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辑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2-12-01)

袁北星 王伯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主动作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首要任务。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阐述,把握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一、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要“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入新时代,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是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要密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进一步阐释,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由此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为新征程上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方向。

  二、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要担当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的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坚持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新征程上,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的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新征程上,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要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强调的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同时也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调的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在于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新征程上,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调的是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这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新征程上,要辩证认识国内外大势,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强调的是我们党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力量的天下情怀。党历来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新征程上,要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出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系统概括,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具有的根本政治立场、独特思想观点和科学思想方法,生动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担当。

  三、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才能真正彰显其科学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并用于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对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主观上都可追溯到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否对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其中贯穿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思想武器。
  不断提高运用好科学方法论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提出和阐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方法论,要求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努力提高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本领,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具体来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论,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分析方法,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原则,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作者分别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员;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星霖