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以“四门”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刘 路

(发布时间:2016-12-07)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襄阳市襄城区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四门”(敲门、串门、启门、守门)行动,服务居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此项工作经验被中组部纳入全国党员学习培训教材,在全国推广。

  一、“四门”行动的主要做法

  “四门”行动是襄城区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进行的有益探索,着重为空巢老人、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受到广大居民群众普遍欢迎。

  一是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爱心。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区老龄人口逐年攀升,“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和病痛照料问题日益凸现。社区党组织对这部分特殊群体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对空巢、孤寡老人逐一登记造册,发动党员、带动群众与空巢、孤寡老人进行结对帮扶,组织青年志愿者不定期到老人家中探望。社区一位九旬老人周万里,无儿无女,丈夫去世后,仅靠抚恤金和低保金生活。社区党组织把老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安排社区党员干部进行结对帮扶,经常帮老人做家务、嘘寒问暖。她高兴地逢人便说:“谁说无儿无女老了一定会过得孤孤单单,遇到了荆州街社区这帮孩子,我不是一样过得幸福、安康嘛!”

  二是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贴心。社区党组织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变“上访”为“下访”,每周至少要进居民区三次以上,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自开展“串门行动”以来,社区党组织帮助解决居民各类问题2.6万余件。社区居民崔双川下岗后,求职无门,生活困难,社区党委主动帮他找了一份公司门卫工作。后来他升职到了管理岗位后,还积极介绍社区的其他7名下岗职工到其所在公司就业。

  三是常启封闭心灵门,沟通疏导送舒心。信访工作无小事。由于旧城改造、企业改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极少数居民上访。为有效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气,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及时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困惑。陈某是70年代的下放户,现已78岁。为解决返城后的相关待遇问题,他曾多次进京上访。由于涉及到政策问题,他的上访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社区了解到他生活困难后,为他解决了低保问题,还派人到他家中帮忙做家务、陪他叙家常,使他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真诚关爱。他主动与社区签订了一份协议,表示绝不再上访。

  四是常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调送安心。襄城区作为中心城区,流动人口较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为此,社区开展了“守门”行动,广泛动员社区内的“五老”(老党员、老积极、老干部、老教师、老组长)组成老年志愿者巡逻队;成立由社区青年团员、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组成的治安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和楼栋关照队。荆州街社区居民楼居住的年轻人较多,逢年过节,他们会回老家探亲访友,一走就是四五天。为此,社区巡逻队加强巡逻,有效防止了盗窃案件的发生。

  二、“四门”行动取得的成效

  “四门”行动开展以来,襄城区社区服务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居民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空前高涨,居民和社区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一是特殊群体有依靠,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自“四门”行动推开后,党员干部共与2752名空巢、孤寡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在这些“编外子女”的悉心照料下,空巢、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得以解决,获得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党员优先干、带领干,激发了社区居民互帮互助意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居民困难有人管,党组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员主动出击,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如社区党组织了解到双职工家庭的小孩放学后无人照管,创新利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办了“四点半学校”,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社区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居民的信访问题大幅下降,先后有7名缠访闹访户自愿和社区签订了不再上访的协议。自开展“四门”行动以来,全区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居民心理有困惑都主动找社区党组织倾诉、沟通,社区的“谈心室”共接待居民群众17400余人次,一大批基层矛盾得以及时解决,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的局面。

  四是居民安全有保障,居民参与管理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守门”行动以来,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力量,发动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打造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治保体系。3年来,社区的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降到了历史最低,通过社区志愿者巡逻队,先后直接抓获盗窃分子30余人,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170余条,切实保护了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体会

  襄城区开展“四门”行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我们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以强化服务为核心的功能定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作用,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功能定位,把握好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对基层党组织应该做什么已明确定位。当前,由于经济转轨、企业转制、社会转型的实际,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服务”,以服务促发展、聚人心、保稳定。襄城区“四门”行动的实践,正是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任务,以群众需求为基本导向,集中体现了“服务”这一核心要求,为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必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开展“四门”行动中,襄城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把服务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当成工作的大事,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社区工作是否落实、服务是否到位的标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全力以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党员的真情付出换来群众的真心信赖,大量社会矛盾得以化解。服务群众不是空口号、虚任务、软指标,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具体小事做起,办好小事汇集起来就是办好了民生大事,就能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第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关键是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襄城区在开展“四门”行动中,倡导“居民的事就是党员的事、大家的事就是党组织的事”。问计于民,用民主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实现党组织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群众促进党员、党员促进党组织的良性互动,使为民服务成为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和广大志愿者的价值追求、自觉行动,让党员群众在自我服务、互助服务、共享服务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第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实践表明,制度建设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襄城区在开展“四门”行动中非常重视制度建设。比如,建立完善活动机制,制定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各类志愿者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要求;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机制,等等。这些相互衔接、指向一致的制度机制,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保证“四门”行动可持续开展。■

  (作者系中共襄阳市襄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曾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