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经济纵横

经济纵横

深入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

(发布时间:2023-01-10)

姚 莉

  推进长江经济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三次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座谈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的决心。党的二十大在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上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深入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形势及意义
  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考察长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交通体系逐步成型,绿色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绿色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焕发新生机。在长江大保护专项整治等十大标志性战役强力推进下,从宜昌到荆州再到武汉,沿江绿地取代了曾经的砂石码头和化工厂房,形成了水清、岸绿、河畅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长江大保护倒逼湖北产业转型升级,沿江各地产业结构逐步迈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十四五”时期,湖北将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崛起先行区。
  (一)面临的形势
  一是国家战略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指明了新方向。“十四五”时期,国家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长江大保护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切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指明了方向。
  二是建设美丽湖北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提供了思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立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湖北基本建成”的远景目标,提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更加注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地上地下、陆水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切实提高水、空气、土壤等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提出了目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强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共抓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提出了新目标。
  (二)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促进中部绿色崛起,打造绿色发展“湖北样板”。湖北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对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有助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以小促大、以点带面,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以创新驱动、绿色引领为动力,吸引国内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推动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治理,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创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发展格局下中部绿色崛起,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湖北样板”。
  二是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树立高质量发展“绿色标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深入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必由之路,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是破解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突破口,是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深入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开创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形成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绿色转型先行区;有利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开拓绿色产业新赛道,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有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把我省打造成为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标杆”。
  三是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绘就民生福祉“幸福底色”。深入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要求我省优化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大力治理城乡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绿色出行,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有益于修复治理长江生态环境,维护长江生态功能和格局稳定,切实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有益于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使城乡居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有益于增强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增进人民福祉,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二、深入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原则及主要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示范引领。坚持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正确导向,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规划设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探索全省绿色发展示范的共同行为准则,争做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先行者。二是坚持整体规划、特色发展。按照“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依托区域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等,整体规划绿色发展示范的重点方向与主要任务,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和典型特色的有效衔接,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发展示范城市。三是坚持对标先进、创新制度。对标国内先进水平,以更宽视野、更高要求,探索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制度标杆。四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重点破解阻碍绿色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的发展瓶颈,不断积累经验,为我省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提供现实支撑。
  (二)基本思路
  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全域为视角,以先行示范的非凡胆略、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在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湖北道路”。深刻把握“发挥示范作用”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争当表率,在绿色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做出示范,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先行先试,在绿色技术发展上大胆创新,加快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成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屏障和绿色发展增长极,打造中部绿色崛起先行区,争当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改革者、创新者、引领者。
  一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立足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武汉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省级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基础,以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为目标,以生态保护治理、绿色经济引领、绿色体制机制创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为重点方向和突破口,不断增强我省绿色发展示范带动能力,大力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
  二是强化武汉省域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示范标杆作用,在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碳金融中心、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力支持武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启动碳中和路径研究,探索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支持武汉都市圈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碳达峰示范创建,协同推进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总结武汉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在武汉都市圈内推广,共同打造“绿色都市圈”。
  三是强化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绿色发展区域示范带动作用。以襄阳为核心,构建“襄十随”生态绿色廊道,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以宜昌为核心,构建“三峡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突出生态保护功能,推动沿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依据地方绿色发展特色,在全省打造若干个重大绿色发展示范试点。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绿色发展试点建设。重点推进鄂州、恩施等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支持十堰建设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