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践行大食物观 发展壮大农业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3-09-21)

叶翔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食物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推进粮食安全观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演进的体现,是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让食物品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品质更有保障的现实要求,很好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湖北正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科学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结合省情农情,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依靠科技开发新食物,有利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一、湖北具备较好的增加多元食物供给的基础条件
  一是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湖北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我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制度性安排给力,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二是湖北具有立体生态气候优势,是众多动植物种繁衍、栖息、演化之地,为绿色健康食品的生产提供了天然场所。多样空间环境为林下经济、生态渔业等产业提供了自然基础,丰富物种资源为多元化食物来源提供了先天条件,传统特色食品工艺为湖北充分挖掘传统技艺资源、打造特色风味食品提供了特殊条件。同时,九省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为湖北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鱼米之乡”,实现“通江达海”提供了便利。三是湖北具备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的条件。湖北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研发实力强大,可聚合多方研发力量,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主体,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现代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形成适应消费升级要求的现代产品结构。
  二、对标大食物观要求还存在差距
  (一)对禀赋资源利用不充分。湖北在从“向耕地资源要食物”转变为“向国土空间、水域、海洋、微生物要食物”上还不充分,尚未形成依托资源禀赋,保护好生态环境,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大豆为例,大豆是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主要来源;湖北大豆面积稳定在335.7万亩,扩种有难度,农户对种植大豆没有形成习惯,植物蛋白的供给能力不足;大豆加工、销售缺少豆制品龙头企业整合带动,在品质化、标准化生产方面还存在短板。
   (二)农产品供给体系全产业链不全。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需要保障“科研—投入—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的食物生产和安全,并以食物产业链为载体向前拓展到微生物资源、动植物种质研发和要素投入,向后延伸到食物流通和消费。在加工环节减少粮食损耗,消费端减少食物浪费,扩大拓宽“无形粮田”的机制还需要完善。
   (三)拓展生物科技食物来源不够。在推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制定针对性的消费引导和营养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膳食习惯培养,推动国民膳食结构从“有的吃、吃得饱”向“吃得丰富、平衡、健康”转变,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等方面还有不足。比如,在研发富硒、富锌和富蛋白质等功能性食品,加快形成适应消费升级要求的现代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不足。再以香菇产业为例,在构建从菌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到原辅料生产、副产物利用、机械制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还有空间;在香菇大基地生产、大市场交易、大规模加工、大批量出口的“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产业格局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四)设施农业发展不足。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植物生长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湖北设施农业受基础设施、环境资源、资金流动、市场因素、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发展不平衡、布局分散、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建设缺乏规范、针对性不足、设备运行成本较高等短板。
   (五)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强。农业科技人才缺乏,龙头企业不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不够。服务赋能农业产业化不够,导致农业产业化存在大龙头少、大品牌缺、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同时,龙头企业还没完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架构,经营比较粗放,自我增富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还不够强。
  三、以壮大农业产业体系践行大食物观
  (一)从土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多元供给。从系统层面,将之与强县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部署,加快研制出台湖北省“大食物发展规划”,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大食物生产结构和大食物开发区域布局。依据《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划定的底图单元为边界,合理利用湖北国土资源,充分发挥粮食适地适种区的作用,使之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在守住耕地粮田“主战场”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依托地理信息系统,以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土壤数据库,对“两区地块”和豆油种植面积进行合理布局,适度扩大豆油种植面积。在确保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养殖多种适宜水产品,对虾稻轮作区按照流域治理和高标准农田要求适度提质扩面。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二)以稳面积、提单产、强品质为抓手,增加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大宗粮食作物的安全供给是“大食物观”的核心基础。湖北是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之一。面积是产量的基础,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耕地转为其他农田用地,探索“田长制”+“耕地智保”方式,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确保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根基牢靠。优化田间套种、多熟制等种植方式,探索更多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方式。壮大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全省农机化进程。发展市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资配送服务,降低农资等物化投入成本,同时积极发展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鼓励长期租赁合约,降低土地租金成本。积极提升粮食产量品质。统筹良种、良法和良治,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的前提下,契合社会需求,提升粮食品质,提高商品率。
  (三)以品质需求为导向,壮大县域特色富民产业链。一是以十大农业产业链为导向,积极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好“链主”示范引领作用。在涉及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罐子”“肉坛子”的食物生产方面,适应人们对食物更加多样、营养、安全的新需求,逐步形成多元化供给的产业体系。释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二是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培育立体型农业,布局主体功能区和优势生产区,高起点、高标准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示范区。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实施产业强县富民工程,支持大中城市在周边县域布局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推动县域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鼓励在经济强镇设立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精品特色产业小镇。三是大力推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培育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省级重点链和一批市域县域特色链。增强主食粮油供给能力,做强特色杂粮食品,做大畜牧水产食品,做优林下生态食品,做精科技功能食品。
  (四)以农业科技为驱动,促进大食物供给量质齐升。科技创新是落实大食物观的根本出路,是平衡人类社会需要和有限自然资源的必要措施。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提高食物科技含量。顺应当今世界农业基因化、数字化、绿色化、营养化新特征和新趋势,以科技创新开发大食物,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大食物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强大食物领域的科技创新布局,注重培育大食物生产所需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的新品种,突破山水林田湖草不同场景下健康食物资源的挖掘利用技术,突破未来人工合成新兴食品开发技术,深度开发“森林食物”“草原食物”“河湖食物”等食物资源。顺应微生物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三是积极研发富硒、富锌和富蛋白质等功能性食品,加快形成适应消费升级要求的现代产品结构。适度开发预制菜加工新工艺新产品,支持建设预制菜加工园区,积极推广中央厨房等生产方式。将湖北乡村的特色资源与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在壮大产业同时让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增强“三感”。
  (五)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为基准,持续增强大食物绿色生产力。践行大食物观,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与生态平衡规律,构建食物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资源承载力平衡的大食物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水平,组织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把化肥消耗量、农药消耗量、产生的秸秆、畜牧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避免走向大食物就是“大开荒”“大开发”的误区,坚持在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森林、草原、湖海、丘陵等适宜开发食物资源潜力与生态化开发路径。二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强化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卓有成效地探索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湖北样本”。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