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Information Release
(发布时间:2023-09-21)
胡玖明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创造性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湖北路径,赋予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使命。一丝不苟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孝感落地落实,必须把打造重要节点城市作为目标引领,把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作为根本路径,把强县工程作为基础性工程,把共同缔造作为工作理念和方法。
一、锚定“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定位,切实把孝感做大做强
我们认真研究孝感与武汉的关系,系统把握单点和节点的关系,在深化市情认识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理清重要节点的内涵、目标和思路,发挥好比较优势,不断把孝感做大做强。
(一)深化对“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内涵的认识。一是从空间格局发展形势看,武汉正向组团多极发展,孝感处于武汉都市圈的西北部,生产服务、公共服务、商贸服务有一定的密度、品质和能级,能够起到空间拓展、产业配套、功能互补的重要作用。二是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孝感处于武汉都市圈产业链合作圈层,是武汉都市圈科技转化和产业创新承载地,具有华中市场、武汉区位、孝感成本的聚集效应。三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孝融合发展,孝感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作为重要战略。今年4月7日,武汉都市圈研究会发布了2022年圈内城市融合指数,孝感综合排名第一,5项指数居首位。随着武汉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重要节点城市天时、地利、人和,迎来发展最好时期。
我们将顺应这些发展趋势,在城市功能、产业功能、交通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发挥节点作用,加快建设“一城四基地”,即:中华孝文化名城,华中地区商贸物流和供应链基地,武汉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旅游康养基地。
(二)明确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的目标。从比较优势来看,孝感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有1条城铁、3条高铁、3条普铁、23条公路、2条水路与武汉连接,汉孝边界长242公里;资源要素富集,素有“膏都”“盐海”之称,是全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粮食调出区之一;产业特色鲜明,2018—2022年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是航天“大国重器”的重要制造基地,拥有6个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集群;孝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孝勇军营等“五孝”品牌深入人心。从短板不足来看,城市能级较低,中心聚集功能不强;空间格局较散,城市集约程度不高;头部企业较少,主导产业带动力不强;区域链接较弱,枢纽服务能力不够。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用足优势、转化劣势,确定打造重要节点城市三步走的目标。近期目标,2023年GDP突破3000亿元,全面推进重要节点城市建设;2025年,城市、产业、交通、生态功能不断完善,GDP达到3500亿元以上,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期目标,2030年,GDP达到5000亿元,节点功能显著增强;2035年,GDP达到700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重要节点城市。远期目标,21世纪中叶,“一城四基地”成势见效,GDP较2025年增长3倍,全面建成重要节点城市。
(三)理清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的思路。一是构建外联内畅、立体高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孝汉应高速等重点项目,新开工建设硚孝高速西延伸线、武汉都市圈环线孝感南段和北段等项目,积极推进武汉地铁20号延伸线S8、武汉枢纽直通线等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二是对接和融入武汉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重点推进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全球零售食品龙头麦当劳孝感产业园等大型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功能区和联动区,协同打造武汉都市圈北部物流大通道,形成“商贸接汉口、科创接光谷、智造连汉十、物流接三港”的发展格局。三是推进公共服务更深层次共建共享。持续推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共享,鼓励市内医院、学校与武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政务服务广泛互联共享,提升孝汉文化体育联系紧密度,支持在汉金融机构到孝感拓展业务、开展融资服务。
二、明确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的“底图单元”,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以流域综合治理守住安全底线,以新型工业化突破性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主城崛起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一)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一是守牢水安全底线。以汉江、府澴河、汉北河“一江两河”骨干河流系统治理为重点,稳步推进中小河流和水库系统治理,全力服务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建设。二是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以汉江下游、府澴河两个二级流域片区为重点,实施重点入河支流、重点湖泊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三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守牢507.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6亿斤以上。四是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严控全市24处、37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水、岸、路、景、产、城融合发展。
(二)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华纺供应链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涤纶线和汉派服饰板块,不断提升纺织服装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加快推进恒安纸品卫品产业园、金凤凰包装产业园、五洲特纸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传统造纸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转型,形成链条完整、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纸业集群。开发高附加值盐化、磷化、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等产品,推动盐磷化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力争今年纺织服装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盐磷化工、纸塑包装产业营收冲刺500亿元。二是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积极对接全省五大优势产业,依托“光谷产业紧密协作区”,推进光电子信息在激光、电光源等领域突破性发展,力争到2025年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收600亿元、规上企业超过120家。加快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项目建设,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日商产业园提质增效,力争202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800亿元以上,在“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中快速发展壮大。
