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激活乡村发展要素 加快推动乡村共富

(发布时间:2022-08-01)

中共荆州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荆州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瞄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以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农村发展要素集成集约配置,加快推进乡村共富“破题实践”,截至今年5月,全市122个村集体经济超过100万元、占比8.3%,294个村超过50万元、占比19.9%,1263个村超过10万元、占比85.5%。
  一、推进“三清”,颗粒归仓赢民心
  构建“县级党委靠前指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镇村两级集中发力”工作机制,全面清查集体资产资源,清理问题合同,清收村级债务,盘清充实村集体资产资源“家底”。
  一是全面清查资产资源。抢抓高标准农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契机,依靠镇村党组织全面开展清产核资,不断做大集体资产资源“盘子”。针对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进行房屋拆除、复耕复绿,增加耕地69695亩。清理低效果园、小湾子林、废弃小塘堰等“半荒地”,及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荒地”,增加村集体机动地59548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整合高差较小的相邻田块,填埋废弃坑塘等,增加村集体机动田110495亩。
  二是强力清理问题合同。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清理,采取“单位一把手包保、组织部门约谈、纪检部门跟进”,迅速打开突破口。推行“全面清理收、逐条逐项审、按照种类分、深入实地看、锁定问题判”,针对承包年限长、承租费用低、到期未发包、承包不履行义务、到期后长期占有不签订合同、欠缴承包费、私自转包等问题合同,由村党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集体研判,采取“做通思想处置一批、下达法律意见书清理一批、纪律处分震慑一批”方式,逐一清理,截至5月,全市核定问题合同17620份,清理17620份,重新签订5123份,处置收回侵占集体土地资源41821亩,追缴补缴资金3970余万元。
  三是有序清收村级债务。坚持把化解村级债务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严把宣传发动、精准锁定、全面化解、督查指导“四关”,全市锁定村级非经营性债务29.73亿元,累计化解债务17.26亿元,其中通过政策减免村级欠金融机构、部门单位债务4.44亿元,村级自筹资金还债1.43亿元,政府支持化解公益事业债务10.28亿元等,助力村党组织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二、创办“三社”,盘活资源聚人力
  发挥村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以支部领办、村社合一方式,创建土地、劳务、资本(资产)“三个合作社”,实施土地入股、劳力入社、资本(资产)入市,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激发农村要素活力。
  一是推行土地入股。明确新增土地使用方式、股权改造、效益分配等重大事项由镇村党组织把关定向,组建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规范管理提价格、打包整合再发包、提档升级再合作”等形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实现集体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组织村民将承包地交给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流转,以“土地众筹”方式推动村民变股民。全市1145个村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998个,247.09万亩耕地入股,36.32万户农户入社。公安县章庄铺镇欣荣村成立七彩阳光土地合作社,将全村10500亩土地流转给鑫盛农贸公司,按每平方0.8元、0.1元为入股社员和村集体分红,实现年分红520万元、70万元。
  二是组织劳力入社。鼓励村党组织当好群众与市场主体的“桥梁纽带”,组建村级劳务合作社或劳务公司,组织农闲在家、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承接劳务作业,合作社用工方按日结算支付务工村民报酬,全市组建村级劳务合作社或劳务公司656个,284221名村民登记入社,极大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沙市区锣场镇长湖村成立富强劳务公司,实行“支部+公司+村民(脱贫户)”经营模式,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富余劳动力120余人就业,村集体年创劳务收入120余万元,务工村民年增收2万元。
  三是探索资本(资产)入市。强化村党组织对集体资本(资产)的监督管理和运营增效,组建村级资本(资产)合作社,推动集体资本(资产)入市,稳妥发挥集体闲置资金杠杆作用,以市场化运作、保本分红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组建村级资本(资产)合作社613个,投入集体资金10579万元,购置收割机、挖掘机等951台,广泛参与农业生产服务、工程建设等。松滋市沙道观镇车路口村联合松滋市宇景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收割机、旋耕机、无人机飞防设备等17台,组织党员带领29名农机手承接附近农机劳务,为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
