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经济纵横

经济纵横

深化产才融合 建设武汉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发布时间:2023-09-21)

匡绪辉 陈 志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同时也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着力解决一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卡脖子’问题,推动‘三高地、两基地’建设,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
  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助推人才成长。人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产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研发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作用,才能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才能更进一步促进人才的集聚,推动经济持续繁荣和社会不断进步。把武汉建设成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关键在做好产才融合这篇文章。当前,武汉市在产才融合上还存在发展机制不够健全、发展平台载体建设相对滞后、引才留才政策吸引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八个方面进行完善,拓展发展路径。
  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聚才汇智实效
  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行动和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聚焦产业发展配置人才资源,重点围绕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引进和培育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围绕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和产业数字化先导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以领军和核心骨干创新企业为主体,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人才创新联合体,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着眼“高精尖缺”,深入对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人才富矿”,瞄准产业技术关键领域,大力招引高层次专家、科技创新人才等资源,撬动产业能级加速跃升。围绕重要产业、重点项目,优化政策,拓宽渠道,加速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洼地。
  二、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生态,为人才发展赋能
  聚焦环境生态打造,不断完善生态功能配套,加强人才安居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以专业的服务、宜居的环境赢得人才信任、抢占发展先机。优化生活环境,持续完善产业园区绿化设施建设、交通条件,提供多种类型、不同档次的住房,满足人才的基础性居住需求。优化工作环境,持续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办公用房、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等办公系统设施的数量与质量,为相应的科研工作提高启动资金支持。大力提倡创新及产权申报,针对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研究计划项目成功者,予以适量的资金支持。适当放宽人才流动的自由性,对于有意调出单位者,应给予必要的方便。依据相关法律及政策,创新职称评定方式,打破户籍、体制、学历、资历等限制,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人才可直接认定职称,赋予重点企业职称评审自主权。
  三、建设人才数据平台,编制世界人才地图
  着力建设人才数据平台,做到网联全球人才,为海内外人才引进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建立国际化的高端人才智库,以智库为平台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论坛,了解国内外高端人才发展的趋势和新特点,掌握高端人才的空间分布和专业结构,为人才引进、人才问题研究、人才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借鉴其他新兴经济体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引进海外人才的成功经验,建设国际化社交网络平台,实现海内外人才资源互通,赢取国际人才竞争主动权。最后,以智库平台、国际化社交网络平台等为基础建设海外人才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人才信息按照行业、领域、能力水平进行分层分类,编制世界人才地图,根据权限和需求为本地高校、企业和政府提供对应的国际人才信息支撑。
  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人才引进可持续机制
  优化引进人才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对引进的科技人才进行考核、监测、评价,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以保证人才引进质量。探索建立国际化、高水平的人才研究中心,对各类引才政策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鼓励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对人才使用的追踪评价机制,以促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高层次人才评价中心或评价机构建设,组建高层次人才工作专家库,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实现高层次人才评价与人岗匹配智能分析与决策,开发人才评价及人岗匹配智能系统,提高评价及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五、积极推动人才优势转化,释放人才引领驱动效能
  加强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积极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组织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高效可靠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在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紧扣发展大局,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聚焦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着眼发挥人才的实际效用,积极探索引才、育才、用才新路径,推动人才价值充分释放,最大限度地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六、持续建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产业优化升级保障
  建立定期调度、定期督导、年终考核的推进机制,切实做到产业布局、项目推进、人才引育同频共振,实现全线推进、同向发力。根据人社部的工作部署,加强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建设专家服务平台,给予专项课题及经费支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常态化制度,既方便经常性咨询,也能及时了解人才心声及遇到的困难,使困难得到及时解决。持续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探索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建立当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高效汇聚高端人才资源,全面梳理凝练“高精尖缺”人才目录清单,精准编制人才图谱,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全国一流的人才政策体系,着眼长远抓好接续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选树和支持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储备一批青年后备人才,推动各类人才向产业集聚,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七、不断优化交流合作载体,促进产才双向互通
  聚焦载体平台建设,以园区为依托,加大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培养力度,建设一批“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孵化平台。推动各类创业创新要素的在线汇聚和开放共享,促进上下齐动、区域联动、行业互动的协同推进体系,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中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培养,为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提供良好条件。鼓励高校院所开设前沿交叉学科,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一批素质优良、技能过硬的工匠型人才。积极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有机衔接的育才模式,鼓励头部企业面向社会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实用人才、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应用型硕博研究生,实现学校与企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真正实现根据产业和市场需求培育人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新模式。建设一批跨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平台,常态化组织“联百校、转千果”“智慧之光”等人才智力成果对接活动,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
  八、协同推进产才高效联动,凝聚产才融合发展合力
  推动产业布局与人才发展同步规划,人才职能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保人才工作嵌入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布局、项目建设、政策保障,形成“抓人才不离开产业,抓产业不脱离人才”的良好格局。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部署,建立健全“双招双引”机制,在招商引资中同步安排招才引智活动,实现人才、技术、资本、项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打造一支崇尚自主创新、熟悉行业规律、了解国际规则、精通现代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和高端人才项目实行“一事一办”,不看头衔、不看称号,契合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政策,实现对产业发展的靶向支持。推动产业资金与人才资金同步落实,构建从技术孵化、到创新融资、到产业扩张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扶持体系,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依托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卡脖子”技术,以光电、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领域为重点,实现人才招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作者分别系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