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在严实要求中奋进罗联峰

(发布时间:2016-12-24)

  2015年以来,宜都市委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三市三区”目标,坚持“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市第一”工作标准,真正把严实要求落实到发展提质上、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上,凝神竞进、奋力作为,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提质发展。2015年,宜都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再进五位,首次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实现“双百强”目标,谱写了科学发展新辉煌。

  一、倡导严实精神,推动发展提质

  用“百强再进位”检验专题教育成效。市级领导人人联产业联企业,组成21个课题组围绕全面推进“宜都内生动力型发展”专题调研,切实把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优化结构三者统一起来,全面促进转型升级,百强位次从98位前进到目前93位。

  一是项目优先促增长。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培优环境招商、延伸产业链招商,全市招引在建项目283个,总投资645亿元,到位资金315亿元,其中新签约62个,新开工项目58个,新投产37个。实施“企业上市工程”,设立企业上市挂牌奖励专项,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成效显著,东阳光药业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家,四板挂牌达到7家,已签约主板上市5家。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额完成,医药、化工、装备3大产业产值过百亿,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13家企业入围全省民企百强。

  二是创新驱动提质量。突破发展瓶颈,出台“1+6”产业扶持政策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20条意见。筹措资金1亿元,成立全省首家县域科创基金。设立精品名牌奖励专项,新创建全国工程技术中心1家,新申报发明专利186项,全市精品名牌达到60个,成为全省品牌创建示范市。新增高新企业6家,总数达到33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9.7%。土老憨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荣获全国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市内企业围绕提质增效、智能制造,实施技改扩能项目25个,累计投资过百亿元。推进党员创事业、干部创产业、能人创企业、全民创家业“四创工程”,发展“互联网+县域经济”,组织千人开展电子商务专题培训,宜都电商协会网罗企业306家,产值过10亿。

  三是融合发展优结构。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全国唯一的柑橘农业公园。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以清江宋山养生谷、青林养生园和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为依托,以清江、渔洋河天然生态山水资源为载体,加快建成全国绿色健康产业清江示范带和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建设6大商贸区,努力构建“5分钟消费圈”,打造宜昌东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地区农产品批发中心和新能源配送中心建设。强力推进荆门山文化旅游城、青林寺古镇、杨守敬书院建设,联通宋山、三峡九凤谷、古潮音洞、奥陶纪石林、梁山生态旅游线。鼓励企业走出去,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实现外贸出口4.3亿美元,增长16.2%;利用外资4800万美元,增长11.6%。

  二、坚守严实作风,持续改善民生

  用共享发展成果检验专题教育成效。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持之以恒抓好民生工程,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一是为民惠民,办好民生实事。贴紧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需求大抓民生实事,投资200多亿元的宜张岳宜高速加快建设,宜都境内全线贯通。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28公里,实现村村通客车。探索涉农项目“先建后补”新机制,水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唯一试点县市。新解决农村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投资3100万元推行城乡垃圾清运一体化。扎实开展绿满荆楚、河道畅流、美丽乡村、低产田林集中整治工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815人,中组部、农业部授予宜都为全国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二是提升文明,推进四城联创。围绕宜居宜业宜旅,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构建全民创建体系,成立创城办公室,积极开展“志愿者云”服务,实施市场综合整治和庭院美化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评估验收的县级市。

  三是聚力攻坚,加快精准扶贫。围绕2017年率先脱贫和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住房改造安居、产业发展扶持、保障就业兜底、教育助学扶智“五大工程”,对困难群体托底保障,对困难家庭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设立5000万元应急救助基金,启动7000户土坯房整治,力争两年内全部完成。

  三、厉行严实标准,落实从严治党

  用作风建设新进展检验专题教育成效。“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坚持1/3时间在一线,项目化整改不严不实问题186个,带动全市党员干部严实奋进。

  一是树立导向,促进干部“两为”。一方面严管干部。全面开展“察担当促有为”活动,建立严格的实绩考评和问责体系,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排位,对排名靠后的进行诫免谈话,连续两年靠后的就地免职。坚决破除“为官不为”,公开曝光“庸懒散软”行为,对75名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整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力量,组建市委市政府综合督查室,由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兼任督查室主任,形成“1+5”督查工作新格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着力建设乡镇“一府三中心”运行新机制。另一方面激发活力。深化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遴选156名年轻干部入库培养。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对32名市乡中层干部实施跨部门、跨行业交流。推出好支书吴界、扶贫书记杨开科等身边的党员先锋,推出“路桥铁军”“住建先锋”等先进团队,激励党员干部忠诚担当、干事创业。

  二是夯实基层,推进“五项行动”。坚持党建引领,从实处着力,在细处着手,往深处推进,实施“五项行动”,提升基层组织“五个功能”,建设善治宜都。开展“堡垒先锋”行动,强化政治引领;开展“两个倍增”行动,促进强村富民;开展“连心惠民”行动,更好服务群众;开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行动,创新社会治理;开展“五美创建”行动,促进社会和谐。推行“互联网+、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全力打造宜都党建“润”品牌。实施“五强书记建设工程”,推进12个三类村晋位升级。加大村级保障,今年村主职干部工资报酬将超过4万元。

  三是强化落实,推行“三个清单”。认真履行市委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市委常委人人领办党建项目,层层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分市直、乡镇、村、社区等7个领域制定责任清单、项目清单、考评清单,对照清单抓落实,依据清单严考评,推进从严治党落地生根、全面过硬。■

  (作者系中共宜都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