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经济纵横

经济纵横

以新型工业化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3-09-21)

王能应 王凯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我国经济内部循环不畅,国内需求不足,供给侧存在结构性问题,迫切需要实现动力的转换,畅通整个国民经济循环。
  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必要性
  经济增长需要供给侧的推动力和需求侧的拉动力的同时驱动。供需两侧的推拉驱动,处于一种对立统一和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过程。因此,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供需两侧的相互匹配及二者共同的螺旋式增长。但是自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供需两侧的问题一直存在,成为影响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堵点难点。
  (一)我国内需潜力未充分释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外需拉动型,开始接收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组装环节,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逐步由低水平转向中高水平,但这些高端需求无法被及时满足,导致我国居民对国外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内需转化为外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扩大消费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消费环节堵塞,“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就难以实现。此外,就投资需求而言,存在着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和资本市场结构性扭曲问题。国有企业的问题在于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民营企业同时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和融资难的问题。
  (二)有效供给不足,供需不适配。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负责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形成了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发展方式。在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取巨大红利的同时,我国也对国外的先进生产要素、关键核心技术、重要零部件与元器件等产生了较高程度的依赖,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板与不足。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供给侧自主能力滞后于需求侧升级换代,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中高端需求。只有工业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经济循环才能拥有产业支撑与不竭动力,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三)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严峻。一方面,“逆全球化”趋势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形势低迷,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速放缓,发达国家开始将产业链收回本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开始出现“逆全球化”趋势。近几年来,以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倾向更加明显,国与国之间冲突不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大国博弈加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把我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利用贸易摩擦、科技脱钩等多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后,美国又实施扩大对华出口限制、“网络清洁”计划等措施竭力与中国脱钩。2022年8月,美国又推出《通胀削减法案》,以降低通货膨胀为名义加大对本国新能源产业的保护力度。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必须利用国内市场实现内部可循环并带动外循环。
  二、以新型工业化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理论逻辑
  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阻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不利因素,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动力,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具体而言,在供给侧,新型工业化通过技术创新、实体经济地位的巩固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来增强国内大循环的推动力;在需求侧,新型工业化通过推动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扩张来增强国内大循环的拉动力。
  (一)新型工业化对供给侧的影响。一是新型工业化重视技术创新,为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提供创新动能,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技术作为一种渗透性的生产要素,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能力、促进资本积累以及改进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科学化,进而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西方经济学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等,都从不同视角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新型工业化强调要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技术对工业化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工业领域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当前,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具备了工业4.0的水平,甚至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二是新型工业化巩固实体经济的地位,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供给结构。新型工业化通过技术创新重构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并重组生产系统中的要素配置,有效引导着生产要素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集聚发力,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也在不断融合发展,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8.6%,实体经济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实体经济的高效运行,保证其成为经济体系的“压舱石”。新型工业化要求对我国的工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调整好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的比例关系。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对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改造以及对未来产业的研发,新型工业化对产业结构与发展水平进行逐步改善,优化供给结构,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互促共荣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新型工业化对需求侧的影响。一是增加投资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原动力。投资对扩大内需有重要作用,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内循环畅通的重要条件。新型工业化要求支持各类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制造业与工业的综合实力。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会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降低风险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投资者也从中获利,从而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二是改善收入分配,扩大消费。分配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重要媒介,直接关系到扩大消费以及整个国内经济大循环。人们的消费力与分配相关,个人消费力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社会消费力则决定于社会的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分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会造成总消费需求不足。工业作为现代化和实体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充分就业和劳动报酬提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十年之前增加18618元。这十年里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新型工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新型工业化注重于将生产要素转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实现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新型工业化通过对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保证有消费需求的群体也有消费能力,实现总消费需求的扩大。
  三、新型工业化驱动力的实现路径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创新型人才。办好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区域间教育水平差距。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人才培养和待遇改革,支持制造业企业率先实施主要面向技能型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企业年金制度,激励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潜心工作。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人才交流,推动国内外人才共同进步,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聚集到党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民营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新生力量。当前民营企业存在着融资难、缺乏活力的问题,激活民间投资是当前经济内循环投资策略的关键,因此需要为民营经济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创造更公平、更优化的市场环境。重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整以及制度规范,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公平。
  (三)强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现区域工业共同发展。深挖国内市场,完善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对接机制,继续推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更好发挥各地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分工明确、东西互助的新型工业化区域发展格局。发挥中西部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的功能,加快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区与特殊功能区,打造面向西亚、南亚、中北亚与东盟的开放前沿阵地,与沿海地区形成开放互补优势。继续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建设,将中心城市群和都市圈打造成新型工业化龙头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以对外开放吸引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本国的科技基础。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引导外资进入智能制造、数实融合等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扩大金融、物流、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升级。锚定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合作,扩大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无阻。

(作者分别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研究生。本文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校级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