(三)坚持节约集约,以“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进主城崛起。一是打造生态秀美滨湖城市。聚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资源集约,推动主城更新提升,打造老城、东城、南城、毛陈等四个片区;推动临空区建设武汉北部综合性服务节点,形成“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的“一城一区”空间格局,到2035年,把中心城区建成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Ⅱ型大城市。二是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城市。在孝南区,布局纸卫包装、食品加工、现代商贸服务等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中华纸卫品之都、华中国际食品交易中心;在市高新区,布局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在市临空区,布局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打造产城融合的临空新城。三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主城老城片区,复兴孝文化古城,重塑澴川“新八景”;在东城片区,加快金融中心、邓家河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滨湖文化休闲商务区;在毛陈片区,依托首衡城,打造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在南城片区,发展商务办公,推进产城、站城融合;在临空区,依托天河机场航空枢纽,打造集临空经济、智造、科教、文旅、生活于一体的临空新城。高质量完成总投资278.4亿元的78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全面建成“城市大脑”、实景三维孝感平台,实现主城区运行管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三、把强县工程作为打造重要节点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县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融合的主单元。
(一)切实提升县城建设的质量水平。一是彰显县域经济特色。汉川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产业,力争在全省十强中走在前列,在全国百强中争先进位;应城发展精细盐化工、绿色建材等产业,力争进入中部百强前40位,挺进全省十强;云梦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安陆发展食品加工、金属制品等产业,打造全省全域旅游目的地;大悟发展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孝昌发展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建成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二是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强化县城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密度、高度、强度,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加强保障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职住平衡。三是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县城医疗、教育、文化水准,吸引县域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市民化。
(二)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坚持把“功能城镇、实力产业、和美乡村”三项行动作为有效路径,把特色农产品强链工程作为有效抓手,把做好“接二连三”文章作为有效方法。一是深化特色农产品强链工程,让富民产业更“特”。对接全省“十百千万”工程,延伸“米”产业链,糯稻基地规模扩大到100万亩,全力支持麻糖米酒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市食品加工产业2025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延伸“蛋”产业链,支持神丹公司打造种苗培育孵化、畜禽养殖、饲料加工、蛋品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努力把全市禽蛋产业链条做长做粗;延伸“茶”产业链,开发和拓展茶饮品、食品添加、茶美容产品市场,换“赛道”突破发展茶产业。二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价值链更“长”。充分挖掘大悟红叶、安陆银杏等农林资源,大力发展农业观光、采摘等农旅融合产业;立足孝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建设中华敬老园等康养项目,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积极举办孝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发展“旅游+体育”等新业态,推动全域旅游突破性发展。三是深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口袋更“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以土地托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合联”运营机制;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加强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网络建设。
(三)构建统筹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城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每个县(市)建设2—3个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功能配套齐全的中心镇、特色镇。力争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率达到80%以上。深化全市13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因地制宜建设幸福食堂,提高多元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设示范托育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四)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聚焦“四个有效”目标,巩固拓展共同缔造试点成果,抓好全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孝昌县试点工作,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由共同缔造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五)建设美好农村人居环境。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绘好村庄规划总体平面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图、产业发展图“三张图”,推行农房通用图集,力争到2025年新建农房有设计方案或采用标准图集的占比达到70%;深化“路长制”,力争到2025年“四好农村路”达到1.7万公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厕所建改质量,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水平,扎实推进垃圾分类,美化村庄环境。
四、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推动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一丝不苟落实先行区建设战略部署
坚持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闭环机制,保障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孝感高效落实。
(一)以规划共谋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将《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各级党校主体班重要培训内容,全方位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解读,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明白、想明白、干明白,确保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路径一致、行动一致,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以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丰富拓展工作路径。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组织和发动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管”,积极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四化同步发展、强县工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构建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三)以能力提升保障规划刚性落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加强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切实增强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本领,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四)以机制创新健全一体推进格局。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压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部门联动,扎实抓好任务分解、高效落实;坚持各方参与,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力量,推动工作部署有效实施。
(作者系中共孝感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