成为脱贫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

  积极抢抓“互联网+”新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乘数效应,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孵化与涌现出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业态,进一步增强全面小康的创新引领力。

  三、以打开“山门”为先,以打开“脑门”为要,聚焦先行先试先探索,增强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

  贫穷不可怕,一时落后也不可怕,思想落后、不思进取才真正可怕。要大开“山门”,必先打开“脑门”。大力推进思想解放,深入实施“开放活州”战略,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敢想敢干,先行先试。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指示和李克强总理视察恩施时提出的“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的要求,全力推进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积极推进跨省区域合作,探索建立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在全省率先运用“军事化管理”推进精准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精细制定“作战图”,精准扶贫考核权重由4%提高到70%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竞相落地。其中,旅游扶贫方式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肯定,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推广。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针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多、农民办事不方便、村级党组织薄弱等问题,探索了“村医村教进班子、农民办事不出村、法律顾问进乡村”“三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捷、坚强的党组织带来的关怀服务及温暖、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先行探索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

  全面推进州县两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容错”“容缺”审批的改革办法,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监管清单、负面清单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实现行政审批“州市同城”“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恩施州成为全省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时限最短、服务环境最优的市州之一。

  四、以“保护”为先,以“绿色”为本,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面小康的“承载力”

  地处武陵山区,恩施州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制约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和根本的出路也在生态。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坚持生态恢复优先、保护优先,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彰显绿色发展,大力推进长江一级支流清江的修复与保护,探索实行县、乡、村三级生态保护“河长制”,为湖北保护“长江之腰”作出恩施贡献。

  严格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认真开展生态城市、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推进城乡环境连片综合治理。我们深入开展“绿满荆楚”行动,实施“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五个专项治理,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70%,居全省第二位。全州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在300天以上,被新华网友票选为7个“中国最佳洗肺城市”之一,恩施也跻身全国长寿地区之列。

  五、以“干”字为先,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本,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全面小康的“凝聚力”

  “干”字当头。“不苦干,就不能脱离苦日子;不实干,就不可能过上好生活。”这是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同志的话。王光国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带领各族群众以“三年五年修不完,十年修,这代人修不完,下代人修”的愚公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苦干实干,历时6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被群众誉为“愚公支书”。王光国同志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村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村也将率先脱贫摘帽,他是全面小康进程中一个先进,是我们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典型,也是民族地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代表。

  全面小康是干出来的,民族团结进步也是干出来的。全面小康,关键在党。恩施州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全过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跟党走。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唱响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形成各民族融洽和睦、亲如一家的良好局面,恩施州连续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今年8月30日,恩施州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称号。■

  (作者系中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