  三、探索“三联”,抱团发展促双赢
  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鼓励村党组织突破集体与个体、村域等限制,推动村户、村村、村企“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弱弱抱团”发展,形成村集体、农户、企业利益联结、共建共富的良好格局。
  一是村户联结促党群连心。依托“三个合作社”把承包到户的土地资源集并起来,把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重新组织起来,村党组织与农户建立起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入社农户纷纷表示愿意围着支部转、跟着集体干。公安县斗湖堤镇德义垱村村民宋池安一家3口人,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后,年均新增收入28600元,其中,经劳务合作社安排在兴龙农科务工的劳务收入就达24000元(一年出勤240天,每天100元),他说,“加入合作社后,不用担心明天干什么,具体工作都安排好了,收入更加稳定了,现在大家都觉得跟着集体干有保障。”
  二是村村联盟促发展连片。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联合体,鼓励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的村“抱团”发展,集中资金、土地等要素,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或联合发展产业园,按入股比例共享发展成果。监利市实施“一社连百村”行动,通过“合作社联社牵头、村委会监管、合作社实施、村民参与”模式,推动朱河镇、尺八镇、三洲镇等6个乡镇101个村联动发展虾稻连作产业。江陵县投资2380万元新建13个联村产业基地,辐射全县7个乡镇79个村,其中普济镇10个村联合种植吊瓜,秦市乡12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熊河镇6个村建成联村豇豆产业基地,全县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50%的村超过20万元。
  三是村企联营促共建共赢。激励引导要素集中、资源富集的村党组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村企联营模式推动优势叠加,形成裂变效应。江陵县实施“村企联建”三年行动,找准镇村产业发展路径,引入企业补齐村集体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短板,实行“一企联一村、一企联多村、多企联一村”,全县60个村与56家市场主体开展“结对共建”。纪南文旅区凤凰街道岳桥村瞄准城区道路保洁产业,以拆迁后的富余资金、劳力等资源与荆州市周周清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联营共建,村级集体经济连续3年突破100万元,连续3年为村民全额购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
  四、推动“三融”,多元加持提质效
  着眼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机制,促进人流量、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集聚,推动农技、金融、保险等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多重红利为农村产业发展“加油给力”。
  一是以城带乡促农文旅融合。推行“党建+农文旅”模式,挖掘乡村旅游和红色历史资源,推动生态农业、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108个,集旅游观光、红色研学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综合体57个。荆州区八岭山镇铜铃村采取“村党组织+项目发起人+农户+基地”模式,投资1200万元建成“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运营首年就实现村集体分红20万元、入股村民户均分红5600元。洪湖市黄家口镇下丰岸村依托汉沔中心县委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旅游+休闲农业”项目,为村集体年增收15万余元。
  二是农技下乡促产学研融合。推动在荆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荆州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石首市大垸镇新沟村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推广“瓜瓜菜”(早春、夏秋两茬西瓜或甜瓜,秋冬一茬蔬菜)模式,全市应用规模1.2万余亩,年创造社会效益超2亿元。长江大学农学院创新提出稻鱼、稻虾、稻蛙、稻蟹等复合种养技术应用方案,开发无机复混肥、硅藻肥、多功能水溶肥等10余种系列肥料,有力促进稻鱼互促、稳粮增收。湖北现代农业技师学院在江陵县普济镇金果寺村投资103万元,建成100个温室大棚种植螺丝椒,为村集体年增收21万元。
  三是整村授信促资金融通。推动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全覆盖推动实施整村授信1478个村,建档评级农户1055636户、授信364228户,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18795家、授信16978家。荆州农商银行设立驻村工作站1127个,开展“家门口办贷”服务,预授信1.3万户4.6亿元,投放微贷28904笔27.9亿元。农业银行荆州分行开展乡村振兴金融行活动,为松滋市授信50亿元。全面推行水稻、油菜、育肥猪等政策性三农保险和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覆盖水稻400余万亩、油菜34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